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傷傷殘津貼標准
工傷傷殘津貼標准:《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根據上述規定,傷殘津貼視傷殘等級的不同而分別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按月發放,並因最低工資標準的適用而分為兩種情況:(1)依照法定標准計算的傷殘津貼實際金額高於或等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傷殘津貼按照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按月發放,該比例依照傷殘級別確定。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其計算公式為:傷殘津貼賠償金額=本人工資(元/月)×90%例如:馬某為某汽車生產廠職工,因遭遇工傷事故,被鑒定為一級傷殘,在工傷事故發生前,馬某的工資為1200元少月,按照上述公式,其應獲得的傷殘津貼為:1200元/月×90%=1080元/月,馬某所在的汽車廠地處我國東部沿海某農業大省,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為500元/月。這樣,馬某按照公式計算的傷殘津貼高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因此就可以確定為1080元/月。
② 工傷傷殘津貼的年限是多久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人員傷殘津貼標准2016
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工傷保險條例〉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03〕42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實施國務院關於修改<工傷保險條例>決定的通知》(川府發〔2011〕28號)的規定,結合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精神,現就工傷人員傷殘津貼(或傷殘撫恤金、基本養老金,下同)、生活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等待遇調整問題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本次待遇調整的對象為2014年12月31日前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人員,以及按月享受致殘補助費的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原臨時工(以下簡稱工傷人員)。
不包含2014年12月31日前已經死亡和按有關規定一次性領取長期待遇終止了工傷保險關系的工傷人員。
二、傷殘1-4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工傷人員,每月增加傷殘津貼300元。
三、傷殘5-6級的工傷人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傷殘津貼的人員,每月增加235元;由企業支付傷殘津貼的人員,可參照此標准執行。
四、享受生活護理費待遇的工傷人員,其生活護理費暫按原規定標准領取。待各地2014年職工月平均工資頒布後,按照生活完全、大部分、部分不能自理3個等級,其月生活護理費分別調整為2014年統籌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30%。
五、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的工亡人員供養親屬,每月增加供養親屬撫恤金130元。
六、按照我省《臨時工因工緻殘待遇的暫行辦法》按月享受致殘補助費的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原臨時工工傷人員,其每月致殘補助費調整為1800元。
七、各地在執行本通知和《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四川省財政廳關於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川人社發〔2015〕17號)調整相關待遇時,工傷人員不得同時享受工傷、養老待遇調整,應將兩個通知規定的調待總額進行對比,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調整工傷人員相關待遇。
八、工傷人員相關待遇調整從2015年1月1日起執行,所需資金由工傷人員原領取相關待遇的資金渠道解決。
九、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用人單位要抓緊組織實施,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切實做好工傷人員相關待遇的調整工作。各市(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工傷人員待遇調整工作結束後,填報《2015年工傷人員待遇調整情況統計表》,於6月30日前報省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③ 工傷傷殘津貼怎麼計算
工傷傷復殘津貼怎麼計算制?具體如下: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為本人工資85%,三級為本人工資80%,四級為本人工資75%計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傷殘等級被評為五級和六級且企業難以安排適當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④ 傷殘津貼是工資還是補償
傷殘津貼是工傷津貼賠償。
傷殘津貼是指工傷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與單位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的,以及工傷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六級傷殘,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本應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但難以安排的,分別由工傷保險基金或用人單位對其按月支付的津貼。
傷殘津貼計算方法是按照職工傷殘鑒定等級,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確定,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支付。其中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4)工傷傷殘津貼計算年限擴展閱讀:
支付的工傷補助和傷殘補助免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工傷職工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40號)第一條的規定,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免徵個人所得稅。
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職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醫療待遇、住院伙食補助費、外地就醫交通食宿費用、工傷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生活護理費等,以及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
因此,個人取得的符合勞動合同法及相關勞動法律法規標准規定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免徵個人所得稅。
⑤ 我是2018年8月工傷的鑒定後說是給傷殘津貼請問這是按哪幾個月的繳費工資計算
你是2018年8月工傷的鑒定後傷傷殘津貼那應該是2018年的6月到12月的繳費工資的平均值來計算
⑥ 工傷傷殘津貼怎麼計算公式
傷殘津貼計算方法是按照職工傷殘鑒定等級,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專確定,由社會保險經辦機屬構按月支付。其中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⑦ 工傷6級,關於傷殘津貼的問題
6級工傷人員,如果無法安排合適工作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月支付傷殘津貼的。版
《工傷保險條權例》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⑧ 工傷四級,一次性解決傷殘津貼賠償多少年計算
要 求一抄次性賠償就不能要求津 貼。譬如說:
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4條規定 ,六級工傷職工可以 享受14個月的本人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可以按退休處理。保留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本人工資60%的「傷殘津貼」。
如果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並同時解除勞動關系
⑨ 工傷賠償,傷殘津貼如何計算
一、工傷賠償由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工傷就業補助金等,具體的金額是按照勞動者受工傷前3個月的平均工資或者一年內的平均工資來進行計算,如果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高於本市上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的,則按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來進行計算,如果勞動者的平均工資低於本市上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的,則按本市上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來進行計算;傷殘津貼一般是1-6級才有的,一般是一級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九十,二級為本人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五,三級為本人工資百分之八十,四級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七十五,五級為本人工資百分之七十,六級唯愛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
二、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