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公休假工作年限

公休假工作年限

發布時間:2020-12-26 13:38:50

⑴ 年休假天數如何計算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第五條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規定的折算方法為: (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1)公休假工作年限擴展閱讀:

帶薪年假不包括國家法定節日: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2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然而自勞動法公布至今國務院沒有根據勞動法該條的規定製訂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的具體辦法。

⑵ 職工年休假是怎麼規定的是按工齡還是按本單位工作年限

職工年休假是依照工齡核算的,不是依照本單位工作年限。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2)公休假工作年限擴展閱讀

1.「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沒有限定必須是同一單位,因此,既包括職工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職工在不同單位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

2.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3.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⑶ 公休假的規定:工作年限滿30年的,是15天還是20天的公休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裡面只說到滿20年。

滿三十來年就是滿二十年的源。休息15天,不會超過這個上線的。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⑷ 事業單位公休假與工作年限的關系

事業單位休年假,一年以上到十年以下五天,十年到20年之間十天,20年工齡以上的休假15天

⑸ 年假是按本企業工作年限計算還是按社保繳費年數計算

帶薪年休假按累計工作年限計算的。

根據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和人力資源社回會保障部《企答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條例》規定,職工帶薪年休假既不按本企業工齡,又不按繳費年限計算,上年職工在不同工作單位累計工作年限計算。

⑹ 事業單位公休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到單位的年限算啊

事業單位年休假(即公休假)是按工齡計算的。

本案例中,2002年開始參加工作,入職當前的事業單位是2009年,到2011年工齡已經滿了9年,可以休年休假5天,到2012年,工齡滿10年後,可以休年休假10天。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規定職工的年休假: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規定: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6)公休假工作年限擴展閱讀: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規定: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規定: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⑺ 職工年休假中累計工作年限如何界定

所謂累計工作年限即社會工齡,指員工自參加工作之日起累計工作時間,不單指員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還包括員工之前在其他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而且中間允許有間斷,現在通常的認定標準是社保繳費記錄。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3條、第5條分別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1、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2、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3、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4、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拓展資料:

一、帶薪年假工作年限規定

法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這就意味著,盡管一個職工可能是剛由其它單位進入當前工作單位,但是只要他在其他單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就具備享受法定的帶薪年假的基礎資格 。

二、帶薪年假天數與工齡掛鉤

滿足享受帶薪年假工作年限規定後,每個職工具體享受的帶薪年假天數如何確定呢?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職工帶薪年假天數與其自身的工齡掛鉤:

(一)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5天;

(二)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0天;

(三)已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5天。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休假高於該標準的不予干涉,但是低於法定標准應該以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其未休帶薪年假工資,由於職工因個人原因不休並且做出書面放棄休假權利承諾的除外。

三、不應當享受帶薪年假的法定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 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四、帶薪年假的休假安排規定

單位應當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但是對於未休的年假天數,單位應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工資報酬 。

資料來源:網路:年休假

⑻ 年休假是根據工齡計算還是單位工作時間

年休假是根據工齡計算的。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帶薪回年假天數與其自身的工齡掛答鉤:

1、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5天;

2、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0天;

3、已滿20年的,法定帶薪年休假15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拓展資料:

年休假,指法律規定的勞動者工作滿一定的工作年限後,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帶薪連續休假。年休假包括基本年休假和補加年休假。具體時間由國家根據不同的I種和勞動的繁重程度分別規定。

⑼ 年休假中的累計工作時間如何認定

一、何謂累計工作時間
在國務院的法規中,對本單位工作期間用的是連續工作,對非本單位工作用的是累計工作,《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四條:年休假天數根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依照這一規章,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依據是在用人單位工作,不包括失業、個體或者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的僱傭或勞務關系。
二、累計工作時間是否等同於連續工齡
令人奇怪的是,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沒有採用人們熟知的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天數,而是提出了一個模糊的概念累計工作時間,既然不是連續工作時間,從字面上講,累計就是相加,就不考慮中斷,而連續工齡則考慮中斷,這兩個概念計算出來的年休假長短是明顯不同的。
在計劃經濟時代,作為單位人,人人有一份人事檔案,累計工作時間和連續工齡都很好認定,但勞動合同和社保制度的建立,人的流動性加大,誰能證明你在某一單位工作多少天,多少年,連續工齡認定誰說了算,總不能就根據自己填寫的簡歷就認定吧!
現有規章中有連續工齡認定程序,但這種認定只是作為職工養老保險視作繳費年限的依據,不適用於年休假。本人認為,目前階段能作為連續工齡以及累計工作時間認定比較公允的依據是社保繳費記錄。
社保繳費記錄中如果都是單位繳費,連續工齡和累計工作時間的計算比較簡單,但如果跳槽後沒有馬上找到工作,在個人繳費窗口繳費了一段時間,問題又來了。
依照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只要在用人單位工作的期間都可以累計,個人窗口繳費時間對累計工作時間影響不大。但如果按連續工齡確定年休假,則一旦在個人窗口繳費,則產生工齡中斷,就不能連續,要重新計算了。比如你在某一單位工作九年半中途跳槽,半年後找到工作,按累計工作時間計算,到新單位一年後你可以休年休假10天,按連續工齡計算則只能休五天。
張紹明,武漢律師,法律碩士,代理過全國首例性騷擾勝訴案等多件有影響案件,對公司法、侵權法、勞動法有一定的研究,出版過首部系統研究性騷擾問題的法律專著《反擊性騷擾》,現擔任武漢十餘家中外企業常年法律顧問。

閱讀全文

與公休假工作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