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餐飲用具進行消毒 正確的做法是
為做好學校餐廳工作,維護學生切身利益,膳食科開展了「以學生為關注焦點」,「樹飲食形象,創一流服務」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做法有: 一、制訂並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如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服務人員行為規范、服務承諾等制度,分別對餐廳的食品衛生、環境衛生、炊事員的個人衛生、原材料采購、驗收、保管、加工、出售、餐具消毒提出明確要求,做到職責明確,管理制度齊全,環環相扣,層層把關,流程合理,操作規范。 二、加強教育培訓,提高職工素質。選送管理人員到其他高校參觀學習,學習兄弟高校先進的管理經驗。另外,選送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市裡食品采購索證專業知識培訓,消防安全知識培訓,預防食物中毒專業知識培訓等。並聘請防疫站等專業老師對餐廳職工進行食品衛生知識、消防安全知識、職業道德等系統知識培訓,旨在提高每個職工的整體素質,更好地為教職工服務。 三、加強硬體建設,杜絕事故發生。利用寒暑假對餐廳進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造、改建,添置了部分硬體設備和用具,達到布局合理,通風採光,蒸汽及油煙排放良好。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制定了「三防」預案,安全通道安裝了應急燈,消防器材專人保管,每天管理員防火巡查,進入食堂有提示語「食堂重地、閑人免進」。操作間有警示語「注意安全、精心操作」,食堂供應的免費湯專人看管。除采購及消毒外,衛生的重點及難點工作為炊事人員體檢、生熟分開、無四害、三餐保潔,冷葷「五專」等,針對這些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視,全力以赴逐項採取措施,消除生產中的各種安全隱患,確保操作安全和食品衛生安全。 四、堅持優質服務,不斷拓展服務理念。膳食科做到以人為本,給師生創造舒適的就餐環境,在保證學生一日三餐伙食供應的過程中,不斷拓展經營理念和服務理念。 1、建立了「小吃一條街」,引進了數十種名優風味小吃,增加花色品種,吸引了不少同學前去就餐。 2、在大廳開設24小時值班窗口,確保學生隨時能吃上熱飯、熱菜、熱湯。 3、千方百計控製成本,降低飯菜價格,切實讓利於學生,大廳每天為學生供應免費稀飯,確保學生真正吃到干凈衛生、物美價廉的飯菜。 4、膳食科辦公室保證24小時值班為師生服務。開設優質服務監督台,設立餐飲服務熱線電話,隨時解決學生反映的問題。 5、提供助學崗位18個,解決了特困生的燃眉之急。 由於學校各級領導對餐廳工作高度重視和常抓不懈,給我校飲食工作硬體建設和軟體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增強了全體炊事人員的安全衛生意識和責任感,形成良好規范的衛生習慣,使我校食堂的飲食總體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一定的成績,確保了學校的穩定和發展。目前針對現在餐廳人員少,工作量大,我們將知難而進,創造條件,狠抓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秩序化管理,主動適應學校發展的要求,將我校飲食工作推向新的起點,創造新的輝煌。
❷ 餐飲具消毒方法正確的是
家庭餐具消毒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餐具消毒的6種方法
家居環境的衛生是我們保證家人身體健康的基本,尤其是在吃的地方上,我們一定要注意消毒,俗話說病從口入,如果說吃的地方出現了問題,那麼家人的身體健康就很難保障,所以對於家庭餐具的消毒是重中之重,那麼,家庭餐具消毒的正確方法有哪些?餐具消毒的6種方法是怎樣的?
家庭餐具消毒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餐具消毒方法是使用高溫沸煮,對於家庭使用的碗筷等常用餐具,在使用一定的時間後最好進行很好的消毒處理,這樣能夠很好保證人體的健康,高溫沸煮能夠很好的消滅餐具中殘留的微生物等,能夠幫助餐具保持在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中,對於人們的飲食健康是很好的方法。
餐具消毒的6種方法
1、用蒸汽的方法來消毒
平時如果家裡沒有什麼消毒櫃之類的,我一般都是用一個蒸鍋,把洗干凈的碗筷都放在蒸鍋里,然後加火來蒸,當水沸騰後,蒸20到30分鍾,然後就等餐具自然冷卻了才拿出來使用,不需要用抹布擦乾,以免讓細菌感染。
2、直接放在鍋里消毒
如果沒有蒸鍋也可以直接把洗干凈碗筷放在鍋里,加火煮沸直接消毒,但是自來水一定要沒過消毒餐具,等水煮開後,也要煮上30分鍾的時間才能徹底的消毒,而且也是要自然冷卻,切不可用抹布來擦乾。
3、可以買消毒櫃直接消毒
覺得用蒸汽還鍋里消毒比較麻煩,而且也費時,你可以買個消毒櫃,把洗干凈的碗筷用干凈消過毒的抹布來擦乾凈,直接放進消毒櫃里,消毒櫃有臭氧和遠紅外線只要調好時間還有溫度就可以對餐具直接進行消毒。
4、用洗碗機消毒
在一些大型的餐飲店,很多的餐具,不可能是用消毒櫃就可以解決的了問題的,當然也有大型的蒸櫃,但是成本很高,一般的人已經送去餐具的消毒中心消毒,裡面有大型的洗碗機,洗碗消毒是一體的,方便實用,都是按照國家要求來做的,安全放心
5、可以用葯物消毒
有些餐具不耐高溫,消毒櫃或者是洗碗機都容易變形,那可以用葯物進行消毒,只要葯物是按照國家標準的用量來進行消毒就可以了,不宜過量,而且注意葯液必須沒過餐具,而且浸泡的時間一定要夠,一般都在15到30分鍾左右然後用清水洗干凈。
6、可以放在太陽底下暴曬
很多人或許很疑惑,怎麼太陽也可以消毒,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太陽有很強烈的紫外線,紫外線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也可以將洗干凈的餐具放在烈日下暴曬40分鍾以上,但是要保證餐具不被灰塵和蒼蠅的污染的情況下。
上述文章已經給大家詳細闡釋了關於家庭餐具消毒的正確方法有哪些以及餐具消毒的6種方法是怎樣的內容了,希望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我們大家得給家裡的餐具進行消毒之前,首先應該了解清楚餐具消毒的基本方法,按照方法進行操作
❸ 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管理制度
1、設置專用的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區域(或專間)及設備回,清洗消毒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量應能滿答足需要。
2、餐飲具清洗消毒水池應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採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應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
3、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飲具使用前應洗凈並消毒,不得使用未經清洗、消毒的餐飲具。不得重復使用一次性餐飲具。
4、餐飲具做到當餐回收,當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頓、隔夜。
5、餐飲具應首選熱力方法進行消毒,嚴格按照「除殘渣、鹼水(或洗滌劑)刷、清水沖、熱力消、保潔」的順序操作。使用化學葯物消毒的嚴格按照除殘渣、鹼水(或洗滌劑)刷、清水沖、葯物泡、清水沖、保潔的順序操作,並注意要徹底清洗干凈,防止葯物殘留。
❹ 消毒餐具的標準是什麼
消毒餐具合格標准如下:
1、餐具表面光潔,無油漬,無異味,乾燥。
2、烷基碘酸鈉在餐具上殘留量低於0.1mg/100平方厘米,游離性余氯低於0.3mg/L。
3、餐具上的大腸菌群檢測結果判定,發酵法:少於3個/100平方厘米;紙片法:不得檢出。不得檢出致病菌。
三招鑒別消毒餐具真假
(一)、看包裝。上面應印有生產廠家的明確信息,如廠址、電話等。
(二)、觀察是否註明出廠日期或保質期;
(三)、將餐具打開,先聞聞,有無刺鼻、發霉味道。然後仔細檢查,合格餐具有以下特性:
1、光,有較好的光澤,顏色不發舊。
2、潔,表面干凈無食物殘渣、霉點。
3、澀,摸起來的手感也應該是澀的,而不是滑膩感,這表明油漬、洗滌劑都被洗掉了。
4、干,消毒餐具經過高溫消毒烘乾,不會有水分,如果包裝膜里有水珠,那肯定不正常,連水漬都不應該有。
(4)餐飲器消毒後的有效期限擴展閱讀
餐具消毒的3個常用方法如下:
1、煮沸消毒:將洗滌潔凈的餐具置入沸水中消毒5分鍾。煮沸5分鍾就能殺死一般細菌,家用餐具可每周定期煮一下。此法也可以升級為蒸汽消毒,將餐具放入籠屜上蒸5—10分鍾,效果也很好,而且不會使餐具掛上水鹼。
2、微波爐消毒:一定強度的微波能在3分鍾內殺滅大腸桿菌;6分鍾內殺滅導致腹瀉、結腸炎的病菌。不過由於微波爐內溫度過高,容易將餐具烤焦,降低殺菌效果。所以餐具消毒應先用濕毛巾包裹。另外,金屬餐具一定不能放在微波爐中加熱。
3、化學浸泡消毒:對於不耐高溫的餐具,可使用漂白粉、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浸泡。葯液濃度要按規定要求,浸泡時注意葯液必須沒過餐具;浸泡時間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鍾。浸泡後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最好用流動水沖洗。
❺ 誰知道餐飲業餐具的消毒標准
GB14934-94食(飲)具消毒衛生標准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准
食( 飲)具 消 毒 衛 生 標 准 GB 14934—94
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of dinner and drinking set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食(飲)具消毒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細菌指標、采樣方法及衛生管理規范。
本標准適用於賓館、飯店、餐廳、食堂等飲食企業的食(飲)具,也適用於個體攤點的食(飲)
具。
2 引用標准
GB 4789.1~4789.28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GB 5750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法
3 感官指標
3.1 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等熱消毒):食(飲)具必須表面光潔、無油浸、無水漬、無異味。
3.2 化學(葯物)消毒:食(飲)具表面必須無泡沫、無洗消劑的味道,無不溶性附著物。
4 理化指標
採用化學消毒的食(飲)具,必須用潔凈水清洗,消除殘留的葯物。用含氯洗消劑消毒的食(飲)
具表面殘留量,應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項 目 指 標
游離性余氯,mg/L
<
0.3
烷基(苯)磺酸鈉,mg/100cm
2
<
0.1
5 細菌指標
採用物理或化學消毒的食(飲)具均必須達到表 2 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1994-01-24 批准 1994-08-01 實施
GB 14934—94
表2
項 目 指 標
大腸菌群 發酵法,個/100cm
2
<
3
紙片法,個/50cm
2
不得檢出
致病菌 不得檢出
註:發酵法與紙片法任何一法的檢驗結果均可作為判定依據。6 采樣與檢驗方法
6.1 發酵法采樣與檢驗
6.1.1 采樣方法
食(飲)具抽檢碗、盤、口杯,將 2.0cm×2.5cm(5cm
2
)滅菌濾紙片緊貼內面各 10 張(總面
積 50cm
2
)、碟、匙、酒杯以每 5 件為 1 份,每件內面緊貼滅菌濾紙片各 2 張(總面積 50cm
2
/份),
經 1min,按序取置入 50mL 滅菌鹽水試管中,充分振盪後,製成原液。
筷:取每雙的下段 12cm 處約 50cm
2
(12cm×2cm×2cm),置入 50mL 滅菌鹽水試管中,充分
振盪 20 次,製成原液。
6.1.2 檢驗方法
按GB 4789.1~4789.28 執行。
6.2 紙片法采樣與檢驗
食(飲)具消毒採用專用的大腸菌群快速檢驗紙片。
6.2.1 采樣方法
隨機抽取消毒後准備使用的各類食具(碗、盤、杯等),取樣量可根據大、中、小不同飲食行
業,每次采樣 6~10 件,每件貼紙片兩張,每張紙片面積 25cm
2
( 5cm×5cm)用無菌生理鹽水濕潤大腸
菌群檢測用紙片後,立即貼於食具內側表面,30s 後取下,置於無菌塑料袋內。
筷子以 5 只為一件樣品,用毛細吸管吸取無菌生理鹽水濕潤紙片後,立即將筷子進口端(約
5cm)抹試紙片,每件樣品抹拭兩張,放入無菌塑料袋內。
6.2.2 檢驗方法
將已采樣的紙片置 37℃培養 16~18h,若紙片保持紫藍色不變為大腸菌群陰性,
紙片變黃並在黃色背景上呈現紅色斑點或片狀紅暈為陽性。
6.3 洗消劑殘留量采樣與檢驗
6.3.1 采樣方法
消毒食(飲)具碗、盤、碟、口杯、酒杯,用蒸餾水 100mL 沖洗整個內表面,至少
2~ 3 次;匙(不包括匙柄)、筷下段置入 100mL 蒸餾水中,充分振盪 20 次,製成樣液。立即取
樣測定余氯,餘下樣液裝入 50mL 試管中,做烷基(苯)磺酸鈉含量測定。
采樣同時計算被檢食(飲)具的表面。
GB 14934—94
6.3.2 檢驗方法
按GB 5750 執行。
7 食(飲)具消毒衛生管理規范
7.1 食(具)消毒設施的衛生要求
7.1.1 食(具)消毒間(室)必須建在清潔、衛生、水源充足,遠離廁所,無有害氣體、煙霧、灰
沙和其他有毒有害品污染的地方。嚴格防止蚊、蠅、鼠及其他害蟲的進入和隱匿。
7.1.2 食(具)洗滌、消毒、清洗池及容器應採用無毒、光滑、便於清洗、消毒、防腐蝕的材料。
7.1.3 消毒食(飲)具應有專門的存放櫃,避免與其他雜物混放,並對存放櫃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保持其乾燥、潔凈。
7.1.4 有條件的單位和個體攤販,應配備食(飲)具消毒設備,並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
7.2 消毒方法與衛生要求
7.2.1 熱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紅外線消毒等。煮沸、蒸汽消毒保持 100℃作用 10min;紅外線
消毒一般控制溫度 120℃,作用 15~20min;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 85℃,沖洗消毒 40s 以上。
7.2.2 用於食(飲)具消毒的洗消劑如含氯制劑,一般使用含有效氯 250 mg/L 的濃度,食(飲)具全部浸泡入液體中,作用 5min 以上。
7.3 洗消劑、消毒器械衛生管理
7.3.1 食(飲)具洗消劑、消毒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法規。
7.3.2 飲食企業所使用的食(飲)具無法進行煮沸或蒸汽消毒或在食品衛生監督機構指定情況下,
方可用化學洗消劑進行洗滌和消毒。
7.3.3 食(飲)具洗消劑、消毒器械,必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衛生
監督機構報衛生部批准後,並註明可用於食品消毒字樣,方可投產、銷售、刊登廣告。在國家尚未
批准前,可在當地試產試銷,並報衛生部備案。
7.3.4 使用洗消劑,應注意失效期,有條件的單位可定期測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並應有專人負責
保管。
7.4 食(飲)具消毒程序
7.4.1 食(飲)具根據不同的消毒方法,應按其規定的操作程序進行消毒、清洗。嚴格執行一洗、
二清、三消毒、四保潔制度。
7.4.2 食(飲)具熱力消毒一般按除渣-→洗滌-→清洗-→消毒程序進行。
7.4.3 食(飲)具化學消毒,消毒後必須用潔凈水清洗,消除殘留的葯物。一般按除渣-→洗滌-→
消毒-→清洗程序進行。
7.5 水質衛生要求
GB 14934—94
食(飲)具消毒用水必須符合 GB 5749 的規定。
7.6 個人衛生與健康要求
7.6.1 各飲食企業及個體攤點,應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教育,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
衛生法》和本標準的有關規定。
7.6.2 食(飲)具洗滌、消毒員及有關人員,應勤洗澡、理發、剪指甲、洗衣服,工作時應穿戴白
工作衣(白圍裙)、帽,上班前,大、小便後,堅持洗手消毒。
7.6.3 消毒員應進行健康檢查和預防注射。患有痢疾、傷寒、傳染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帶
菌者)和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者,不得從事此項工作。
7.7 消毒效果的要求
7.7.1 消毒後的食(飲)具必須用下列兩種辦法進行消毒效果的檢驗;
a. 指定生產的大腸菌群紙片;
b. 發酵法。
7.7.2 食品生產經營者或單位應進行自檢,以保證每天所用食(飲)具的安全。地方食品衛生監督
機構進行有償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每周至少協助檢驗一次,每次 6~10 件樣品。
7.7.3 地方食品衛生監督機構應進行經常性食品衛生監督,每月至少一次,每次取樣 6~10 件。可
與 7.7.2 同時進行或單獨進行。GB 14934—94
附 錄 A
個體攤點食(飲)具消毒衛生要求
(補充件)
A1 為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本標准,加強對個體攤點食
(飲)具消毒的衛生管理,保證消毒質量,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特提出本要求。
A2 凡從事飲食經營的個體商販,在申請辦理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必須具備有專用的煮沸消
毒爐具和洗消劑等。
A3 使用的各類食(飲)具必須消毒。採用煮沸消毒時,應煮沸持續 10min。在無法進行熱力消毒
情況下,可採用化學消毒如含氯洗消劑,使用濃度應含有效氯 250mg/L 食(飲)具應全部浸泡在
液體中,作用 5min 以上,並必須用潔凈水清洗後,方可使用。
A4 個體攤點採用化學消毒時,必須使用經衛生部門批准,並指明可用於食品消毒的洗消劑產品。
A5 盛裝食(飲)具消毒容器應採用無毒無害材料,並定期進行洗滌、消毒。
A6 消毒食(飲)具應放置專門的存放櫃或其他清潔的容器中,一次存放時間一般不宜超過 1d,若有
污染情況應再行消毒。食(飲)具存放櫃或容器應經常消毒,並注意保潔。
A7 對於一次性的食(飲)具,用後必須廢棄,不得回收再用。
A8 個體攤點較集中的地方,各地可結合具體情況,採取集中式的消毒方法。
A9 由於食(飲)具消毒不嚴,造成疾病傳染與流行,食品衛生監督機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衛生法》酌情給予處罰。
附 錄 B
本標准用詞說明
(補充件)
B1 對本標准條文用詞採用以下寫法
B1.1 「必須」、「不得」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B1.2 「應」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應該這樣做的用詞。
B1.3 「一般」表示首先這樣做,但在特殊情況下,允許有相應選擇的用詞。
B1.4 「洗消劑」系指食(飲)具消毒劑、洗滌消毒劑總的簡稱。
B1.5 「潔凈水」指符合國家規定的城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的用水。
GB 14934—94
附加說明:
本標准由衛生部衛生監督司提出。
本標准由武漢市衛生防疫站、廣東省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負責起
草。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李志剛、梁建生、定光麗、戴昌芳、周桂蓮。本標准由衛生部委託技術歸口單位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負責解釋。
❻ 餐飲消毒記錄本怎樣填 要詳細的
飯店消毒記錄本書寫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序號;日期;消毒劑名稱;消毒劑濃度;消毒方法(噴霧、擦拭……);消毒開始時間;消毒結束時間;操作者;備注等。
其他的還需要注意講衛生負責人等情況寫明。 飯店餐飲具消毒制度: 配備專用清洗、消毒、保潔設備。
清洗消毒人員要嚴格按照清洗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操作。物理消毒:除殘渣→凈水沖→熱力消→保潔。定期清掃室內環境、設備,不留衛生死角,保持清潔。認真做好消毒記錄。
(6)餐飲器消毒後的有效期限擴展閱讀:
化學消毒:除殘渣→凈水沖→消毒葯物浸泡→凈水沖→保潔的順序操作。餐飲具做到當餐回收,當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頓、隔夜。
清洗消毒餐飲具用的餐具洗滌劑、消毒劑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和要求。餐飲具消毒前必須清洗干凈,消毒後的餐飲具應表面光潔、無油漬、無異味、無泡沫、無不溶性附著物,應符合相關標准。
消毒後的餐飲具及時放入保潔櫃密閉保存備用。盛放消毒餐飲具的保潔櫃要有明顯標識,並經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飲具要分開存放。
清洗餐飲具有的水池要專用,不得在清洗餐飲具的水池內清洗食品原料、洗衣等,更不得洗拖布。清洗消毒結束,及時清理地面、水池衛生,及時處理泔水桶,做到地面無積水,池內無殘渣、泔水桶內外清潔。
❼ 餐飲服務操作間,使用紫外線燈消毒,應在無人工作時開啟多長時間以上
一、紫外線燈消毒時間:
1、紫外線燈在無人的工作間的消毒時間一般是30分鍾到一個小時最合適,消毒後,應打開門窗進行通風。
2、要注意紫外線燈是不能直接照到人的皮膚和眼睛上的,是會讓人體受傷的,用紫外線燈的時候,還是避免有人在場。
3、紫外線燈在使用的過程中,要保持紫外線燈外面的清潔,一周用酒精燈擦拭兩次,要是發現燈管有灰塵,油污,要及時處理掉。
(7)餐飲器消毒後的有效期限擴展閱讀:
二、紫外線燈燈管使用期限是多久:
紫外線燈的使用是有使用期限的,這也是要分為國內的紫外線燈和國外的紫外線燈。一般國產的品牌都是1000-2000H,但一般到了1000H後他的殺菌能力只有原來的70-80%左右了。
進口的品牌燈相對要好很多,一般使用是5000-8000H,他使用2000H時一般殺菌能力還有90%以上。燈管不經常用的,可能一兩年下來使用時間也只有幾百個小時,那樣的情況一般是國產燈管不超兩年,進口一般三,四年也要換。
三、紫外線空氣消毒:
1、5w/立方米,30分鍾。
2、物體表面:有效距離1米,30~60分鍾。
3、計時應從燈亮後5~7分鍾開始,關燈後應間隔3~4分鍾後才能再次開啟。
4、燈管保持透亮,每周一次用95%酒精紗布擦拭燈管。
5、適宜溫度20~40°C,濕度不大於60%,大於60%應延長照射時間。
6、應使用登記本記錄累計時間,大於1000h應更換。
❽ 餐具消毒的基本程序是
餐具的消毒標准五步驟:一洗,二刷 ,三沖, 四消毒, 五保潔 。
1、洗:將餐具上回的殘留物洗去,放入洗滌答池或洗滌裝置中用清潔劑將其洗凈。
2、刷:用刷子或各種清潔用具 把餐具刷干凈。
3、沖:將使用洗滌劑的餐具用清水清洗,沖洗至少三次。
4、消毒:用高溫,葯物或者紅外線電子消毒櫃消毒。
5、保潔:將消毒後的餐具放在保潔櫃中,要進行密封,防止細菌的進入。
(8)餐飲器消毒後的有效期限擴展閱讀:
《辦法》明確了區、縣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轄區餐飲具清洗消毒服務的行政許可和食品安全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提出了餐飲具清洗消毒企業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准入要求、處罰條款以及申請餐飲服務許可需提交的材料。
根據《辦法》的相關規定,餐飲具清洗消毒企業將於7月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辦餐飲服務許可,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合格後,方可發放有效的餐飲服務許可證。目前,通州區衛生監督所組織轄區6家餐飲具清洗消毒企業學習《北京市餐飲具清洗消毒企業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內容,為下一階段申辦餐飲服務許可證進行「預熱」。
❾ 正確的餐飲具清洗消毒的順序是
一刮、二洗、三沖、四消毒、五保潔。
1、餐具消毒應做到下列要求:
(1)熱力消毒:煮沸蒸汽100℃蒸30分鍾。
(2)遠紅外120度℃,15~20分鍾。
(3)葯物消毒:有效氯濃度250PPM,消毒時間5分鍾。
2、消毒完畢的餐具、茶具等應立即放於清潔的櫥、櫃內保潔,防止再污染。
3、廚房內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須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內洗刷,洗刷後置於指定的消毒器內進行消毒,未經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9)餐飲器消毒後的有效期限擴展閱讀
消毒誤區
對餐具來說,高溫煮沸確實是最常見的消毒方式,很多病菌能都通過高溫消毒的方式殺滅。但是,高溫消毒要真正達到效果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作用的溫度,另一個是作用的時間。
腸道傳播性疾病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常引起急性腹瀉的細菌有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霍亂弧菌、蠟樣芽孢桿菌等。
這些細菌多數要經100℃高溫作用1—3分鍾或80℃加熱10分鍾才能死亡,加熱溫度如果是56℃,加熱30分鍾後,這些細菌仍可存活。另外,某些細菌對高熱有更強的抵抗力,如炭疽芽孢、蠟樣芽孢等。
所以,吃飯前用開水燙碗,因作用溫度和作用時間不足,只能殺死極少數微生物,並不能保證殺死大多數致病性微生物。要達到效果,煮沸、流通蒸汽或使用紅外線消毒碗櫃等都是可選的方法。如果採用煮沸,要想做到真正消毒,一定要多煮一會兒,用紅外線消毒碗櫃一般要維持15—30分鍾。
❿ 衛生監督所對於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怎樣處罰
不知道你們企業出現什麼問題,但是你可以參照處罰條例。
消毒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消毒管理,預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傳播,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醫療衛生機構、消毒服務機構以及從事消毒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
其他需要消毒的場所和物品管理也適用於本辦法。
第三條國家衛生計生委主管全國消毒監督管理工作。
鐵路、交通衛生主管機構依照本辦法負責本系統的消毒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消毒的衛生要求
第四條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建立消毒管理組織,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准和規定,定期開展消毒與滅菌效果檢測工作。
第五條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應當接受消毒技術培訓、掌握消毒知識,並按規定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第六條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要求。各種注射、穿刺、采血器具應當一人一用一滅菌。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要求。
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用後應當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第七條醫療衛生機構購進消毒產品必須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
第八條醫療衛生機構的環境、物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准和規定。排放廢棄的污水、污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運送傳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車輛、工具必須隨時進行消毒處理。
第九條醫療衛生機構發生感染性疾病暴發、流行時,應當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並採取有效消毒措施。
第十條加工、出售、運輸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或者來自疫區可能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皮毛,應當進行消毒處理。
第十一條托幼機構應當健全和執行消毒管理制度,對室內空氣、餐(飲)具、毛巾、玩具和其他幼兒活動的場所及接觸的物品定期進行消毒。
第十二條出租衣物及洗滌衣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對相關物品及場所進行消毒。
第十三條從事致病微生物實驗的單位應當執行有關的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對實驗的器材、污染物品等按規定進行消毒,防止實驗室感染和致病微生物的擴散。
第十四條殯儀館、火葬場內與遺體接觸的物品及運送遺體的車輛應當及時消毒。
第十五條招用流動人員200人以上的用工單位,應當對流動人員集中生活起居的場所及使用的物品定期進行消毒。
第十六條疫源地的消毒應當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准和規定。
第十七條公共場所、食品、生活飲用水、血液製品的消毒管理,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三章消毒產品的生產經營
第十八條消毒產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准和規定。
第十九條消毒產品的生產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准和規定,對生產的消毒產品應當進行檢驗,不合格者不得出廠。
第二十條消毒劑、消毒器械和衛生用品生產企業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後,還應當取得所在地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方可從事消毒產品的生產。
第二十一條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消毒產品生產企業的申請之日起一個月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要求的,發給衛生許可證;對不符合的,不予批准,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二條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編號格式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衛消證字(發證年份)第XXXX號。
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的生產項目分為消毒劑類、消毒器械類、衛生用品類。
第二十三條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有效期為四年。
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有效期滿前三個月,生產企業應當向原發證機關申請換發衛生許可證。經審查符合要求的,換發新證。新證延用原衛生許可證編號。
第二十四條消毒產品生產企業遷移廠址或者另設分廠(車間),應當按本辦法規定向生產場所所在地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申請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
產品包裝上標注的廠址、衛生許可證號應當是實際生產地地址和其衛生許可證號。
第二十五條取得衛生許可證的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變更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生產類別的,應當向原發證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查同意,換發新證。新證延用原衛生許可證編號。
第二十六條生產、進口利用新材料、新工藝技術和新殺菌原理生產消毒劑和消毒器械(以下簡稱新消毒產品)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取得國家衛生計生委頒發的衛生許可批件。
生產、進口新消毒產品外的消毒劑、消毒器械和衛生用品中的抗(抑)菌制劑,生產、進口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衛生安全評價,符合衛生標准和衛生規范要求。產品上市時要將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向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備案應當按照規定要求提供材料。
第二十七條生產企業申請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在華責任單位申請進口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的,應當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新消毒產品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規定的要求,向國家衛生計生委提出申請。國家衛生計生委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國家衛生計生委對批準的新消毒產品,發給衛生許可批件,批准文號格式為:衛消新准字(年份)第XXXX號。不予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二十八條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的有效期為四年。
第二十九條 國家衛生計生委定期公告取得衛生行政許可的新消毒產品批准內容。公告發布之日起,列入公告的同類產品不再按新消毒產品進行衛生行政許可。
第三十條經營者采購消毒產品時,應當索取下列有效證件:
()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復印件;
(二)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或者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
有效證件的復印件應當加蓋原件持有者的印章。
第三十一條消毒產品的命名、標簽(含說明書)應當符合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有關規定。
消毒產品的標簽(含說明書)和宣傳內容必須真實,不得出現或暗示對疾病的治療效果。
第三十二條禁止生產經營下列消毒產品:
(一)無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或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准文件的;
(二)產品衛生安全評價不合格或產品衛生質量不符合要求的。
第四章消毒服務機構
第三十三條消毒服務機構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備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准和規定的消毒與滅菌設備;
(二)其消毒與滅菌工藝流程和工作環境必須符合衛生要求;
(三)具有能對消毒與滅菌效果進行檢測的人員和條件,建立自檢制度;
(四)用環氧乙烷和電離輻射的方法進行消毒與滅菌的,其安全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要求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四條消毒服務機構不得購置和使用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消毒產品。
第三十五條消毒服務機構應當接受當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監督。
第五章監督
第三十六條縣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監督管理職權:
(一)對有關機構、場所和物品的消毒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二)對消毒產品生產企業執行《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對消毒產品的衛生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四)對消毒服務機構的消毒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五)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採取行政控制措施;
(六)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
第三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衛生計生委可以對已獲得衛生許可批件的新消毒產品進行重新審查:
(一)產品原料、殺菌原理和生產工藝受到質疑的;
(二)產品安全性、消毒效果受到質疑的。
第三十八條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的持有者應當在接到國家衛生計生委重新審查通知之日起30日內,按照通知的有關要求提交材料。超過期限未提交有關材料的,視為放棄重新審查,國家衛生計生委可以注銷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第三十九條國家衛生計生委自收到重新審查所需的全部材料之日起30日內,應當作出重新審查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銷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一)產品原料、殺菌原理和生產工藝不符合利用新材料、新工藝技術和新殺菌原理生產消毒劑和消毒器械的判定依據的;
(二)產品安全性、消毒效果達不到要求的。
第四十條消毒產品檢驗機構應當經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認定。未經認定的,不得從事消毒產品檢驗工作。
消毒產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和評價報告,應當客觀、真實,符合有關規范、標准和規定。
消毒產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第四十一條對出具虛假檢驗報告或者疏於管理難以保證檢驗質量的消毒產品檢驗機構,由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取消認定資格。被取消認定資格的檢驗機構二年內不得重新申請認定。
第六章罰則
第四十二條醫療衛生機構違反本辦法第四、五、六、七、八、九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下罰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發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加工、出售、運輸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或者來自疫區可能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皮毛,未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消毒處理的,應當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六十八條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四十四條消毒產品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下罰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發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消毒服務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感染性疾病發生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
(一)消毒後的物品未達到衛生標准和要求的;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六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感染性疾病: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消毒產品:包括消毒劑、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學指示物和(滅菌物品包裝物)、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
消毒服務機構:指為社會提供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及場所、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等進行消毒與滅菌服務的單位。
醫療衛生機構:指醫療保健、疾病控制、采供血機構及與上述機構業務活動相同的單位。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1992年8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消毒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令第8號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修改〈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暫行管理辦法〉等8件部門規章的決定》已於2015年12月31日經國家衛生計生委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
2016年1月19日
七、《消毒管理辦法》
(一)將該辦法中的「衛生部」統一修改為:「國家衛生計生委」,將「衛生行政部門」統一修改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
(二)將第二十條修改為:「消毒劑、消毒器械和衛生用品生產企業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後,還應當取得所在地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發放的衛生許可證,方可從事消毒產品的生產。」
(三)將第二十二條第二款修改為:「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的生產項目分為消毒劑類、消毒器械類、衛生用品類。」
(四)刪去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中的「每年復核一次。」
(五)刪去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
(六)將第二十八條修改為:「生產、進口利用新材料、新工藝技術和新殺菌原理生產消毒劑和消毒器械(以下簡稱新消毒產品)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取得國家衛生計生委頒發的衛生許可批件。
「生產、進口新消毒產品外的消毒劑、消毒器械和衛生用品中的抗(抑)菌制劑,生產、進口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衛生安全評價,符合衛生標准和衛生規范要求。產品上市時要將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向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備案應當按照規定要求提供材料。」
(七)將第二十九條修改為:「生產企業申請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在華責任單位申請進口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的,應當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新消毒產品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規定的要求,向國家衛生計生委提出申請。國家衛生計生委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國家衛生計生委對批準的新消毒產品,發給衛生許可批件,批准文號格式為:衛消新准字(年份)第XXXX號。不予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八)刪去第三十條。
(九)將第三十一條修改為:「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的有效期為四年。」
(十)在第三十一條後增加一條:「國家衛生計生委定期公告取得衛生行政許可的新消毒產品批准內容。公告發布之日起,列入公告的同類產品不再按新消毒產品進行衛生行政許可。」
(十一)將第三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修改為:「(二)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或者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
(十二)將第三十四條修改為:「禁止生產經營下列消毒產品:(一)無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或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准文件的;(二)產品衛生安全評價不合格或產品衛生質量不符合要求的。」
(十三)刪去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五項。
(十四)將第四十條修改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衛生計生委可以對已獲得衛生許可批件的新消毒產品進行重新審查:(一)產品原料、殺菌原理和生產工藝受到質疑的;(二)產品安全性、消毒效果受到質疑的。」
(十五)將第四十一條修改為:「 新消毒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的持有者應當在接到國家衛生計生委重新審查通知之日起30日內,按照通知的有關要求提交材料。超過期限未提交有關材料的,視為放棄重新審查,國家衛生計生委可以注銷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十六)將第四十二條修改為:「 國家衛生計生委自收到重新審查所需的全部材料之日起30日內,應當作出重新審查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銷產品衛生許可批件:(一)產品原料、殺菌原理和生產工藝不符合利用新材料、新工藝技術和新殺菌原理生產消毒劑和消毒器械的判定依據的;(二)產品安全性、消毒效果達不到要求的。」
(十七)將第四十七條修改為:「消毒產品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下罰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發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
(十八)刪去第四十八條第二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