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高法院:婚戀糾紛引發的犯罪如何量刑
是需要明確婚戀糾紛引發的到底是什麼犯罪,不同的犯罪社會危害性不一樣,定罪量刑也不一樣
❷ 家庭糾紛有那些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婚姻家庭糾紛涉及個人和家庭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內容。我國傳統道德規范的很大部分針對的就是婚姻家庭生活領域。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進步,婚姻家庭領域的道德觀念也在急劇變化,很多封建思想被拋棄。《婚姻法》頒布實施後,法律加強了對婚姻家庭關系的調整,以平等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所以,調解婚姻家庭糾紛,不能違反《婚姻法》的強制性規定,特別要注意保護婦女、兒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避免傳統人身依附思想和「三從四德」封建思想的殘余。
2.公平原則
不管是夫妻反目,還是父母子女矛盾激化,背後的原因往往是復雜的。與之相對應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內容是豐富的,當發生矛盾時,對與錯的區分往往並不容易,事實往往比較模糊。因此,調解糾紛,應當公平優先,應當對家庭成員的優缺點以及對家庭的貢獻作出基本的衡量,在此基礎上促成雙方形成協商的可能性。只有有效地貫徹公平原則,才能使雙方對調解建立信任,並願意通過調解尋找可能的糾紛解決方案。
3.婚姻自由原則
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是我國《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干涉。因此,開展調解工作時,要堅持婚姻自由原則,對各種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予以批評教育。
4.自願原則
調解的原則是自願,利用任何方式對當事人施加強制都是違法的。當事人可能做出違背道德的舉動,應當受到社會的唾棄,應當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如果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則應按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處理,而不能強迫其承擔責任。社區調解工作作為一種矛盾化解的程序,只是幫助糾紛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糾紛,而不是替當事人作出決定。
❸ 中國婚姻法民事婚約糾紛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新)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修正)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結 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四章 離 婚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二章 結 婚
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 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 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四章 離 婚
第三十一條 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三條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 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 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 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 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發展歷程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1950年誕生:1950年4月13日,新中國的第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誕生了,當年5月1日起正式執行。這部法律實行了一夫一妻、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的新婚姻家庭制度。
1980年修訂:30年後,五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對1950年制定的《婚姻法》作了修訂,通過了現行《婚姻法》。增加了實行計劃生育的規定。
2001年修訂:2001年4月28日九屆人大常委會修訂1980年婚姻法,原婚姻法37條,修改後增加到51條,共修改了33處。修改後的婚姻法,加 大對重婚等行為的遏制力度,對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遏制「包二奶」,禁止家庭暴力,確立無效婚姻和可撤消婚姻制度的規定,同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新《婚姻法》司法解釋,明確了「家庭暴力」的概念等。
❹ 婚姻家庭糾紛包括什麼,這些糾紛這么解決
婚姻糾來紛包括婚姻矛源盾,家庭爭吵,夫妻感情不和諧,夫妻感情減淡,出軌外遇等面臨離婚、婆媳關系、丈母娘女婿關系不和諧等情況,現在面對這些糾紛,可以找一些情感咨詢服務,比方說小麥傾訴這類的情感咨詢平台,咨詢下情感專家,獲取相關的解決問題辦法。
❺ 中國和外國人結婚適合哪個國家法律出現婚姻糾紛怎麼辦
A 我國立法明確涉外婚姻的法律適用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10年12月28日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明確了涉外婚姻、收養等法律適用。
法律規定,結婚條件,適用當事人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沒有共同國籍,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或者國籍國締結婚姻的,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夫妻財產關系,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國籍國法律或者主要財產所在地法律。
法律還規定,協議離婚,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沒有共同國籍的,適用辦理離婚手續機構所在地法律。訴訟離婚,適用法院地法律。
法律還對涉外收養的法律適用作出規定。收養的條件和手續,適用收養人和被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收養的效力,適用收養時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收養關系的解除,適用收養時被收養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法院地法律。
此外,法律還規定,扶養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國籍國法律或者主要財產所在地法律中有利於保護被扶養人權益的法律。監護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中有利於保護被監護人權益的法律
❻ 法官詳解遇婚介糾紛法律責任如何分擔
通過婚介公司尋找自己合適的伴侶,是現代都市人解決婚姻問題的辦法之一。由於婚介市場的特殊性,如難以衡量服務質量、收費沒有標准、事實取證難等,導致消費者和婚介公司之間的糾紛屢有發生。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可以要求婚介公司退款嗎?怎樣認定婚介公司違約或欺詐?婚介公司「不退任何服務費」的規定有理嗎?近日,記者就婚介糾紛中的法律問題,采訪了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的法官。
主張婚介公司欺詐難獲支持
●難點 「中國最權威的婚介機構」,「××婦聯直屬單位」,「成功率名列京城榜首的資深婚介專家」……目前,不少婚介公司在廣告中打出令人眼花繚亂的稱號,吸引一些消費者花高價成為其會員,希望通過婚介公司的幫助找到如意伴侶,不料卻因對婚介公司提供的人選不滿意而引發退費糾紛。記者了解到,在婚介糾紛中,消費者以婚介公司欺詐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和加倍返還服務費的案件不在少數,但是卻難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分析 「在審判實踐中,此類糾紛被認定為欺詐的較少。一般來說,婚介公司在收取服務費之後,往往會向消費者提供雙方約定好的人選,但不可能保證每次提供的人選,雙方都能滿意。所以最後是否成功,婚介公司是不用負責的。」東城區法院民二庭法官閆慧說,「如果消費者主張婚介公司在提供婚介服務時存在欺詐行為,就應舉證證明有欺詐的事實存在。但消費者往往難以證明婚介公司提供的人選,是婚介公司的『婚托』或者是騙子。」
閆慧表示,就目前的司法實踐看,雖然婚介公司不構成欺詐,但根據合同自願、公平原則,如果消費者要求解除婚介服務合同,即使婚介公司不情願,法院一般會依法判決雙方解除合同,並判令婚介公司根據其已經提供的服務情況扣除相應費用後,退還消費者服務費。
承諾未兌現婚介公司要擔責
●難點 在婚介糾紛案件中,沒有達到約定好的預期目標或婚介公司的承諾沒有兌現,婚介公司是否應全額退還服務費,也是消費者和婚介公司爭議的焦點。
●分析 針對此問題,閆慧認為,消費者和婚介公司進行了約定,婚介公司收取了服務費,雙方就形成了有效的合同關系,應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履行各自的義務。婚介服務合同具有居間合同及委託合同的性質,可參照適用法律對居間合同及委託合同的規定。
委託合同是基於人身信任關系的合同。根據法律對委託合同的規定,委託人或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根據《合同法》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另外,依據《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條有關居間合同的規定,居間人未促成雙方約定事項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但可要求委託人支付從事居間活動支付的必要費用。「如果婚介公司不能舉證證明自己從事居間活動支付了必要費用,就要把服務費全額退還給消費者。」閆慧說。
不支持「不退任何服務費」
●難點 目前,婚介公司大多會與消費者簽訂「成功滿意」式的婚介合同,並約定服務開始後不退還任何服務費,這往往在事後引發糾紛。
去年2月,北京市的殷女士在媒體上看到某婚介公司提供婚介服務的信息,稱成功率100%。她便繳納1.3萬元服務費,與該婚介公司簽訂協議書,約定由該婚介公司為殷女士介紹所需要條件的對象,直到殷女士滿意成功為止。協議中還約定,殷女士自願付給該婚介公司婚姻介紹服務費,接受服務後,殷女士不得退費。
今年4月,殷女士將該婚介公司訴至東城區法院,稱對方介紹的男士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條件,無法保障服務質量,要求對方全額退還服務費,並賠償精神撫慰金500元。今年6月,東城區法院一審判令該婚介公司返還殷女士5000元服務費。殷女士不服,已提起上訴。
●分析 東城區法院民二庭法官王軼楠表示,目前大多數婚介服務合同沒有約定婚介服務的期限,普遍約定「婚介服務直到介紹成功為止」,而婚姻介紹是否成功並非由婚介公司決定,該行為存在不妥之處。在審判實踐中,消費者主張解除婚介服務合同時,應當予以准許,而婚介服務機構已經履行了婚介服務義務的,有權向消費者收取相應的費用。在扣除這部分費用後,剩餘的服務費返還給徵婚者,具體的數額由法院確定。
王軼楠強調,目前的婚介合同多由婚介公司自己擬定,屬於格式合同,根據公平原則和婚介機構履行義務的情況,法院對在婚介合同中約定不退任何服務費一般不予支持。
合同約定不明難以認定違約
●難點 據了解,消費者與婚介公司簽訂服務合同時,對合同內容約定不清楚或者只是口頭約定,往往會造成日後雙方的糾紛。
2004年7月,北京市消費者姜先生通過媒體上刊登的廣告,找到一家婚介公司辦理了會員入會登記,並繳納了會員費900元。婚介公司隨後給姜先生介紹了10多個人選,都沒有達到姜先生的擇偶標准。後來,姜先生以婚介公司沒能給他提供婚介服務為由起訴到東城區法院,要求婚介公司賠償經濟損失900元。2005年4月,東城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姜先生的訴訟請求。該判決隨後生效。
●分析 王軼楠告訴記者,此類案件一般是消費者起訴婚介公司,要求解除合同並索賠,而消費者的理由大多是「對介紹的對象不滿意」、「沒有介紹符合自己條件的對象」等,難以得到法院的支持。「在審判實踐中,婚介公司按照合同要求提供了推薦人員服務,就視為履行了雙方的約定。在雙方的合同中,如果沒有對擇偶條件等服務內容進行約定,就不能認定婚介公司違約。」王軼楠說,婚介公司的義務只是推薦,至於能否成功還在雙方當事人。合同中如果沒有具體約定所期望的人選標準是什麼,消費者不滿意要求全額退款時往往證據不足。王軼楠建議,如果消費者和婚介公司之間對服務內容有額外的約定,比如擇偶條件、接受婚介服務的時間、介紹次數等,應該在合同中明確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