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限制出入境有期限限制嗎一般為多少年
既然是法院判決限制出境,那麼,只有在法院取消限制後,才能夠獲得出境——只要法院不取消出境的限制,就一直不能夠出境。
㈡ 民事訴訟中,限制出境的期限一般是多長
法院通知上沒有明確嗎?在通知公安、海關是應當明確期限的。如果沒有,一般以案件終結為限。就是說等你被限制出境的事由、原因終了為止。
㈢ 被執行人限制出入境有限制期限嗎是否也限制在國內各地出入
被執行人員,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沒有履行法院判決的義務會被限制出境,但是國內各地不會被限制出入。
㈣ 因欠稅而被限制離境有期限嗎比如說10年。
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四十四條之規定,「欠繳稅款的納稅人及其內法定代表人需要容出境的,就當在出境前向稅務機關結清應納稅款或者提供擔保。未結清稅款,又不提供擔保的,稅務機關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機關阻止其出境。」 如果你沒有辦理稅務登記的話,說明至少稅務機關還沒有正式對你進行管理,但如果你發生了納稅義務,稅務機關是有權核定你應繳納的稅款的;如果稅機關核定了稅款、而你未繳納,就會構成欠稅。稅務機關是可以阻止你出境的。但請注意,是可以、而不是應當,也就是說不具有強制性;所以關鍵在於稅務機關有沒有在近期對你做出核定、催繳等執法行為,如果有,最好按照稅務機關做出的決定清繳稅款。
㈤ 因為民事經濟糾紛被限制出境,限制期限一般會多久
限制期限沒有規定;
等到法院的民事經濟糾紛結案,當事人的限制期限也就結束了!
㈥ 法院限製法人出國期限是多少天
這個要看什麼情況的
如果是法院判決書執行
如果沒有執行完成,那就都不能出國,只有當履行了法院判決書,那樣才可以出國。
㈦ 被拘留過,以後會取消嗎影響出國嗎
1、無論是行政拘留的治安處罰檔案還是刑事犯罪的案底,都不會取消。
2、有治安處罰檔案或者案底,一般都不影響出國,但具有以下情形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條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第十三條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護照簽發機關不予簽發護照:(一)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
(二)無法證明身份的;
(三)在申請過程中弄虛作假的;
(四)被判處刑罰正在服刑的;
(五)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六)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七)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認為出境後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7)限制出境年限擴展閱讀:
案例:老賴被列入限制出境「黑名單」想出國先履行
2013年8月26日,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值班電話鈴聲響起,值班員拿起電話問道「你好,這里是都安法院執行局,請問你有什麼事情?」電話那一頭回答「你好,我是譚世好,我被法院列入限制出境令名單,在辦理出國手續時,公安局拒絕辦理,我要求法院解除限制出境令。」
值班員說:「你被列入限制出境令名單,是因為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你要求解除限制出境令,你必須先行履行義務。」譚世好急忙答:「好的,我馬上到法院辦理。」值班員放下電話後把情況向執行局局長梁家仲反映,梁家仲安排人員將涉及譚世好的執行案卷從檔案室里調出。
上午10時,一個年約40多歲的男子來到都安法院執行局,來人自我表明是譚世好,執行法官接待了譚世好。執行法官向譚世好出示生效法律文書,解釋案件執行情況以及發出限制出境令的前因後果,譚世好面有愧色地說:「我以前聽說通緝令厲害,現在也領教了法院限制出境令的厲害,我要到緬甸、寮國承接工程,需辦理出國手續,結果在公安局辦理手續時才得知自己被法院打入限制出境令名單,手續被卡住不予辦理。」
執行人員嚴肅地說:「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這是毋庸置疑的。只要你現在履行義務,我們法院立即解除限制出境令。」譚世好聽後連聲表示馬上按規定履行義務。
確定被執行人譚世好有即刻履行義務的意向後,執行法官緊急與中國人民銀行都安縣支行聯系,計算借款利息和遲延履行金,執行法官按照規定累算出本金、利息、遲延履行金和執行費總金額後,譚世好立即到院財務室辦理了交款手續。
執行法官將交費發票插進案卷存檔後,及時為被執行人譚世好開具了解除限制出境令通知書。拿到蓋著法院鮮紅公章的解除限制出境令通知書後,譚世好深有感觸地說:「一個在社會生存的人,不遵紀守法,不守誠信,是寸步難行的。」
㈧ 日本在出入境方面有什麼具體的限制
日本《出入境管理令》有關條款規定的各種逗留資格及其逗留期限如下: 1.外交官、領事官、隨員及其家屬的逗留期限不受限制。 2.服務日本政府所承認的外國政府及國際機構的公務人員及其家屬逗留期限也不受限制。 3.過境者的逗留期限為15天。 4.觀光者,還包括由娛樂、休養、民間團體主辦的會議的參加者,競技、比賽等的參加者、親朋間的探親訪問,插花、荼道、柔道、禪等日本固有技藝的進修、宗教巡禮、友好城市及學校等組織的訪問以及不從事伴有收益活動的其他入境者的逗留期限為60天。 5.從事貿易、事業及投資活動的人員(企業的管理者與經營者)的逗留期限為3年。 6.留學生(在短期大學以上的教育機構從事研究和接受教育的人員)的逗留期限為1年。 7.在學術研究機構及教育機構從事研究指導和教學的人員(包括在短期大學以上的教育、研究機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之職的人員)的逗留期限為3年。 8.從事藝術及學術上的活動的人員(包括音樂、美術、文學、科學及其他藝術上和科學上的活動的人員)的逗留期限為1年。 9.伴有收入的演劇、演藝、演奏、體育表演等人員,逗留期限為60天。 10.為從事宗教活動,由外國宗教團體派遣的人員,逗留期限為3年。 11.作為外國新聞、廣播、電影及其他傳播媒介的來日的工作人員,逗留期限為3年。 12.國內公共、私人機構招聘的,提供產業上的高技術或特殊技術和技能的人員,逗留期限為3年。 13.從事熟練勞動的人員(如中華料理的廚師、點心製造人員等,但一般不允許單純的勞工人境),逗留期限為1年。 14.永久居住的人員,逗留期限為永久性。 15.逗留資格為5-13項的人員的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即所謂被扶養者。)逗留期限與其撫養者的逗留期限相同。 16.逗留資格為5、10、11、12各項的人員中短期逗留者及其家屬,逗留期限為180天。 17.1952年法律第126條第2號第6項規定的人員的子女並在該法律實施之日後在日本出生的人員,逗留期限為3年。 18.法務大臣特許的逗留入員(不屬於其他逗留資格的人員,例如醫生、技術研修生、語言學教師、各種學校學生、日本人撫養親族等。另外,即使從事其他逗留資格的活動,但逗留期限與逗留資格規定的逗留期限不同的場合,也適於此),其逗留期限在3年范圍內個別指定。 19.1953年政令第404號第14條第2項規定的人員的子女並在該法實施之日後在日本 出生的人員,逗留的期限為3年。
㈨ 公務員兩年了,考慮出國讀書,可以辭職嗎一定受最低服務年限限制嗎
國家公務員法中規定,公務員辭職的限制性條件有三條:
1.在涉及國家安全、重要回機密等特殊職位上任答職以及調離.......不能辭職。只有在脫離原崗位,且過了解密期後方可辭職。
2.正在接受審查的國家公務員不得辭職。
3.未滿規定的服務年限的。這種情況主要是指:一是新錄用的或者調入的公務員自任職起五年內不得提出辭職;二是經專門的培訓或其他法定的原因,雙方簽訂協議確定一定的服務年限的,在規定的期間不準批准,不得辭職。
你看看你自己屬於限制性條件里的哪一條,如果是第三條的話,那是一呢還是二,如果是一的話你就去找任免機關咨詢或者商量商量吧(若你確定不走公務員的路的話,拼了吧,在這里荒廢五年在那什麼了。。。),如果是二的話,那隻有干滿了。
加油,好運!~
附:辭職程序
1.提出書面申請
2.任免機關審查批准。任免機關在接到申請表三個月內予以審批,超過期限,未予答復的,可視為同意,本人堅持辭職的,任免機關應為其辦理辭職手續。
3.辦理公務交接手續。
還有問題就短消息找我吧,我最近剛好學完公務員制度
㈩ 香港人在國內經濟糾紛敗訴,無力償還欠款,被法院限制出境有期限嗎
在法院撤銷前是出不了境的,在欠款未還清或申請人不申請撤銷的情況下,是沒有到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