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院規定開庭後被告舉證是不是過了舉證期
法院規定舉證期為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不少於三十日,開庭後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相關規定: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第三十五條 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1)反證舉證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相關規定:
第三十七條 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人民法院對於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後、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第三十八條 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第三十九條 證據交換應當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
在證據交換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證據應當記錄在卷;對有異議的證據按照需要證明的事實分類記錄在卷並記載異議的理由。通過證據交換確定雙方當事人爭議的主要問題。
第四十條 當事人收到對方交換的證據後提出反駁並提出新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當事人在指定的時間進行交換。
證據交換一般不超過兩次。但重大、疑難和案情特別復雜的案件,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再次進行證據交換的除外。
B. 訴訟證據提交期限
訴訟證據提交期限法律有明確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回對自己提出的主答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舉證期限是指在適用一審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時,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的基礎事實的期限,該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但是人民法院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前述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後,針對某一特定事實或特定證據或者基於特定原因,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酌情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反證的期限,該期限不受「不得少於三十日」的限制。
C. 被告舉證時間需要等多久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但是人民法院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受《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限制,可以少於三十日。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於當事人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
一、關於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舉證期限問題。《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舉證期限是指在適用一審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時,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的基礎事實的期限,該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但是人民法院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前述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後,針對某一特定事實或特定證據或者基於特定原因,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酌情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反證的期限,該期限不受「不得少於三十日」的限制。
二、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舉證期限問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受《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限制,可以少於三十日。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少於三十日的,人民法院應當為當事人補足不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但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
D. 民訴中,二審、再審中舉證期限有何規定
在民事訴訟中,證據是很重要的。有人說打官司就是打證據。證據准備充分就需要充足的時間。那麼民訴舉證期限是多久呢?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你介紹民訴舉證期限的內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如何確定舉證期限
1、可以由當事人協商確定,並經人民法院認可。
2、當事人沒有協商的,法院可以直接指定舉證期限。該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30日。
二、舉證期限可以少於30日的情況
1、一審普通程序,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只要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少於30日。
2、上述舉證期限屆滿後,法院酌情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反證的期限的,該期限可以少於30日。
3、一審簡易程序,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30日。
如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法院應當補足30日的舉證期限。但當事人同意不補足,可以不再補足。
4、二審程序中,當事人提出新證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可以少於30日。
5、因證據或者事實原因發回重新審理的案件,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受30日的限制。
6、當事人雙方就舉證期限達成協商,經法院認可的,也可以少於30日。
三、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的情況
1、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法院應在駁回異議後,另行指定不少於30天的舉證期限。經當事人同意的,可以少於30日。
2、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內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法院應當根據案件情況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3、在訴訟程序中,需要追加當事人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法院應當為新參加訴訟的人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此期限內,也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舉證期限從當事人收到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開始計算。
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E. 普通程序追加第三人的舉證期限
法院應當為新參加訴訟的人重新指定舉證期限。原則上不少於15日。
一、可以由當事人協商確定,並經人民法院認可。可以少於15日。
二、當事人沒有協商的,法院可以直接指定舉證期限。該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15日。
三、舉證期限可以少於15日的情況
1、一審普通程序,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只要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少於15日。
2、舉證期限屆滿後,法院酌情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反證的期限的,該期限可以少於15日。
3、一審簡易程序,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15日。如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法院應當補足15日的舉證期限。但當事人同意不補足,可以不再補足。
4、二審程序中,當事人提出新證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可以少於15日。
5、因證據或者事實原因發回重新審理的案件,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受15日的限制。
6、當事人雙方就舉證期限達成協商,經法院認可的,也可以少於15日。
四、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的情況
1、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法院應在駁回異議後,另行指定不少於15天的舉證期限。經當事人同意的,可以少於15日。
2、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內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法院應當根據案件情況重新指定舉證期限。
3、在訴訟程序中,需要追加當事人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法院應當為新參加訴訟的人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此期限內,也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F. 涉外案件舉證期限多少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
一、關於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舉證期限問題。《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舉證期限是指在適用一審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時,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的基礎事實的期限,該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但是人民法院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前述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後,針對某一特定事實或特定證據或者基於特定原因,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酌情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反證的期限,該期限不受「不得少於三十日」的限制。
二、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舉證期限問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受《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的限制,可以少於三十日。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少於三十日的,人民法院應當為當事人補足不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但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可以少於三十日。
三、關於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後的舉證期限問題。當事人在一審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在駁回當事人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生效後,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重新指定不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但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
四、關於對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提出相反證據的舉證期限問題。人民法院依照《證據規定》第十五條調查收集的證據在庭審中出示後,當事人要求提供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確定相應的舉證期限。
五、關於增加當事人時的舉證期限問題。人民法院在追加當事人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情況下,應當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為新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指定舉證期限。該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六、關於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的問題。當事人申請延長舉證期限經人民法院准許的,為平等保護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延長的舉證期限適用於其他當事人。
七、關於增加、變更訴訟請求以及提出反訴時的舉證期限問題。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內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或者人民法院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後,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重新指定舉證期限。當事人對舉證期限有約定的,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八、關於二審新的證據舉證期限的問題。在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中,當事人申請提供新的證據的,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不受「不得少於三十日」的限制。
九、關於發回重審案件舉證期限問題。發回重審的案件,第一審人民法院在重新審理時,可以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發回重審的原因等情況,酌情確定舉證期限。如果案件是因違反法定程序被發回重審的,人民法院在徵求當事人的意見後,可以不再指定舉證期限或者酌情指定舉證期限。但案件因遺漏當事人被發回重審的,按照本通知第五條處理。如果案件是因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發回重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當事人協商確定舉證期限,或者酌情指定舉證期限。上述舉證期限不受「不得少於三十日」的限制。
十、關於新的證據的認定問題。人民法院對於「新的證據」,應當依照《證據規定》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結合以下因素綜合認定:
(一)證據是否在舉證期限或者《證據規定》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其他期限內已經客觀存在;
(二)當事人未在舉證期限或者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期限內提供證據,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形。
G. 關於舉證期限
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舉證期限不受30天限制,除法定不得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外,一般立案時都立為簡易,遇有需要轉成普通程序情況時再轉,轉成普通後不得再轉為簡易,這也就是為什麼法院上來都立成簡易程序原因了,訴訟效率原則嘛。源於實踐,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的舉證期限只適用於普通程序,簡易程序的舉證期限不受該規定中30日的限制。簡易程序是審理簡單民事案件的程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46條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審結,因此,簡易程序的舉證期限不能過長,否則,會影響結案期限。簡易程序的舉證期限要根據當事人的要求和案件的難易程度來確定,一般根據以下幾種不同情況來確定案件的舉證期限。
一、在送達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時,可徵求被告的意見,是否需要15天答辯期?如果被告明確表示需要15天答辯期或不明確表示不要15天答辯期,那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13條之規定,答辯期為15天,因而舉證期限不少於15天,以便當事人有充分的准備時間,做到從程序上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原告是先取證後起訴,有充分的調查取證時間,原告的舉證期限的權益是得到保護的。法院向被告送達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後,被告才開始調查取證,法院要在規定的期限內結案,當然要限制被告的舉證期限。具體的舉證期限可由以下幾種方式來確定:1、由原、被告雙方協商確定。原、被告雙方協商確定的舉證期限,必須要得到法院的認可,否則,其協議的舉證期限無效。因為當事人協議的舉證期限過長,會影響法院的辦案期限,一般限制在在30日以內。2、如果雙方當事人對舉證期限協商不成,達不成協議,可由法院指定舉證期限,時間一般在15日以上30日內。
二、如果被告在應訴時明確表示不需要15天答辯期的,其舉證期限可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確定的期限必須在15日之內;如果協商不成,或達不成協議,可由法院指定舉證期限。法院指定舉證期限應徵求被告的意見來確定舉證期限,一般限定在15日之內。
三、雙方當事人一起到法院要求解決糾紛的,原告對其主張有主要證據,被告承認的,且被告同意口頭答辯,不需要舉證期限的,可以不再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直接開庭審理,作出調解或判決。
四、被告應訴後,在開庭前或開庭中提起反訴的,就反訴的訴訟請求應徵求原告的意見,是否需要答辯期或舉證期限,如果不需要,可直接把本訴和反訴一並審理;如果需要答辯期,可先審理本訴,答辯期或舉證期限屆滿後,再審理反訴。反訴的舉證期限可根據上述一、二種情況來確定。
五、原告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就增加變更的訴訟請求,法庭也應徵求被告的意見,是否需要答辯期和舉證期限,如果被告明確表示不需要的,可與原訴同時審理;如果被告明確表示需要答辯期或舉證期限的,那麼可作如下兩種方式處理:1、如果原告只變更部分訴訟請求的,對變更的訴訟請求暫不審理,先審理未變更的訴訟請求所涉及到的內容,變更了的訴訟請求,等到被告答辯期滿或舉證期限屆滿時再行審理,最後一並作出調解或判決。其舉證期限可根據前述一、二種情況來確定。2、如果原告的訴訟請求全部變更,法院應作出延期審理的決定,等到被告答辯期滿後,才開庭審理。3、如果原告增加訴訟請求的,法庭就原告增加的訴訟請求徵求被告的意見,是否需要答辯期或舉證期限,如果不需要,就與原訴一起審理;如果需要答辯期,就等到答辯期滿後,再行審理增加訴訟請求的內容,最後一並作出調解或判決。上述三種情況的舉證期限可根據前述一、二種來確定。
六、在確定原、被告的舉證期限時,最好把原、被告的舉證期限確定在同一天屆滿,同一天向法庭提交證據,以免被告查閱,特別是復印原告提交的證據,投機取巧,造成對原告的不公平。在送達應訴通知書時,只需向被告送達原告主要證據的證據清單,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原、被告雙方均不得閱卷,使原、被告雙方在收集證據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總之,簡易程序的舉證期限,即要靈活,又要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體現人司法為民的原則。
H. 當庭才提交的證據怎麼反證
如果你有其他證據,但當庭不能提供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一般如果提前沒有限制舉證期限的,這個要求法院會同意的。
I.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
當事人需要對自己的訴訟主張承擔舉證的責任,法院不主動要求。
J. 交通事故二審立案了,如果有反證多久時間舉證有效
你好,原則上是在舉證期限內提供,一般可以申請延期舉證在開庭前必須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