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樓下是商鋪,樓上是住宅,這是屬於商業用地還是住宅用地
樓下是商鋪,樓上是住宅,這種是屬於綜合用地。
綜合用地應當是指同一宗地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用途的土地,例如商業、居住綜合用地,科研設計、辦公綜合用地等。
綜合用地可以分兩種情形,一種是多種用途不動產很難分割、只有一個使用者;另一種是各用途不動產之間可以分割,往往最終使用者為不同的單位、個人,例如底下兩層為商業、上面為居民住宅樓等。
(1)商鋪樓上住宅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相關評估
由於土地用途具有多樣性,不同的利用方式能為權利人帶來不同的收益量,且土地權利人都期望從其所佔用的土地上獲取更多的收益,並在規劃許可的情況下,以能滿足這一目的為確定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據。
因此,在現代城市中,建築物不僅多層、高層化,而且建築物的用途也出現了立體化:地下一至二層為停車場、設備用房,地面一至二層為商店,往上是寫字樓,再往上是居民住宅。
用途立體化的建築無疑使土地得到了高效利用,然而卻給國土部門出讓土地使用權帶來了一些問題。
一方面,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❷ 請問,本人慾購一商鋪,簽協議里售樓小姐說一樓是商鋪,樓上是居民居住,簽合同時發現產權寫的是商品房。
要看房產證辦下來是「商用」還是「住宅」,
如果是「商用」,你是可以拿內來做商鋪的,不過使用年限是容50年;「住宅「的使用年限是70年。
你可以在合同中備注中寫明,該房產是拿來做商鋪,如果開發商辦下來的產權證是住宅的話,要承擔違約責任。
至於違約責任,是可以雙方約定的。
❸ 我買的房子樓下是商鋪樓上是公寓。土地使用權是40年產權是70年這兩個是什麼意思
說明是商業用地,而非住宅用地,我們一般所說的產權多少年是指土地使用權年限,住宅是內70年,商業用容地是40年,而房子本身的產權是沒有期限的。
房子本身的一磚一瓦都是屬於,沒有年限限制,關鍵在於土地是國家的。40年到了之後,一般可以付費續期,至於如何付費國家暫無規定。
(3)商鋪樓上住宅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土地使用權范圍:
(1)供應商業、旅遊、娛樂、工業用地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以及有競爭要求的工業用地;
(2)其他土地供地計劃公布後一宗地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
(3)劃撥土地使用權改變用用途,《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
(4)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
(5)出讓土地使用權改變用途,《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或法律、法規、行政規定等明確應當收回土地使用權,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
(6)法律、法規、行政規定明確應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其他情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使用權
❹ 商鋪樓上的住宅產權到期怎麼辦
產權到期後房子該怎麼辦?
1、延長土地使用權期限。土地使用者向土地管理部門提交續內期申請書,續費容按當時的1%-10%來增收(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補的費用最多不會超過5位數。
2、根據規劃需要,國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的,對業主進行相應補償,用類似拆遷安置的辦法解決。
❺ 小區內的店面產權年限40年,與樓上住宅70年,這樣是不是很矛盾
不矛盾,營業用房屬於商業地產,產權本來就是40年,而住宅就是70年啊
你是擔心版40年後店面房會權不會被收回的問題?還是擔心40年後店面房的產權到期了樓上住宅也會一起到期?完全沒必要,40年後,店面房再交一點土地出讓金又能再擁有40年產權了
❻ 一樓、二樓是商鋪,樓上住宅的產權年限可以是70年嗎
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居住用地的專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屬年限是七十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五十年。如果預售證上標明性質是住宅,且標明的是整棟樓,而不是幾層-幾層為住宅,那麼整棟樓的產權就應是70年。
❼ 樓下是店面,樓上是住房,那是辦一個證還是兩個證
要辦二本證的,因為店鋪的土地使用權期限跟住宅不同的,一般商鋪的使用期限40年,而住宅的使用期限為70年。
❽ 居住用地是否可以底層建商鋪,樓上建住宅
這為商住樓,即底層做商鋪,樓上用住宅,以住宅為主。但不能建成純商業用途的房內子。
商住容樓是指該樓的使用性質為商、住兩用,商住樓一般底層(或數層)為商場、商店、商務,其餘為住宅的綜合性大樓。商住樓不分建設主體,不僅開發商可以建,非開發企業、個人也可以建,沒有規定必須出售。商住樓的土地使用性質為綜合用地,根據國家土地法規定,綜合土地的使用權年限為50年。
商住樓與住宅樓的區別:
一、是生活費用、水費電費等。
商住樓是按企業標准收取的。住宅樓是按民用水電標准收取的。
二、買房費用,住宅契稅是房屋總價的2%,而商住樓是4%。還有,如果是按揭貸款的,利息不同,商住樓要高1%左右的利息,每個月要多交利息費用。
三、交易費用,如果你住了5年,條件好了,想賣了換個大的,商業用地(商住樓)全額按最高標准征稅,而住宅有很多稅費優惠,而且差很多,最多差5.6%營業稅+1.5契稅=7.1%的稅費,50萬的房子差3.8萬的稅。
四、產權年限,商住樓(商業用地)年限50年,住宅70年。
❾ 商鋪與住房在一棟樓時的公攤面積有什麼規定
商住混合住宅,商用房屋和住宅是分開計算面積的, 商用房屋的公攤是商用房屋,和住宅的不混計算面積的。
但因公攤面積計算起來比較復雜,所以也是房屋買賣中貓膩重重、糾紛不斷的焦點。所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
對於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台,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
長期以來,消費者習慣按建築面積買房,而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這就使某些不法開發商利用「公攤面積」這個合法外衣,在房屋銷售過程中「不該攤的亂攤」。但是,由於建築面積計算的復雜性和專業性,購房者很難知道自己買的房子面積夠不夠,有沒有被開發商兌水。
(9)商鋪樓上住宅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公用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以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公用分攤建築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公用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產權歸整棟樓購房人共有,購房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