⑴ 品牌侵權怎麼處理
一是,有商標法所列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
二是,對回於商標侵權糾答紛,當事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三是,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依法定程序進行;如果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的,在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
四是,當事人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五是,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⑵ 香港公司的商號與內地的商標一樣算侵權嗎
在香港注冊的公司與內地的一個商標一樣的算侵權嗎
..由於在97之前 香港曾受英國統治內近百年
所以那時容候中國管轄沒有辦法到香港
因此那時香港注冊的公司與內地的相同商標不算侵權
就好像在日本注冊的公司與內地的相同商標也不算侵權
因為一個在香港販售 一個在內地販售
所以這是沒有相互侵權的 當然除非那個商標也有到對方國家注冊
例如可口可樂或家樂福
-------------------------------------------------
商標注冊在先
..不知你現在是指哪裡的商標注冊在先
-------------------------------------------------
銷售產品同類 香港公司授權內地一公司銷售其產品,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呢?
..如果香港和大陸的商標注冊完全一樣
不管是否銷售產品同類 就必須由大陸的一方向法院提出"侵權"的官司
因為在同一個地方不能有兩個商標注冊完全一樣
這時受害者可以提出其"民事"的金錢損害賠償
並且將其產品下架不準販售 就是這些後果
還不至於要抄家滅族 拉去槍斃的嚴重後果
⑶ 什麼是品牌侵權
品牌侵權亦稱商標侵權,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回似商品上使用與答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行為人銷售明知或應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商標專用權被侵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具備下述幾個構成要件的,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行為:
1)商標是否相似;商標近似主要從商標的音、形、意、構成等角度進行分析。
2)商品或服務是否類似;類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關公眾一般認為其存在特定聯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
3)是否容易導致相關公眾發生混淆。
⑷ 國內企業商標被國外客戶注冊,如果幫該國外客戶出口該品牌產品是否會構成侵權
現在的人 頭腦都靈活的很
我可以舉一個很好例子 "王致和" 這個商標 曾在德國被注冊 別說你的同類商品了 德國這個公司的產品 包裝 商標和中國這個公司的一模一樣!!
所以想問 你公司的商標在你說的那個國家有沒有注冊 如果有 我可以保證 有絕對的把握贏 但是 如果沒有的話 這個就不好說了
王致和商標搶注案 你可以搜集一下資料 最好親自出去尋找 在網上是找不到的
你們要以侵權為由訴諸法律的話 我想 希望可能不是很大!
⑸ 香港公司被侵權如何處理
你好。首先還是要明確幾個問題後,才能給出具體法律意見:1,該離職業務員如何利用貴專司的名義銷售屬產品,是使用空白合同,私刻公章,已無效的授權委託書等;2,香港離岸公司是公司的名稱嗎?業務員注冊的公司如果名稱一致,涉嫌侵權,可以起訴維權。
⑹ 本案例是否涉及侵權
你的問題很復雜。首先建議你咨詢一下專業律師。以免誤事。
這里談點個人觀點,專僅供參考。
1、對方是知名品屬牌。如果付諸訴諸訴訟,財力雄厚,可能性較大。
2、對方商標雖然只有中文及英文,你的網站使用拼音,但是你已經使用了「若干該品牌的素材及文字內容」,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導,這是典型的侵權行為之一。
3、假如你所經營的產品與對方不同【不同行業、不同種類、屬性】,中文不同,只是拼音或諧音,與對方沒有一點相似之處【logo、圖片、文字等】這不是侵權。
4、律師函是一種警告方式,也是訴訟前的知會方式之一。目的是引起對方重視,查看是否如其所述侵權行為。如果不是,可以不予理會。當然,建議你找專業律師咨詢一下比較穩妥。
⑺ 香港公司的品牌授權內地公司銷售,但是內地其他公司注冊了這個商標,我們是否構成侵權
回答之前,先回憶一下2012年的一個重要案例,就是蘋果公司有關IPad商標在中國的一系列賠償事項。這個案件就是標準的國外商標和國內商標注冊的先後性以及歸屬性判斷。
2000年,當時蘋果並未推出iPad平板電腦,唯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分別注冊了iPad商標。2001年,唯冠國際旗下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又在中國內地注冊了iPad商標的兩種類別。後來蘋果公司推出了iPad平板電腦,在中國區銷售遇到商標阻礙,最終花費6000萬美元才得以解決。
首先:按照《商標法》的規定,國外有些品牌商標,在其母公司沒有在中國注冊商標的情況下,任何人都可以在中國國內注冊同樣或類似的品牌商標的。
商標法規定,商標注冊保護是有地域性的,在哪個國家注冊就在哪個國家受法律保護。但是如果國內沒有人注冊過該商標,那麼該公司商標可以在國內使用,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但是在國內不受法律的保護。
所以,國外的品牌進入國內市場,同樣要求進行商標注冊,獲取商標專用權,否則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很多國外的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時甚至之前就把國內商標注冊了。
所以現在,一般能注冊到的可能性比較小,商標局審查也比較嚴格。
其次:如果他沒有在中國國內注冊的,在中國商標網上也查詢了沒有相同或是相近似的商標名稱已注冊,那麼我們是可以注冊的,根據《商標法》規定,是不侵犯他們的在先商標權的,他們也不能投訴你。
但是如果是一些知名品牌商標,商標局的人會很嚴格審核的,商標申請下來的可能性比較小。
第三:如果在國外商標在中國注冊之前,我們就已經注冊了相似或相同的商標。那麼就算到時候有人向國家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一般來說商標局還是會支持在先申請原則的。敗訴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