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計提應收賬款壞賬准備年限怎麼分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由公司自己制定一個比率,從產生應收賬款的時候開始內,按照固定的比率容計提壞賬准備.這個比率不能隨便改變的.並沒有像那位朋友說的一年內多少,三年以上多少,因為在產生應收賬款時,就已經開始計提了.3年以上的那不叫計提了,而是確認為壞賬了.
提取壞賬准備時:
借:管理費用--壞帳准備
貸:壞賬准備
發生壞賬時:
借:壞賬准備
貸:應收賬款
壞賬收回時: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准備
並同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同時同時在年終時根據應收帳款的余額重新調整壞賬准備余額
『貳』 多長時間的應收款項計提壞賬准備
《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三條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款項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各項應收款項可能發生的壞賬,對於沒有把握能夠收回的應收款項,應當計提壞賬准備」。「計提壞賬准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壞賬損失的核算在備抵法下,可以按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賒銷金額百分比法等方法計提壞賬准備。
?
《企業會計制度》列舉了三種情況可以全額提取。即:
①債務單位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
②因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等導致債務單位停產,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還債務的;
③逾期三年以上,尚未收回的應收款項。
《企業會計制度》又規定,下列各種情況一般不能全額計提壞賬准備:
①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
②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
③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
④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證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考慮到企業按照會計核算的謹慎原則。一般都計提各項准備金,但在計算應稅所得時,遵循的是據實原則,因此原則上企業計提的各種准備金都不應允許其在稅前扣除,而是在有關資產損失實際發生時再扣除。
應收賬款中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需經稅務確認後方可稅前列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的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七)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五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七)項所稱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風險准備等准備金支出。」
『叄』 壞帳准備的計提比例
按照稅法規定可以扣除的壞賬損失金額:核銷的壞賬—收回以前年度核銷的壞賬+(年末應收款項余額—年初應收款項余額)×5‰
壞帳准備(allowance for bad debts/provision for bad debts/bad debit reserve)帳戶是應收帳款帳戶的備抵帳戶,其貸方登記企業按規定提取的壞帳准備金,以及重新收回的以前年度發生的壞帳損失;借方登記已確認壞帳損失的沖銷數;余額在貸方,表示已提取但尚未沖銷的壞帳准備金。
基本特徵:
商業信用的高度發展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商業信用的發展在為企業帶來銷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導致壞賬的發生。
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賬款。
壞賬損失是由於發生壞賬而產生的損失。
計提方法: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壞賬損失的核算應採用備抵法,計提壞賬准備的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可以按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賒銷金額百分比法等計提壞賬准備,也可以按客戶分別確定應計提的壞賬准備。
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以下簡稱《辦法》)和《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5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企業所得稅稅前允許扣除的壞賬損失,原則上必須遵循真實發生的據實扣除原則,企業提取壞賬准備金按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除按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5‰提取的壞賬准備金外,企業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等規定提取的壞賬准備金超過國家稅收規定的部分,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肆』 1、某項固定資產原始價值90000元,預計凈殘值率為4%,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計算月折舊率、折舊額。 2、計提
1.用什麼方法計提折舊,是年限平均法嗎
月折舊率=(1-4%)÷6÷12
月折舊版額=90000×月折舊率
2.壞賬
第一年提折權舊:
借:資產減值損失 15000
貸:壞賬准備 15000
第二年確認壞賬:
借:壞賬准備 21000
貸:應收賬款——大明廠 18000
——建材廠 3000
第二年計提壞賬
借:資產減值損失 26000
貸:壞賬准備 26000
『伍』 融資租賃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
租賃期開始日: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孰低)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折現率的確定(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其折現率可按下列順序確定)。
1、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
2、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
3、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2、初始直接費用的處理——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初始直接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的處理——按實際利率法分攤。
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分攤率的確定:
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以合同規定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合同規定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為入賬價值,應當重新計算分攤率。該分攤率是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於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會計處理: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租賃資產折舊的計提。
應提折舊總額的確定:
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擔保余值
不存在擔保余值的:應提折舊總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折舊期間:
1、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會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即可認為承租人擁有該項資產的全部使用壽命,因此應以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壽命作為折舊期間;
2、如果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後承租人是否能夠取得租賃資產的所有權,則應以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壽命兩者中較短者作為折舊期間。
履約成本的會計處理——履約成本發生時通常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借:管理費用等
貸:銀行存款
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
或有租金以銷售百分比、使用量等為依據計算的。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
或有租金以物價指數為依據計算的: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租賃期滿時的會計處理:
返還租賃資產
1、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
借:累計折舊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2、不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如果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存在而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
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沒有續租支付的違約金。
借: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留購租賃資產
支付購買價款時: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結轉固定資產所有權:
借:固定資產——生產用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二、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
租賃期開始日
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入賬價值=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
未實現融資收益的計算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未擔保余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初始直接費用的現值+未擔保余值的現值)
會計處理:
借:長期應收款(最低租賃收款額+初始直接費用)
未擔保余值
營業外支出(融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差額)
貸:融資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初始直接費用)
營業外收入(融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
未實現融資收益
未實現融資收益分配的會計處理:
分配方法——按實際利率法分配。
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租賃內含利率
會計處理:
按收到的租金: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
按當期應確認的融資收入金額: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租賃收入
應收融資租賃款壞賬准備的計提:
出租人只需對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去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差額部分(在金額上等於本金的部分)合理計提壞賬准備,而不是對應收融資租賃款全額計提壞賬准備。
對應收融資租賃款計提壞賬准備的會計處理與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的會計處理相同。
未擔保余值發生變動的會計處理:
期末
未擔保余值的預計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
將減值金額與由此產生的租賃投資凈額的減少額的差額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資產減值損失
已確認損失的未擔保余值得以恢復的:
按未擔保余值恢復的金額
借: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原減值額與由此產生的租賃投資凈額的增加額的差額: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未實現融資收益
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出租人對或有租金應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收入
借:應收賬款
貸:租賃收入
租賃期滿時的會計處理:
收回租賃資產:
存在擔保余值(長期應收款有餘額),不存在未擔保余值(未擔保余值無余額)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長期應收款
應向承租人收取的價值損失補償金:
借:其他應收款
貸:營業外收入
存在擔保余值,也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長期應收款
未擔保余值
應向承租人收取的價值損失補償金:
借:其他應收款
貸:營業外收入
不存在擔保余值,但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未擔保余值
不存在擔保余值,也不存在未擔保余值——不做會計處理,只需做備查登記。
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如果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則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存在而做出相應的會計處理
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沒有續租——承租人返還資產的會計處理同上述收回租賃資產的會計處理。
留購租賃資產:
收到購買價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
如存在未擔保余值
借:營業外支出
貸:未擔保余值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對供貨人的選擇,出資向供貨人購買租賃物件,並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則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賃期內租賃物件的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擁有租賃物件的使用權。
租期屆滿,租金支付完畢並且承租人根據融資租賃合同的規定履行完全部義務後,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然不能確定的,租賃物件所有權歸出租人所有。
融資租賃是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於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由於其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出現問題時租賃公司可以回收、處理租賃物,因而在辦理融資時對企業資信和擔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適合中小企業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