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綜保轉社保年限折算
綜合保險轉社保,應該可以轉的,年限應該是累計算的,對以後領取退休金,建議你咨詢一下當地社保所工作人員,每個地方不一樣,他們最權威。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特殊工種工齡如何折算
特殊工種工齡折算
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回
(1)如井下礦工或固定答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2)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2)年限折算擴展閱讀:
特殊工種工齡折算條件
退休時,人社機構會嚴格審核人事檔案,只要長期從事過特殊工種工作,女工人滿45歲,女幹部滿50歲,男同志滿55歲,連續工齡符合規定,社保繳費年限滿15年,可以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
連續工齡具體規定如下:
(1)有害身體健康的崗位:累計工作滿8年。
(2)井下、高溫崗位:累計工作滿9年。
(3)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崗位:累計工作滿10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工齡計算
③ 什麼是農齡折算年限
知青下鄉年限視同社保繳費年限,是全國統一的政策。至少北京知青都已享受了該項政策。 建議到本人戶口所在地的社保中心咨詢,不要過於聽信網上的傳言。
④ 如果是年中累計工作滿十年,那麼年假改怎麼計算
按照當年未抄滿10年日歷天數襲和滿10年日歷天數進行折算,合並享受帶薪年休假。折算公示為(當年度在本單位滿10年或者未滿10年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按對應工作年限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補足1天的部分不予計算。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五條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⑤ 在EXCEL中如何自動計算入職年限
一、假設入職日期寫在單元格,則可以在B1單元格寫入公式
=IF(A1="","",DATEDIF(A1,NOW(),"y"))
二、關於DATEDIF函數
DATEDIF函數是Excel隱藏函數,在幫助和插入公式裡面沒有。 返回兩個日期之間的年\月\日間隔數。常使用DATEDIF函數計算兩日期之差。
語法
DATEDIF(start_date,end_date,unit)
Start_date 為一個日期,它代表時間段內的第一個日期或起始日期。
End_date 為一個日期,它代表時間段內的最後一個日期或結束日期。
Unit 為所需信息的返回類型。
Unit 返回
註:結束日期必須大於起始日期
下面舉個小例子: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實用。
假如A1單元格寫的也是一個日期,那麼下面的三個公式可以計算出A1單元格的日期和今天的時間差,分別是年數差,月數差,天數差。
注意下面公式中的引號和逗號括弧都是在英文狀態下輸入的。
=DATEDIF(A1,TODAY(),"Y") 計算年數差
=DATEDIF(A1,TODAY(),"M") 計算月數差
=DATEDIF(A1,TODAY(),"D") 計算天數差
"Y" 時間段中的整年數。
"M" 時間段中的整月數。
"D" 時間段中的天數。
"MD" start_date 與 end_date 日期中天數的差。忽略日期中的月和年。
"YM" start_date 與end_date 日期中月數的差。忽略日期中的年。
"YD" start_date 與 end_date 日期中天數的差。忽略日期中的年。
三、實例說明
實例1:
題目: 計算出生日期為1973-4-1人的年齡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
結果: 33
簡要說明 當單位代碼為"Y"時,計算結果是兩個日期間隔的年數.
實例2:
題目: 計算日期為1973-4-1和當前日期的間隔月份數.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M")
結果: 403
簡要說明 當單位代碼為"M"時,計算結果是兩個日期間隔的月份數.
實例3:
題目: 計算日期為1973-4-1和當前日期的間隔天數.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D")
結果: 12273簡要說明 當單位代碼為"D"時,計算結果是兩個日期間隔的天數.
實例4:
題目: 計算日期為1973-4-1和當前日期的不計年數的間隔天數.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D")
結果: 220
簡要說明 當單位代碼為"YD"時,計算結果是兩個日期間隔的天數.忽略年數差
實例5:
題目: 計算日期為1973-4-1和當前日期的不計月份和年份的間隔天數.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MD")
結果: 6
簡要說明 當單位代碼為"MD"時,計算結果是兩個日期間隔的天數.忽略年數和月份之差
實例6:
題目: 計算日期為1973-4-1和當前日期的不計年份的間隔月份數.
公式: =DATEDIF("1973-4-1",TODAY(),"YM")
結果: 7
簡要說明 當單位代碼為"YM"時,計算結果是兩個日期間隔的月份數.不計相差年數注意:TODAY()函數獲取的是系統當前日期,所有列舉的實例為2006-11-7日的計算結果,並不一定和你得到的結果相符。
⑥ 如何理解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
92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按百分之百)93年以後按實際繳費年限回。折算工齡就是答說以前某人,幹了整4年特殊工種(滿1年增加3個月作為退休待遇)變成5年。社保辦退休時多出1年不認賬,也不作為退休待遇。
⑦ 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工作單位的工作年限以正式進入本工作單位之日(含試用期)起至最後工作版日止所有的時間累積。但不權包括本次工作中的停薪留職、因某種原因較長時間未上崗等實際並未參加工作的時間。
拓展資料: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五條規定,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工作已滿12個月,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1953)第三十八條規定:
一般工齡系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而言。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如何理解「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和「本單位工作年限」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191號第一條規定:
「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是指勞動者與同一用人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的時間。
⑧ 工作年限怎麼計算的
工作年限計算方法:
1、工作年限包括取得學歷前後的年限。例如本科報考一級建造師,只要有本科學歷並且工作滿4年即可,並不需要取得本科學歷後再工作4年。
2、如果連續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全日制本(專)科,那麼工作年限只能從全日制本(專)科畢業年開始算起。
3、如果連續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非全日制本(專)科,那麼工作年限可以從高中畢業年算起。因為可以解釋為:高中畢業即參加工作至今,而且在業余時間通過不懈努力取得非全日制本(專)科學歷。(以當地政策要求為依據)
4、如果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中斷N年>非日制本(專)科,那麼同上工作年限可以從高中畢業年算起。(以當地政策要求為依據)
5、如果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中斷N年>全日制本(專)科,那麼工作年限為N+全日制本(專)科畢業年至今,當然你可能需要開個證明,證明你18歲高中畢業後參加了N年工作。(以當地政策要求為依據)
特別注意:
非全日制學歷:是指學歷不是連續獲得的,即考生在獲得第一學歷後,又通過其他方式得到國家認可的學歷,也就是在「學信網」上查得到的學歷。這種學歷分為兩種:
①學歷是脫產的:取得這個學歷前、後的工作時間可以合並計算;但需要提供這個學歷的前學歷畢業證書(時間)。
②學歷是不脫產的:學習時間可以計算工作年限的,這個工作年限是從你年滿18周歲算起,有的地方也要求提供前學歷(一般要求高中)。
全日制學歷:學歷是連續獲得的,工作年限是從畢業證上的畢業時間算起,直至報考當年年底的工作時間。
⑨ 養老金中視同年限 折算年限是什麼意思
視同交費年限是指實際沒有交納,但可以算交費年限,如復員軍人的軍齡可作視同交費年限,還有在1992年以前的工齡,也可作視同交費年限,視同交費年限與實際交費有區別,因為實際沒有交納,個人帳戶沒有反應。
⑩ 特殊工種工齡折算是什麼意思
特殊工種工抄齡折算的規定:
在進襲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個人帳戶之前,職工從事國家確定的特殊工種的工作年限是否折算工齡和視同繳費年限,可根據本省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如果折算工齡,其折算後增加的視同繳費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並建立個人帳戶之後,職工從事特殊工種的工作年限在計發養老保險待遇時不應再折算工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