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實際已使用年限表示為

實際已使用年限表示為

發布時間:2020-12-26 05:22:18

㈠ 年數總和法年折舊公式: 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

比如:預計使用5年,
即第一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第二年尚可使用年限4年,第三年專尚可使用屬年限3年,第四年尚可使用年限2年,第五年尚可使用年限1年。
1+2+3+4+5=15
或者
(1+5)x5 /2= 15 即 ,首項+尾項 X 序數次 /2

㈡ 已使用年限包括會計記錄的財產已提取折舊年限---使用年限,以及財產實際使用年限。

比方說一台電腦,可以用5年,那使用年限就是5年,用了2年,那已使用年限就是2年,而可能你使用的時候不注意保養,磨損較大,那麼財產的實際使用年限可能會是3年或4年

㈢ 設備到評估日已使用6年,經統計該作業資產利用率為80%,預計尚可使用9年,求貶值率

貶值率=實際已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100%
實際已使用年限版=名義已使用年限*設備利用率權=6*80%=4.8年
貶值率=4.8/(4.8+9)*100%=34.78%
貶值率和成新率是互補的關系,即:貶值率+成新率=1,所以也可以用先計算該設備的成新率再求取貶值率的方法來計算。

㈣ 電子表格中如何求已使用年限

在EXCEL電子表格中
假設B2單元格寫入了建成日期(或是購入日期)
在C2單元格可輸版入公式
=DATEDIF(B2,NOW(),"Y")
這樣就可以算出已使權用了多少周年

如果不滿一年也按一年算則公式改成
=CEILING(DATEDIF(B2,NOW(),"M")/12,1)

㈤ 電子表格中如何求已使用年限

電子表格中求已使用年限:
1、在EXCEL電子表格中假設B2單元格寫入了建成日期(或是購入專日期)
2、在C2單元格可輸入公屬式=DATEDIF(B2,NOW(),"Y")這樣就可以算出已使用了多少周年
3、如果不滿一年也按一年算則公式改成=CEILING(DATEDIF(B2,NOW(),"M")/12,1)

㈥ 資產評估成本法下,實際性貶值額的計算中使用實際使用年限和名義使用年限計算的實體性貶值額差異在哪

名義已使用年限:

指資產從購進使用到評估時的年限(也就是按照公歷的會計年度確定專的會計上的屬實際年限)。名義已使用年限可以通過會計記錄、資產登記簿、登記卡片查詢確定。

實際已使用年限:

指資產在使用中實際損耗的年限。由於資產在使用中負荷程度的影響,必須將資產的名義已使用年限調整為實際已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與名義已使用年限的差異,可以通過資產利用率來調整。

實際已使用年限=名義已使用年限×資產利用率

資產利用率計算公式為:

資產利用率=截止評估日資產累計實際利用時間/截止評估日資產累計法定利用時間×100%

當資產利用率>1時,表示資產超負荷運轉,資產實際已使用年限比名義已使用年限要長;

當資產利用率=1時,表示資產滿負荷運轉,資產實際已使用年限等於名義已使用年限;

當資產利用率<1時,表示開工不足,資產實際已使用年限小於名義已使用年限。

㈦ 購房合同上的土地使用年限與實際使用年限不符(少了三十年同一棟樓使用年限為七十年)現在合同已經生效,

購房合同上的使用年期,只是開發商承諾的年期,而土地使用證上登錄的使專用年期,才屬是真正出讓給你的土地使用年期。。
你說的實際使用年期,估計應該指土地證登錄的年期。。
而所謂實際使用年期,指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土地使用權後,在出讓期間實際使用的年期,比如,出讓70年,已使用50年,剩餘20年,則已使用的50年,指的就是實際使用年期,如果剩餘的20年還歸自己使用,那實際使用年期就是70年,這一點必須明確,不要搞混了。。
當然70年使用期與40年使用權,對於使用者而言,是在使用期限上的區別,對辦理權證卻沒有多大影響。。
另外,70年使用權的出讓價格與40年的出讓價格是不同的。。
還有一點,一般來說,40年使用期限的多為商業用地,而70年出讓使用期限的一般為住宅用地,這是規劃用途及相關規定確定的,規劃用途一般不好改動。。

㈧ 為什麼有公式是資產評估價值=資產的重置成

實體性貶值估算

資產的實體性貶值是資產由於使用和自然力作用形成的貶值。實體性貶值的估算,一般可以採用取以下幾種方法。

1.觀察法,也稱成新率法。

(1)特點:是指對被評估資產,由具有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對資產的實體各主要部位進行技術鑒定,並綜合分析資產的設計、製造、使用、磨損、維護、修理、大修理、改造情況和物理壽命等因素,將評估對象與其全新狀態相比較,考察由於使用磨損和自然損耗對資產的功能、使用效率帶來的影響,判斷被評估資產的成新率,從而估算實體性貶值。

(2)計算公式為:資產實體性貶值=重置成本×(1-(實體性貶值)成新率)

補充:在許多教材中,對成新率概念及其確定方法的闡述都有誤導之處。一是在實體性貶值額的估算和資產評估值等於重置成本乘以成新率的計算中,均用到成新率的概念。雖然都強調此成新率非彼成新率,但二者有何差異?為什麼要用同一個詞來表示存在著明顯差異的兩種含義?沒有一個清楚的闡釋。大家應該注意這個成新率嚴格意義上講,應該成為實體性貶值的成新率,以區別於教材23頁中公式中的成新率(這個成新率考慮了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

2.公式計演算法。

(1)認為資產的貶值和其實際使用年限成正比例

(2)使用年限與實際已使用年限:

①名義已使用年限:

指資產從購進使用到評估時的年限(也就是按照公歷的會計年度確定的會計上的實際使用年限)。名義已使用年限可以通過會計記錄、資產登記簿、登記卡片查詢確定。

②實際已使用年限:

指資產在使用中實際損耗的年限。由於資產在使用中負荷程度的影響,必須將資產的名義已使用年限調整為實際已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與名義已使用年限的差異,可以通過資產利用率來調整。

③資產利用率計算公式為:

資產利用率=截止評估日資產累計實際利用時間/截止評估日資產累計法定利用時間×100%當資產利用率>1時,表示資產超負荷運轉,資產實際已使用年限比名義已使用年限要長;當資產利用率=1時,表示資產滿負荷運轉,資產實際已使用年限等於名義已使用年限;當資產利用率<1時,表示開工不足,資產實際已使用年限小於名義已使用年

實際已使用年限=名義已使用年限×資產利用率

(3)計算公式為:

資產的實體貶值=(重置成本-預計殘值)/總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

式中:①預計殘值是指被評估資產在清理報廢時凈收回的金額。在資產評估中,通常只考慮數額較大的殘值,如殘值數額較小可以忽略不計。

②總使用年限指的是實際已使用年限與尚可使用年限之和。

計算公式為:總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尚可使用年限是根據資產的有形損耗因素,預計資產的繼續使用年限。

③顯然殘值是沒有貶值的,所以式中扣除了預計殘值

㈨ 建築物已使用年限為12年,成新率為80

按照成新率算:成新率=[(設備總使用年限—設備已使用年限)/設備總使用年回限]*100%
總是用年限為18.18年,還可答用8.18年
按照資產利用率算:資產利用率=資產實際利用時間/資產計劃利用時間×100%
總使用年限為12.5,還可用2.5年

㈩ 某及其設備的成新率為45%,該設備已使用年限為10年,資產利用率為80%,則該設備的尚可使用年限為

要是買的設備就按發票的算,根據以前的折舊算使用年限,一般根據企業的需要確定使用年限來提折舊,有最低使用年限,沒聽說有最高使用年限

閱讀全文

與實際已使用年限表示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