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哺乳期婦女犯法可以拘留嗎
這當然要看是民事案件,還是行事案件了,民事的話可以先調解,而行事案件(如果是哺乳期的婦女可以拘留);如果是分娩期的婦女,就是死刑也要緩期執行!
㈡ 哺乳期已過監視居住期限到了會再拘留逮捕嗎
您好,來《刑法》條文中並沒有關源於哺乳期的規定,只有在第四十九條和七十二條中規定,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懷孕的婦女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應當宣告緩刑。這里的懷孕,不論是否屬於違反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也不論是否自然流產或者經人工流產以及流產後移送移送起訴或審判期間的長短。 但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九條的規定:「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可以推斷哺乳期是自嬰兒出後之日起算1年。
㈢ 有法律規定哺乳期不能拘留嗎
有,相關法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
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不予收押拘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第二章第十條規定:
看守所收押人犯,應當進行健康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收押:
1、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傳染病的;
2、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在羈押中可能發生生命危險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惡極不羈押對社會有危險性的除外;
3、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的嬰兒的婦女。
(3)哺乳期拘留期限擴展閱讀:
不可以行政拘留的人: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再次審議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規定:
1、不滿十六周歲的;
2、七十周歲以上的;
3、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人員。
以上人員違反治安管理,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
草案原來規定,對依法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未成年人、70周歲以上的老人、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婦女,按照每日200元標准將拘留折處罰款。
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內務司法委員會和有些地方、部門提出,對這三類人員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是適當的,但又不適宜規定以罰款折抵拘留。經研究,法律委建議刪去這一規定,明確規定對這三類人員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
㈣ 因為哺乳期不用拘留 那滿一年後還要回去拘留嗎
治安行政拘留不執行拘留,其他行政拘留大概也差不多,就算判刑回因懷孕緩刑的緩刑期滿就答刑滿釋放,因懷孕監外執行的有剩餘刑期得收監服刑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一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二)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歲以上的;
(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㈤ 是怎麼執行的,哺乳期婦女能被拘留15天嗎
哺乳期的婦女不可以拘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一回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答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
(二)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70周歲以上的;
(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
㈥ 哺乳期過後還能實行行政拘留嗎
懷孕復期的婦女或正在哺制乳期內的婦女哺乳期內實行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哺乳期滿後執行原判
《監獄法》
第十七條 監獄應當對交付執行刑罰的罪犯進行身體檢查。經檢查,被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不收監: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對前款所列暫不收監的罪犯,應當由交付執行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對其中暫予監外執行有社會危險性的,應當收監。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由居住地公安機關執行刑罰。前款所列暫不收監的情形消失後,原判刑期尚未執行完畢的罪犯,由公安機關送交監獄收監。
㈦ 法律規定的哺乳期是多久哺乳期內是否可以免於行政拘留誰能提供明確的法律文書謝謝
女職工生育享有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15天;難產的,增加15天;生育多內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容增加15天產假。 根據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9條和原勞動部《問題解答》第14條規定精神,哺乳期應為12個月,即從嬰兒出生之日起至滿1周...
㈧ 哺乳期犯法會不會拘留
不會吧!待哺乳期完成後 再執行!貌似是額!
㈨ 哺乳期不滿十八個月,會拘留或行政處罰嗎
根據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不予收拘。顯然十八個月的應當收拘,其他行政處罰也應當執行。 相關規定: 《拘留所條例實施辦法》第十八條 被拘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拘留所不予收拘,並出具不予收拘通知書,通知拘留決定機關: (一) 不滿16周歲或者已滿70周...歲的; (二) 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 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四) 被拘留審查的人患有嚴重疾病的; (五) 不宜適用拘留審查的其他情形。 收拘後發現被拘留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拘留所應當立即出具建議另行處理通知書,通知拘留決定機關。拘留決定機關應當立即處理並通知拘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