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人大代表任職期限和政協代表的任則期限
都是一屆五年
『貳』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每屆任期是幾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全國人民代表版大會任期屆滿的兩個月權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如果遇到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在非常情況結束後一年內,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2)全國人大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資料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
『叄』 17年全國人大代表會對延遲退休的決定是什麼
17年全國人大代表會對延遲退休的決定是,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即2016-2020年)應制定出台漸內進式延遲退休年容齡方案。
目前,有關延遲退休的規定目前還沒有正式頒發出台,但是201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及7月公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做了一定要求。
《綱要》要求,在「十三五」期間(即2016-2020年)要制定出台漸進式的延遲退休年齡方案,即2020年應該是出台關於延遲退休年齡具體規定最後的期限。
(3)全國人大期限擴展閱讀:
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原因,總結如下幾點:
一是老齡化加劇,養老金儲備金力不從心,延遲退休年齡,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退休人員數量的增加,減少養老金的支出,緩解老齡化社會來臨造成的養老機構的財政壓力。
二是人均壽命的增加,得益於不斷發展的醫療條件,現在人們的壽命在不斷增長,相對而言,現在的退休年齡過早。
三是第一次從業年齡增長,隨著教育體系的完善,人們的受教育水平越來越高,從業年齡的普遍增長,過早退休,對人才資源是一種浪費。
『肆』 全國人大行使權的法定期限即每屆任期為幾年
全國人大行使職權的法定期限即每屆任期為5年。
『伍』 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任期
為5年,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依據《憲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它行使職權到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常務委員會為止。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副委員長、秘書長協助委員長工作。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
(5)全國人大期限擴展閱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相關要求規定: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的兩個月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2、如果遇到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在非常情況結束後一年內,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陸』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周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回員會認為必要,答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於每年第一季度舉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會議。經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由上次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召集。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選舉主席團,由主席團主持會議。
『柒』 每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是幾年
人大代表每屆是5年時間
『捌』 如何理解全國人大常委的三審制度
立法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版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權議後再交付表決。即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一般實行「三審制」。實行三審制可以使審議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有利於提高立法質量。
(8)全國人大期限擴展閱讀:
在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前,提請常委會審議的法律案,大都是在當次會議上就交付表決。1983年3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提請的海上交通安全法草案。
由於對草案中的重大問題有不同意見,委員長會議決定該法律案不交付本次常委會會議表決,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研究修改後,再交付以後的常委會會議審議表決。該法後來於1983年9月在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表決通過。
從這次會議開始,為了使常委會組成人員有充分的時間審議法律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決定,提交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在當次會議上不表決,由法律委員會向下 一次常委會會議或者以後的常委會會議提出審議結果報告。
『玖』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開了幾屆,時間分別是哪年哪月
一、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1954年9月15日~28日)
2、第二次會議(1955年7月5日~30日)
3、第三次會議(1956年6月15日~30日)
4、第四次會議(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
5、第五次會議(1958年2月1日~11日)
二、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1959年4月18日~28日)
2、第二次會議(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
3、第三次會議(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
4、第四次會議(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三、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次會議(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自1964年12月至1975年1月,是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最長的,跨越11年。代表共3040人。因受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第三屆全國人大隻召開一次會議,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四、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次會議(1975年1月13日~17日)
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由 1975年至1978年,期間只召開過一次會議。
五、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 第一次會議(1978年2月26日~3月5日)
2、第二次會議(1979年6月18日~7月1日)
3、第三次會議(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
4、第四次會議(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
5、第五次會議(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
六、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1983年6月6日~21日)
2、第二次會議(1984年5月15日~31日)
3、第三次會議(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
4、第四次會議(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
5、第五次會議(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
七、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
2、第二次會議(1989年3月20日~4月4日)
3、第三次會議(1990年3月20日~4月4日)
4、第四次會議(1991年3月25日~4月9日)
5、第五次會議(1992年3月20日~4月3日)
八、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1993年3月15日~31日)
2、 第二次會議(1994年3月10日~22日)
3、第三次會議(1995年3月5日~18日)
4、 第四次會議(1996年3月5日~17日)
5、第五次會議(1997年3月1日~15日)
九、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1998年3月5日~19日)
2、第二次會議(1999年3月5日~16日)
3、第三次會議(2000年3月5日~16日)
4、第四次會議(2001年3月5日~15日)
5、第五次會議(2002年3月5日~15日)
十、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2003年3月5日~18日)
2、第二次會議(2004年3月5日~14日)
3、第三次會議(2005年3月5日~15日)
4、第四次會議(2006年3月5日~14日)
5、第五次會議(2007年3月5日~16日)
十一、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2008年3月5日—18日)
2、第二次會議(2009年3月5日—13日)
3、第三次會議(2010年3月5日—14日)
4、第四次會議(2011年3月3日—14日)
5、第五次會議(2012年3月5日~14日)
十二、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2013年3月5日—17日)
2、第二次會議(2014年3月5日—13日)
3、第三次會議(2015年3月5日至3月15日)
4、第四次會議(2016年3月5日—3月16日)
5、第五次會議(2017年3月5日—3月15日)
十三、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第一次會議(2018年3月5日—3月20日)
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X次會議,簡稱X屆全國人大X次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X屆中央委員會第X次全體會議,簡稱黨的X屆X中全會 。全國人大會議,和全國黨代會是不同的系列,十九大是黨的代表大會。
『拾』 新保險法說的兩年期限是指什麼
1、是指人身保險中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並且其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年齡限制的,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但是合同成立兩年以上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
2、主要涉及的法條:《保險法》第16條、第32條。
第十六條 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前款規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並不退還保險費。
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第三十二條 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並且其真實年齡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年齡限制的,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保險人行使合同解除權,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三款、第六款的規定。
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少於應付保險費的,保險人有權更正並要求投保人補交保險費,或者在給付保險金時按照實付保險費與應付保險費的比例支付。
投保人申報的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險費多於應付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將多收的保險費退還投保人。
(10)全國人大期限擴展閱讀: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保險法。新修訂的保險法更強調保護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並將於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保險法》最核心的三大變化是突出了保護被保險人,突出了加強監管和防範風險,突出了拓寬保險服務領域,對保險業的依法合規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增規則
條例:新保險法增設了不可抗辯規則,規定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兩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即保險合同成立滿兩年後,保險公司不得再以該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解除合同。此規則對於長期人壽保險合同下的被保險人意義重大,可有效保護其權益,填補了現行保險法的空白。
解讀:本市某保險公司的相關,有的保險公司為了增加保費收入,大量吸收客戶投保,等到出險時卻說客戶並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拒絕賠付。這樣一來,對投保人來說就白白交了大量保費,新增的不可抗辯條款進一步完善了對被保險人的保障。
參考資料:新保險法-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