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霧霾天氣是從哪一年開始的此後每年都發生嗎
不是每年發生,近幾年才開始特別嚴重
北京地處北方,氣候乾燥回,距沙漠較近,從歷史上答看,霾災比較頻繁,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元朝。據《元史》記載,1329年陰歷3月,由於前年冬天沒有下雪,春天又乏雨水,導致「雨土,霾」。明代相關記載更多,
1481年,由於降雨少,「連日狂風大作,塵霾蔽空」。
1485年,旱荒使近京飢民湧入京城求食,城內經常狂風大作,史書上稱「風霾累日」。
1493年,「京師雨霾」,
1497年,「京師去冬恆燠無雪,今春狂風陰霾」。
1498年,「四月丁亥,京師風霾連日不止」。
1504年,通州區出現了「春二月,常風霾蔽日」。
1506年,通州城「十月,霾霧四塞」。
1510年,北京城「今春以來,風霾屢作」。
1516年,海淀區「冬無瑞雪,春有風霾」。
1548年,「正月,京師大風霾」……
類似的記錄連篇累牘,數不勝數。總之,每隔幾年,大霾便會光臨京城一次
元代以前北京城市規模較小,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建築物增加了,空氣流動速度下降,霧霾發生的幾率相應提高,明代後期正逢小冰河期,北方氣候變冷,降水減少,利於霧霾天氣形成。
減少霧霾要靠科學,應從約束人類自身行為入手,搞好綠化,注重節能減排。
㈡ 治理霧霾要用多少年
我國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國家費了很大勁才將煤炭在能源消耗的佔比從70%降到現在的66%,本世紀中葉將降到55%左右。煤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煤的問題短時間解決不了,霧霾也難以治好。
㈢ 北京霧霾什麼時候能治理好
全國人民有環保意識了就快了
㈣ 北京的霧霾什麼時候能治理好
著名的「1952年倫敦大霧事件」,又稱「倫敦霧殺人」,前後共導致8000人關聯性死版亡。這場悲劇堅定了政府進行權空氣質量治理,整治環境的決心。
從1956年,英國政府首次頒布「清潔空氣法案」開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並頒布了多項相關法案,有效地減少了燒煤產生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污染。這樣到1980年,倫敦的霧日由每年幾十天減少到了5天。
但是隨著80年代到來的汽車數量激增,空氣污染再次加劇,因此英國再次加強了對汽車的環保要求,並於1995年發布了《環境法》,設立了必須在2005年前實現的污染控制目標。
可以想見,在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進行空氣質量改善也要花費30~50年的時間,才能初見成效,而且還是會在新的情況下面臨挑戰。我國雖然有這些歷史經驗可以借鑒,技術水平起點也稍高,但北京的霧霾並不都是本地原因,還受到周邊區域的影響,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很難在短期產生效果。
希望我們能在時間下限,即30年取得明顯效果吧。
㈤ 中國治理霧霾,到底需要多久
根抄據《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4)》,中國治理霧霾污染需要20-30年。
報告指出,根據英國、日本、德國、美國治理大氣污染的經歷,中國要「從根本上而不是一時」治理好霧霾、重現藍天白雲,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和技術水平,需要20-30年時間。
即使是採取最嚴厲的措施,採用最先進的技術,最快的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奇跡性的改善環境,也需要15-20年左右的時間。
㈥ 北京霧霾天氣什麼時候結束的是么時候開始的
最近幾年開始的,估計未來一段時間都不會消失,只能改善。我們過著發達國家版幾十年前的生活,權要經濟發展必須要付出的代價,我們社會起步晚,但發展已屬非常迅猛,若要停止這些工業活動,經濟衰落人民生活不好更不行。清潔能源和怎樣治理,一定限度的控制能夠一定程度改善,這方面的專家學者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
記得採納啊
㈦ 北京霧霾最近越來越嚴重,會持續多久a。
親,這是老天爺和認為的造就的?我們常人無法掌控呀?可是要首先了解沒什麼霧霾天氣增多才能有效治理是不是?願大家行動起來綠色一起環保,抵制霧霾還北京清澈蔚藍天空努力把!
分析成因
網路分析霧霾天氣形成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時主要因素。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是霧霾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大量不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污染企業,比如傳統的鋼鐵行業,仍在大量使用落後陳舊的設備,廢氣廢渣排放前處理不達標就恣意排放到大氣之中,其中就包括形成霧霾的始作俑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等成分,對人體有重大危害。浮在空氣中。
2. 地麵灰塵大,空氣濕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3. 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私家車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一個因素。私家車盛行,傳統汽車只能使用汽油燃料,排放的大量汽車尾氣裡面含有眾多的有毒顆粒,是構成霧霾的重要原因
4. 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
城市規劃建設不合理,綠化程度低。花草樹木,是吸收、排解和治理空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碳和粉塵顆粒的重要媒介。可當前形勢是我們的綠化程度依然比較低,需要更多的綠色使者護衛我們的家園。
願大家行動起來綠色一起環保,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抵制霧霾我們會看到清新空氣還北京清澈蔚藍天空努力把!
㈧ 北京霧霾什麼時候能治理好
如果京津冀一體化順利推進,能夠在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方面有所突破的話,減排會加速。但是,北京等地PM2.5濃度要降到35微克/立方米,需要10到15年,要到2025年以後。
「霧霾是幾十年的發展積累形成的,必須要有中長期的防治戰略和科學措施」中國工程院對《大氣十條》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顯示,京津冀區域的污染氣象條件,2014年比2013年轉差17%,2015年比2013年轉差12%。總體來講氣象條件是比較不利的。當然,主要是目前污染物排放還沒有降到位。如果能降到位,即使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霧霾持續時間和出現次數都會減少。
補齊生態環境這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既要有解決環境問題的歷史緊迫感,在戰略部署上也要有必要的耐心,以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方式、污染防治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的方式,在發展中科學、穩妥、分階段地解決環境問題。霧霾是幾十年的發展積累形成的,不是一年兩年可以根治的,必須要有中長期的防治戰略和科學措施。
環保部每次開展空氣重污染督查時,都能發現不守規矩的企業。有減排技術、設備,如何保證技術、設備得到充分使用,還需加大監管力度。完全靠人的「自覺」是靠不住的,抽查也不容易。監管需要好的技術手段,國家應該多投入一些資金研究監管技術。排污總會留下痕跡,通過技術手段可以追蹤,把漏洞、歪路堵住。否則,可能紙上統計減了很多污染物,實際上大打折扣。
京津冀和周邊地區應通過科學管理等手段,緩解霧霾問題。比如,優化城市空間開發利用結構,遵循地理、氣象、生態等基本條件,開展「多規合一」,打非治違,形成科學的、可持續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以最堅決的態度執行城市開發利用邊界制度,防止各城市主城區、各區縣城區等的范圍繼續膨脹,超過區域生態環境容量。
㈨ 北京霧霾治理得多少年
我覺得是 一萬年
㈩ 北京霧霾治理 幾年
估計20年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