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員幹部提到副科級幹部,年限為多少
沒有具體的年限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七章,職務、職級升降:
第四十五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應當具備擬任職務所要求的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職經歷等方面的條件和資格。
公務員領導職務應當逐級晉升。特別優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規定破格或者越級晉升。
第四十六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動議;
(二)民主推薦;
(三)確定考察對象,組織考察;
(四)按照管理許可權討論決定;
(五)履行任職手續。
第四十七條,廳局級正職以下領導職務出現空缺且本機關沒有合適人選的,可以通過適當方式面向社會選拔任職人選。
第四十八條,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實行任職前公示制度和任職試用期制度。
第四十九條,公務員職級應當逐級晉升,根據個人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任職資歷,參考民主推薦或者民主測評結果確定人選,經公示後,按照管理許可權審批。
第五十條,公務員的職務、職級實行能上能下。對不適宜或者不勝任現任職務、職級的,應當進行調整。公務員在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不稱職的,按照規定程序降低一個職務或者職級層次任職。
(1)地方幹部任職年限擴展閱讀: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合格後,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按科員職務。
在公務員制度與參照管理的黨的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與級別為九至十四級。
科員其實就是一般工作人員,非領導幹部,分為四種: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對應的級別是:
(一)一級巡視員:十三級至八級;
(二)二級巡視員:十五級至十級;
(三)一級調研員:十七級至十一級;
(四)二級調研員:十八級至十二級;
(五)三級調研員:十九級至十三級;
(六)四級調研員:二十級至十四級;
(七)一級主任科員:二十一級至十五級;
(八)二級主任科員:二十二級至十六級(原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主任科員,定為二十二級);
(九)三級主任科員:二十三級至十七級;
(十)四級主任科員:二十四級至十八級(原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定為副主任科員二十四級);
(十一)一級科員:二十六級至十八級(原大專畢業定為科員二十六級,本科畢業定為科員二十五級);
(十二)二級科員:二十七級至十九級(原辦事員定為二十七級)。
㈡ 科級、處級、廳級、省部級幹部晉升任職年限是多少謝謝!
國家級正副職 省部正副職 廳局正副職 縣處正副職 科級正副職
沒有局回級 , 局 嚴格說來不是行政級別答。
區縣的局長為正科級,地級市局長為正處,副省級城市的局長為副廳級(注,其副局長為副局級,副局是副省級城市特有的行政級別,至於使用起來的話 好像是當做副廳級使用),省級城市即直轄市的局長為廳級,中央的局為副部級,中央的總局為正部級。
現在有的地方會說 局級幹部,那就得看他是在哪個城市說的咯。但是,局,並不是一個行政級別。
每個級別一般是三、五年一升職
㈢ 領導幹部任職年限問題!!
目前來對省廳級領導職務在源任職年限上,沒有具體的上限規定。但在具體操作上,對有的任職時間較長、年齡較大的副職(如副廳),不可能提拔到正職崗位(如正廳),那麼就任一個巡視員(非領導職務),離開領導崗位。正職(如正廳),一般中高級幹部還很少有未到退休年齡就離開領導崗位的,一般都干到退休。
省級幹部年齡偏大的(60歲),一般是提拔或平職交流到省人大、省政協去工作一屆再退休。
㈣ 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的對象、范圍、內容、方式、時間有什麼規定
主要是提拔擔任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除特殊崗位和在換屆考察時已進行過公示的人選外都應進行公示,具體包括:
(1)擬提拔擔任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人選;
(2)提拔擔任處級以上非領導職務的人選;
(3)非領導職務改任同級領導職務的人選、平級轉任重要職務的人選。選任制幹部的推薦提名人選,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進行公示。
黨政領導班子及黨政工作部門領導成員的提拔任用應向社會公示;部門內設機構領導幹部的提拔任用,原則上在其所在的工作部門、單位或系統內進行公示,也可根據崗位特點在更大范圍內公示;易地交流提拔任職的幹部,在原工作所在地或單位公示;領導班子換屆時,對擬新進黨政領導班子的人選考察對象,在參加民主推薦的人員范圍內進行公示。
一般包括公示對象的姓名、性別、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現任職務、工作簡歷等情況,一些地方還把工作實績、家庭財產等列入公示內容。對擬任職務是否公示,由各地、各部門掌握。涉及破格提拔的,還應當說明破格的具體情形和理由。對於擬公示的內容,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加強把關,確保真實准確。
需要向社會公示的,一般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發布通告;在部門、單位或系統內公示的,可採取發布公示通知或召開會議公布、張榜公告、在單位區域網公示等形式。擔任非領導職位的人選可以在本人所在單位公示。公示範圍和方式,各地各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七至十五天。公示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
㈤ 公務員副處級幹部提升處級幹部任職年限和崗位要求
提升至處級幹部,需要當任三級調研員2年以上。
因為公務員副處級回幹部是四級調研員,處級幹部是二答級調研員。
公務員晉升職級,應當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一)晉升一級巡視員,應當任廳局級副職或者二級巡視員4年以上。
(二)晉升二級巡視員,應當任一級調研員4年以上。
(三)晉升一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正職或者二級調研員3年以上。
(四)晉升二級調研員,應當任三級調研員2年以上。
(五)晉升三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副職或者四級調研員2年以上。
(六)晉升四級調研員,應當任一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5)地方幹部任職年限擴展閱讀
公務員領導職務層次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家級正職:一級。
二、國家級副職:四級至二級。
三、省部級正職:八級至四級。
四、省部級副職:十級至六級。
五、廳局級正職:十三級至八級。
六、廳局級副職:十五級至十級。
㈥ 正部級幹部同一崗位任職年限最長是多少
目前對省廳級領導來職務在任職自年限上,沒有具體的上限規定。但在具體操作上,對有的任職時間較長、年齡較大的副職(如副廳),不可能提拔到正職崗位(如正廳),那麼就任一個巡視員(非領導職務),離開領導崗位。正職(如正廳),一般中高級幹部還很少有未到退休年齡就離開領導崗位的,一般都干到退休。
省級幹部年齡偏大的(60歲),一般是提拔或平職交流到省人大、省政協去工作一屆再退休。
㈦ 軍官的任職年齡和年限是怎樣規定的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擔任排級職務的,三十歲;
擔任連級職務的,三十五歲;
擔任營級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
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
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
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低年限分別為:
擔任排級職務的,八年;
擔任連級職務的,副職十年,正職十二年;
擔任營級職務的,副職十四年,正職十六年;
擔任團級職務的,副職十八年,正職二十年。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四十歲;
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五十歲;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六十歲。
專業技術軍官平時服現役的最低年限分別為:
擔任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十二年;
擔任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十六年;
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二十年。
拓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3號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2000年12月28日第二次修正)第二條的規定:軍官是指被授予排級以上職務或者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並被授予相應軍銜的現役軍人。
軍官按照職務性質分為軍事軍官、政治軍官、後勤軍官、裝備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 所以,軍隊中的文職幹部(比如許多軍事院校的教員、軍隊醫院中的醫師)都不屬於軍官,也不持軍官證。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
㈧ 幹部免職後保留原級別嗎後又重新任命那麼間隔時間如何算
領導被免職期間不能計算領導任職年限,免職之前可與重新啟用合並計算。
算,但要注意,受到撤職處分的,其職務自行免除,任職時間從新任職務任命之日起開始計算,此前相同或以上職務層次的任職時間不得累計計算為今後晉升職務所需的任職年限。
國內的官員是有級別待遇的,正如股級幹部和科級幹部、縣處級幹部等等的工資待遇和福利均有不同!不同的級別享受不同的待遇。
同級別的官員從事他相應的級別職位,如被免職並保留級別,只是調離原職位重新安排另一個同級的職位而已,可能其職位還沒選定,在等待的做法。
案例 幹部免職期滿一年 實績突出仍可任職
根據《受黨紀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黨員幹部管理辦法(試行)》,受黨紀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領導幹部影響期滿後,對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突出,因工作需要且經考察符合任職條件的,可提拔任職。
《辦法》規定,引咎辭職或受責令辭職、免職處理的領導幹部,一年後符合條件的,可以重新任職。重新任職時,需重點了解幹部的現實表現和工作業績,並聽取幹部群眾意見。對於幹部群眾意見較大或者爭議較大的,暫緩任職。重新任職決定做出後,組織人事部門應向社會公開被問責黨政領導幹部重新任職的情況。
同時,《辦法》也明確了受處分後不能正確認識錯誤人員的處理辦法:對受處分後不認真對待,仍有不良表現的,嚴肅批評教育;經教育拒不認識錯誤、拒不改正錯誤,且在影響期或處分期內又違紀的,從重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
㈨ 請問一下機關事業單位的副處級提拔時有哪些規定在年齡、任職年限方面應滿足什麼條件謝謝!
1、現任正科級(含相當職級)職務1年以上或任副科級(含相當職級)職務4年以上。
2、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二章第八條
提拔擔任黨政領導職務的,應當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一)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
(二)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
(三)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提任處級以上非領導職務的任職年限,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四)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廳局級以上領導幹部一般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應當經過黨校、行政院校、幹部學院或者組織(人事)部門認可的其他培訓機構的培訓,培訓時間應當達到幹部教育培訓的有關規定要求。確因特殊情況在提任前未達到培訓要求的,應當在提任後一年內完成培訓。
(六)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七)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資格要求。提任黨的領導職務的,還應當符合《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黨齡要求。
拓展資料: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出的。該條例於2002年7月9日頒布實施,共計十三章七十一條。該條例有利於選人用人機制挑選出優秀人才,有利於保證黨的基本路線的全面貫徹執行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2013年12月30日,中共修訂「領導幹部選任條例」,從嚴把握破格提拔。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