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黨的各級委員會委員的黨齡有什麼要求
根據《黨章》第二十七條規定,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五年以上的黨齡。
黨的縣(旗)、自治區、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的委員會的委員和候補委員必須有三年以上的黨齡。
《黨章》對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沒有規定黨齡要求。
但是考慮到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承擔著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內建設,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的重任,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委員應有堅強的黨性和一定的黨內生活經驗,因此,在醞釀提名紀委委員時,應參照對同級黨委委員黨齡的要求辦理。
(1)縣區黨委常委任職年限擴展閱讀
不同時期計算黨齡的方法:
黨章第七條明確規定,「黨員的黨齡,從預備期滿轉為正式黨員之日算起。」在黨的歷史上,各個時期入黨時間與預備期的規定不盡相同。因此,在不同時期,黨齡的計算也有著不同的情況。
1921年7月1日至1923年6月9日: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之日,無預備期,黨齡同時開始計算。
1923年6月10日至1927年4月26日: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為預備黨員之日,黨齡從轉正之日算起(轉正之日等於入黨時間加預備期,勞動者預備期3個月,非勞動者預備期6個月)。
1927年4月27日至1928年6月17日:工人、農民、手工業者、店員、士兵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之日,無預備期,黨齡同時開始計算;知識分子、自由職業
者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之日,預備期3個月,黨齡從轉正之日算起。
1928年6月18日至1945年4月22日: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之日,無預備期,黨齡同時開始計算。
1945年4月23日至1956年9月14日: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之日。工人、苦力、雇農、貧農、城市貧民、士兵預備期6個月;中農、職員、知識分子、自由職業者一年;其他人員預備期兩年。黨齡從轉正之日算起。
1956年9月15日至1969年3月31日:入黨時間為支部大會接收為預備黨員之日(須經上級黨委批准),預備期一年,黨齡從轉正之日算起。
1969年4月1日至1977年8月11日: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之日,無預備期,黨齡同時開始計算。
1977年8月12日至1982年9月5日:入黨時間為上級黨委批准為預備黨員之日,預備期一年,黨齡從轉正之日算起。
1982年9月6日至今,入黨時間為支部大會接收為預備黨員之日(須經上級黨委批准),預備期一年,黨齡從轉正之日算起。
② 《省委書記多大退休》
省委書記的來退休年齡自為65周歲。
省委書記為該省的第一領導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除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六個省級行政區的黨委書記為國家級副職外,其他各省的省委書記均為省部級正職。
《中共中央關於建立老幹部退休制度的決定》中發(1982)13號:擔任中央、國家機關部長、副部長,省、市、自治區委第一書記、書記、省政府省長、副省長,以及省、市、自治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和法院、檢察院主要負責幹部的,正職一般不超過六十五歲,副職一般不超過六十歲。擔任司局長一級的幹部,一般不超過六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