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農村土地使用證期限

農村土地使用證期限

發布時間:2020-12-26 07:28:36

1. 農村土地證有效期多少年

土地證,是土地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法律依據。

我國頒發的土地證書主要有三種:

1、集體土地所有權證。

2、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縣級人民政府對集體所有的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3、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確認國有土地使用權,根據土地使用證種類不同,土地證有效年限分為30年50年70年三種。

(1)農村土地使用證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截止2015年3月,我國頒發的土地證書主要有三種:

1、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縣級人民政府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確認所有權。

2、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縣級人民政府對集體所有的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3、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進行登記造冊,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確認國有土地使用權。

2003年,中國開始頒發林權證,其四項權益里,也包含了部分土地權益。2015年3月1日起,全面啟用統一的不動產登記證書。

2. 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有效期為永久)

1、非農戶口可以繼承宅基地,但不能重建翻建,也不能申請新的宅基地,在房屋倒塌後宅基地要歸還集體。

2、目前,集體建設用地沒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3、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歸當地集體經濟組織,這是憲法規定的。在農村開始合作社改造以後,全部的農村土地都是集體所有。

4、要爭也是你父親的兄弟爭,他的後人是沒有權利來爭的。他的後人只能繼承你父親的兄弟的財產,但他30年都沒有主張過自己的權利,追訴權已經過了,可以認為他已經放棄了這個權利。

(2)農村土地使用證期限擴展閱讀: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關於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主要內容:

1、第四十三條 鄉(鎮)村辦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的,可依法確定使用者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對多佔少用、占而不用的,其閑置部分不予確定使用權,並退還農民集體,另行安排使用。

2、第四十四條 依照本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農民集體土地,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確定給聯營或股份企業。

3、第四十五條 一九八二年二月國務院發布《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之前農村居民建房中用的宅基地,超過當地政府規定的面積,在《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施行後未經拆遷、改建、翻建的,可以暫按現有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4、第四十六條 一九八二年二月《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時起至一九八七年一月《土地管理法》開始施行時止,農村居民建房佔用的宅基地,其面積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的,超過部分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處理後,按處理後實際使用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5、第四十七條 符合當地政府分戶建房規定而尚未分戶的農村居民,其現有的宅基地沒有超過分戶建房用地合計面積標準的,可按現有宅基地面積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6、第四十八條 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礎,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後沒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

3. 關於農村土地使用證的問題

您好,
變更工作程序
審查證件→情況調查→測量尺寸→填寫報表→上報審批→發證
變更基本條件
1、申請人戶口必須在本村
2、申請人戶口必須是農業戶口
3、申請人及家屬必須沒有宅基地使用證
需提交資料
1、戶口簿原件、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一份(A4紙)
2、當地公安局派出所的證明
3、申請書一份、委託書一份
4、宅基地使用權登記表
5、原土地登記卡二件,原宅[1]基地使用證原件
6、更正後填寫的土地登記卡三張
宅基地使用證發放辦法
為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加強房地產管理,保護耕地,防止非法佔地建房,決定對農村建房批准用地戶和已建房屋無證使用戶,統一發放宅基地試用證,使建房用地戶和宅基地使用戶取得住房用地的合法使用權,並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具體的發放辦法如下。
一、對決定發證後新批准用地的建房戶:按法定手續批准用地的建房戶,要按規定的批准用地面積向所在鄉鎮人民政府交納土地管理費,發給《宅基地使用證》。建房戶憑《宅基地使用證》由鄉、村統一安排放樣和破土築基。
二、已建房屋的無證使用戶,包括經清查處理的非法佔地建房戶,以襯為單位對土地改革後至1985年5月31日的建房戶,經統一清查丈量登記,由材委會填報分戶清冊,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後發放《宅基地使用證》。
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規定
目前關於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與注銷登記的規定,主要見於土地登記規則中。土地登記規則第37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使用權轉讓雙方當事人應當在轉讓合同或者協議簽訂後三十日內,涉及房產變更的,在房產變更登記發證後十五日內,持轉讓合同或者協議、土地稅費繳納證明文件和原土地證書等申請變更登記:(一)依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的;(二)因買賣、轉讓地上建築物、附著物等一並轉移土地使用權的;房屋所有權變更而使土地使用權變更的,在申請變更登記時,應當提交變更後的房屋所有權證書。」第39條規定:「因交換、調整土地而發生土地使用權、所有權變更的,交換、調整土地的各方應當在接到交換、調整協議批准文件後三十日內,持協議、批准文件和原土地證書共同申請變更登記。」第56條規定:「因自然災害等造成土地權利滅失的,原土地使用者或者土地所有者應當持原土地證書及有關證明材料,申請土地使用權或者土地所有權注銷登記。」第58條規定:「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項權利者未按照本規則規定申請注銷登記的,土地管理部門可以依照規定直接辦理注銷土地登記,注銷土地證書。」
宅基地使用權是一種重要的用益物權。從長遠發展上看,對宅基地使用權的設立、變更和消滅進行登記,既有利於加強土地管理,又有利於確認物權,減少爭端。目前有些地方的宅基地使用權的登記制度不夠完善,有的宅基地還沒有登記。這一現狀盡管還沒有引發大的矛盾和糾紛,然而在宅基地使用權發生變動時就有可能對受讓宅基地的人帶來潛在的風險。本條考慮到我國廣大農村的實際情況以及登記制度的現狀,雖然沒有明確要求所有宅基地使用權一旦發生變更一律登記,但是對於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則明確規定了應當及時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登記。
宅基地使用權已經登記是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的前提;宅基地使用權發生轉讓或者消滅,是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的事由;在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法律事實發生後,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物權法第153條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作了與其他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的銜接性規定,已經為未來宅基地使用權制度的發展完善留下了空間。對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的規定,將隨著我國的土地使用制度和宅基地使用權制度的發展完善,逐漸發揮其應有作用。

4. 我們農村的土地,每個農民發了一個土地使用證,還有幾年就到期了,我們該怎麼辦那。

農村宅基地 所持有的是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
耕種土地 持有的是農村集體土地內承包經營權證容
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按承包合同期限一定30年不變,合同到期可以續簽。
目前全國正在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證 確權頒證工作,你可以咨詢當地農業局

5. 農村土地使用證

一、不知道你祖父母是否立有遺囑,如果有就按遺囑來確定繼承權的問題,就不能按法定繼承來處理,也就是說遺囑上所寫財產給誰多少就是誰繼承多少。如果你祖父母有遺囑,把財產都給你養父母或你,那就可以由你來依法繼承;如果你祖父母有遺囑,把財產都給他的大兒子,那就只能給他大兒子了。
相關依據:《繼承法》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二、如果沒有遺囑。從你所說來看,你有權繼承你養父母繼承的你祖父母的財產。依據《繼承法》規定你養父母對你爺爺奶奶盡到了贍養義務並長期共同生活,而你祖父母的大兒子,雖然他屬於第一順序繼承人,但他未盡贍養義務,只能少分或不分你祖父母的財產。所以你可以依法繼承你你祖父母所有財產或大部分財產,不僅僅是一個土地使用證。
相關依據:《繼承法》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三、現在土地使用證能否轉到你名下,這個確實不好辦,因為一是你祖父母的大兒子要這個土地使用證(有爭議);二是你要有關於你與你養父母、以及你養父母與你祖父母關系的證明。不太好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如果你與你祖父母的大兒子協議,如果能達成最好,達不成要走法律途徑,到法院申請繼承權和財產確認,有法院
裁定就可以直接把證過到你的名下。
補:事實上這個證已經是你擁有了,因為使用證上登記的有權利的四人都不在世了,只有你一個了,做為祖父母的大兒子應該沒有分到土地的權利。

6.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有效期限為多長建房有何要求

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沒有年限限制
建房的要求: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體內流轉。根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產,只是一種使用權,所有權歸村集體。宅基地既不能買賣,也不能繼承,但可以在本村集體內流轉,經過土地管理部門依法批准,發放證件
2、由於中國實行城鄉二元體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人"農轉非"。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一旦把戶口轉走,就失去了對老家宅基地的繼承權,又不能買回來,只能眼睜睜看著"祖宅"變成村集體的資產。
3、由於農村戶口與土地的對應關系,有些人不願意"農轉非",甚至有些公務員想方設法"非轉農",但這些畢竟是少數,"進城"才是大勢所趨。因此從具體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關法規不變,宅基地註定會失去。
4、根據《物權法》第152條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及國家有關規定。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保障農戶生活需要而撥給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的土地。用於建造住房、輔助用房(廚房、倉庫、廁所)、庭院、沼氣池、禽獸舍、柴草堆放等。農戶只有使用權,不得買賣、出租和非法轉讓。農戶對宅基地上的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和租賃的權利,不受他人侵犯。房屋出賣或出租後,宅基地的使用權隨之轉給受讓人或承租人,但宅基地所有權始終為集體所有。出賣、出租房屋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農戶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土地,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7. 農村原來按照人口劃撥的耕地,取得了土地使用證,年限多長有什麼政策支持嗎

農村原來按照人口劃撥的耕地,取得了土地使用證,年限為三十年。回政策支持如下:答
《土地法》
第十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承包經營土地的農民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8. 農村土地使用證的有效期多長

有承包合同嗎?

閱讀全文

與農村土地使用證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