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企業專利權的保護

企業專利權的保護

發布時間:2020-12-22 12:26:44

A. 企業知識產權保護

對於一個研發技術的企業而言,要想在市場中謀生存,只有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並對知識產權形成有效地保護,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建議公司做如下工作:
一、對公司的知識產權進行整體規劃和有效管理
公司的業務活動可能涉及到不同形式的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特別是計算機軟體的版權)、商業秘密、域名等。因此建議公司對所涉及的知識產權進行規劃和管理:
1、公司可指派專人負責知識產權的管理,列出明細,建立檔案。
2、對知識產權按其實際可創造價值、對公司發展的重要程度、維
護成本等進行分級。
3、建立知識產權數據平台,如中外專利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外標准資料庫等,及時掌握國內外最新數據信息,避免重復研究造成對公司資本的浪費,也可避免造成對其他知識產權人的侵權
4、綜合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公司利益。知識產權覆蓋面很廣,在簽訂合同或遇到糾紛時,有的情況下主張一項權利往往難以有效保護公司的權益,這時需將幾種權利綜合起來行使,往往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對於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
1、公司在分析成本與預期收益的基礎上,對於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的知識產權,如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域名等,應第一時間聘請專業的代理機構進行申請,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公司利益。在與其他單位或個人合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所涉及的知識產權的權屬、使用范圍、期限、後續研發成果的分配等做詳細規定,簽署相關法律文件。
2、在保護知識產權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1)計算機軟體版權的保護:
雖然我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六條規定:中國公民和單位對其所開發的軟體,不論是否發表,不論在何地發表,均依照本條例享有著作權。但同時該條例第二十四條又規定:向軟體登記管理機構辦理軟體著作權的登記,是根據本條例提出軟體權利糾紛行政處理或者訴訟的前提。軟體登記管理機構發放的登記證明文件,是軟體著作權有效或者登記申請文件中所述事實確實的初步證明。所以為更好地保護公司計算機軟體的版權,公司應該將自主開發的計算機軟體向軟體登記管理機構辦理軟體著作權的登記,從而避免在產生糾紛時因無法提供有力證據而處於被動地位。
2)專利技術的保護:
在研發新技術前,要對相關技術進行查詢,看別人是否已有這類技術,或它是否侵犯別人的專利權,避免盲目上項目。
在決定研發後,應與技術人員簽訂保密協議,規定在研究中獲得的技術成果歸公司所有,技術人員離職時不得帶走有關技術資料,離職後一段時間內亦不得從事與原單位工作相同、近似或有競爭性的工作。建立檔案,保證對技術上的進展有完整記錄。
在開發階段完成後,聘請專利代理人開始申請專利。
如果發現別人在後也申請了類似專利,應可利用公司的在先權利申請他人的這個專利無效。若發現他人使用自己的專利技術,應及時對侵權人、侵權行為發生地和侵權規模、侵權所得或公司所受到的損失進行調查、取證。
公司在與其他單位合作過程中,根據合作內容的不同,對所涉及的專利技術的使用及收費,應及時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咨詢合同》、《技術服務合同》。
3)商業秘密的保護:
A、確定商業秘密
首先通過分析企業成本與預期收益來確定商業秘密的類型,然後確定哪些商業秘密納入保護范圍,並以何種力度進行保護。
B、採取系統有效的措施
對於已經確定進行保護的商業秘密,建議分成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保護:
a、 將需要保護的商業秘密分成幾個部分,分別由不同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使企業中全面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數降至最低。
b、 根據商業秘密的重要性,將商業秘密分成不同等級,不同級別的員工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等級也不同,使員工身上所附的保密義務也不盡相同。
c、 對於技術信息價值維持時間較長的商業秘密,應對涉密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並與之簽訂保密協議及競業禁止協議,使之有較長時間的保密義務。反之,對於一些經營信息,特別是受市場行情影響較大的,除特別重要確有必要加以保存的,一般不需要對此進行專門約定保密義務。
C、制定相關涉密制度
在企業內部:
a、 建立保密規章制度,嚴格限制涉密知悉范圍
b、 與員工簽訂協議,培養保密意識:要讓涉密人員熟知所涉及的商業秘密的范圍、性質,並對具體內容做詳盡規定,必要時應該形成書面文字,在員工已知悉涉密信息並對其進行保密培訓後簽署知悉文件,作為日後產生泄密糾紛時訴訟的有力證據。
在企業對外:
a、 企業與他人談判合作事宜時,如果涉及到有關商業秘密,無論將來是否合作,都應該要求談判各方對於涉密信息進行保密。
b、 企業與他人訂立合同時,應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對方應對何種秘密負有保密義務,保密期限多久,違約責任如何承擔。以免將來出現問題時沒有證據。
D、出現泄密情況
如果出現泄密事件,一定要及時保存相關證據,必要時應聘請公證人員對證據進行公證,注重收集相關材料及證人證言等,盡快聘請律師制定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爭取使企業損失降至最低。

B. 如何保護專利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

如何保護專利?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專利權是很多人的智力成果,能為其帶來很大的經濟收益。在當下網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侵權行為屢禁不止。因此,專利權保護顯得尤為關鍵。那麼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如何保護專利?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專利權保護可分為兩個部分:即內部加強監管與及時尋求救濟。1、首先,企業應依據《專利法》的相關規定,及時申請並取得專利權。企業應特別重視專利權的申請。當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或新技術時,如果預計到新產品或新技術將會給自己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就應當在該產品生產之前進行專利的申請,例如可以委託如佰騰專利巴巴這樣的代理機構代理申請,而不要為了追求短期的市場效益先把產品投放市場,然後再去申請專利。2、其次,企業應該在其內部建立專門的專利管理制度或機構,配備專業人員進行專利權的管理。企業在依法取得專利權後,在專利權保護期限內應依據《專利法》第四十三條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九十八條的規定,在專利權被授予的當年就要開始繳納年費,以後的年費應當在上一年度期滿前繳納。因此,如果企業沒有按規定繳納年費,專利權將會在保護期屆滿前終止。年費的繳納也可以委託專利巴巴等事務所代為繳納。3、另外,企業所設的專利管理機構還應負責專利的許可使用、專利權及專利申請權的轉讓及與專利權相關的委託開發合同等事宜,以切實在這些方面保護企業專利權,發揮專利權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4、再次,企業應注意避免因專利人才的流失而導致的對於本企業專利技術的侵害。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是由企業所擁有的人才所決定的,而涉密人才尤其是專利人才的流失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5、最後,企業應重視對於專利權受侵害後自身所應採取的救濟措施。由於專利權的保護技術難度較大,很多證據又極易滅失或不易取得,因此在實踐中,企業往往會因為怕麻煩或其他種種原因放棄了對自己專利權的保護,使自己的損失無限制地擴大。其實,目前我國法律對專利權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如包括海關保護在內的專利權行政保護、專利權司法保護等。關於如何保護專利?保護專利權的途徑有哪些?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專業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C.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有哪些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其權利要求。其含義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徵相等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等同特徵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有哪些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取決於兩個方面:其一是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其二是專利授權時指定的外觀設計使用產品的范圍。確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近似,應當以同類產品為基礎。專利權保護范圍的法律模式近代世界各國專利制度的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界定模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以過去的德國專利制度為代表的中心限定模式。第二種類型是以英美專利制度為代表的周邊限定模式。第三種類型,稱為折衷解釋。通常稱為折衷解釋原則。它的專利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實質內容決定,而不是完全取決於權利要求的文字描述。我國自從1985年建立專利制度開始,就一直採用折衷解釋界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D. 專利權的保護作用對企業經營有什麼好處

近年來,國內圍繞專利的話題和糾紛此起彼伏。無論是共享單車之間的專利戰,格力、美的兩大空調巨頭的專利互訴糾紛,還是搜狗訴網路的億元索賠專利案,都不斷透露出這樣一個信號:專利將成為創新企業之間爭奪市場地位、遏制競爭對手、保護自身發展的強有力的武器。專利能夠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尤其是對中小型企業而言,好的專利足以令其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隨著眾多行業發展日趨成熟,巨頭鼎立,呈現白熱化競爭態勢。除了技術、營銷以及產品體驗等方面的競爭,一個不容忽視的、甚至是更重要的競爭形式漸漸浮出水面,那就是;;專利戰!接下來就來聊聊專利權的保護作用。專利權的保護作用大集合專利權的保護作用一:專利可以保護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份額專利即是指專有的利益和權利,這種權利是特有的,如果競爭對手在同一市場上銷售該專利產品,專利所有人有權利要求競爭對手停止銷售行為、賠償因競爭對手銷售其專利產品給自己造成的損失。專利權所有人也可以就競爭對手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專利管理機關處理,從而保護產品的市場份額。當然也可以選擇和解的途徑解決專利侵權糾紛。專利權的保護作用二:利用專利進行技術交易實現企業利潤專利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也可以自由的進行轉讓買賣。專利權所有人通過同他人簽訂專利轉讓合同或者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將專利轉讓給他人,或者許可他人使用其專利,獲得期望的收人。專利權的保護作用三:擁有對所開發技術的合法壟斷如果某一項新技術存在可以利用、可以對其進行貿易的可能性,企業希望將來從該技術獲得收益。但由於某種原因不希望實施該項新技術,而期待將來再實施,同時又不希望他人使用該項技術,則可以對該技術申請專利,利用專利權賦予的獨占權利,阻止在專利保護期內的任何時候,未經其許可使用該專利,形成對其所開發技術的合法壟斷。專利權的保護作用四:提高企業融資的籌碼,幫企業快速拿到融資在創業過程中,和你做同樣項目的團隊有很多,在眾多的競爭者中,投資人選擇你還是你的競爭者,專利或許可起到決定性作用。你的專利可以為你的項目大大加分,增加投資人對你們項目的認可,從而幫助你更順利拿到融資。通過專利權的保護作用,企業可以獲得更佳的經濟效益,並用所得的部分收入,獎勵對發明創造作出貢獻的發明人,鼓勵他們積極從事於發明創造,激發企業職工進行發明創造的積極性。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服務熱線。

E. 企業如何保護專利

1、知識產權維權主要是要保護自己的智力勞動成果,首先,應該在智利創造過程中就有知識產權意識,不要侵權,自己的創新要通過專利、版權、商標等保護起來,在有他人侵權的時候,可以主張自己的權利。
值得提出的是,維權是一個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的事情,你可以參考下幾年的知識產權案件,對於維權的事情就會比較了解了。

2、知識產權是企業的無形資產,現在的不少行業企業,不管是IBM、蘋果、還是電池、彩電等,都陷於專利之爭,在日用品上,則有更多的商標之爭,這都體現了知識產權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企業的知識產權策略既要考慮到企業的研發投入,市場轉化,也要考慮到利用知識產權佔領市場,擴大影響,同時還要避免侵權。在知識產權布局上,要考慮自主研發,避開現有技術、授權轉讓,最重要的,要懂得利用已經無效的專利。

3、需要。我們需要記得對於企業來說,知識產權是研發的結果,他不是目的,最終的目的是市場,知識產權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些好聽的名字,更是保護智力成果的武器。

F. 專利權的專利保護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其權利要求。其含義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徵相等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等同特徵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取決於兩個方面:其一是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其二是專利授權時指定的外觀設計使用產品的范圍。確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近似,應當以同類產品為基礎。
專利權保護范圍的法律模式
近代世界各國專利制度的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界定模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以過去的德國專利制度為代表的「中心限定」模式。
第二種類型是以英美專利制度為代表的「周邊限定」模式。
第三種類型,稱為「折衷解釋」。通常稱為「折衷解釋」原則。它的專利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實質內容決定,而不是完全取決於權利要求的文字描述。
我國自從1985年建立專利制度開始,就一直採用「折衷解釋」界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專利侵權行為是指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行為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又無法律依據,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它具有以下特徵: 侵害的對象是有效的專利。專利侵權必須以存在有效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專利授權以前的技術、已經被宣告無效、被專利權人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權期限屆滿的技術,不構成侵權行為。專利法規定了臨時保護制度,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的應支付適當的使用費。對於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專利權人應當在專利權被授予之後,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必須有侵害行為,即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侵害他人專利的行為。 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非生產經營目的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即行為人實施專利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又無法律依據。 (二)根據專利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直接侵權行為。主要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或利用專利方法獲得的專利產品,以及製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其表現形式包括:
(1)製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4)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5)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6)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7)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仍然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擔賠償責任。
假冒專利的行為
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 未經許可,在其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2) 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3) 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4) 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冒充專利的行為
冒充專利的行為是指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行為,包括以下幾種:
(1) 製造或者銷售標有專利標記的非專利產品;
(2) 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繼續在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上標注專利標記;
(3) 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
(4) 在合同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
(5) 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2.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並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例如,行為人知道有關產品系只能用於實施特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原材料、中間產品、零部件、設備等,仍然將其提供給第三人以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權利人主張該行為人和第三人承擔連帶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該第三人的實施不是為生產經營目的,權利人主張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間接侵犯行為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 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託,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此時受讓人若利用了該項專利技術製造了專利產品,那麼受讓人和轉讓人構成共同侵權,要承擔連帶責任。
② 其他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權的行為,行為人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責任。 二、專利侵權的法律保護
1.專利侵權的訴訟時效
根據專利法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明未支付適當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於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
2.專利侵權的法律後果
根據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刑事責任等。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關於調解的內容。根據相關法規的規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要求,可以進行調解工作。調解的內容包括2點:
① 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② 可以就一些專利糾紛進行調解,具體有:(1)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糾紛;(2)發明人、設計人資格糾紛;(3)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設計人的獎勵和報酬糾紛;(4)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5)其他專利糾紛。--對於第(4)項所列的糾紛,當事人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的,應當在專利權被授予之後提出。 在專利侵權糾紛中,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實施的技術或者設計屬於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不構成侵犯專利權。被訴侵權人以已經公開的專利抵觸申請主張不侵權抗辯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適用前述規定。
請求確認不侵犯專利權之訴
權利人向他人發出侵犯專利權的警告,被警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經書面催告權利人行使訴權,權利人自收到該書面催告之日起一個月內,既不撤回警告,也不提起訴訟,被警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請求確認其行為不侵犯專利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閱讀全文

與企業專利權的保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