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情況下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您好,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回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答任。刑事責任包括兩類問題:一是犯罪;二是刑罰。
具體表現為犯罪分子有義務接受司法機關的審訊和刑罰處罰。中國刑法規定: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行為人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後果。負刑事責任意味著應受刑罰處罰。這是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道德責任的根本區別。
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注意:對於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如已立案,應當撤銷案件;如已交檢察院予以提起公訴,應當予以不起訴;如已進行審理,應當終止審理或宣告無罪。
② 犯罪經過多長期限不再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追訴時效,是指刑事法律規定的,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追訴,或者無罪釋放。
(2)特赦年限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八條規定,追訴期限的延長: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追訴期限的計算與中斷: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③ 追訴時效的期限和赦免的種類有哪些
追訴時效是指刑法所規定的司法機關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超過法定的有效期限,除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確實必須追訴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可以追訴以外,一律不得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
追訴時效的期限為: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不受追訴時效限制的特殊規定。①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②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追訴時效的計算,刑法作了如下規定:①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②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③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赦免是國家對犯罪分子免除其罪或刑的一種法律制度。
赦免分為大赦和特赦兩種。一般說來,大赦是國家對一定時期內某些種類或一般的犯罪分子實行普遍赦免。特赦是國家對特定的犯罪分子免除其刑罰的全部或部分。
④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並且不是必須追訴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已過追訴時效檢察院不起訴
⑤ 累犯應如何處罰,為什麼
所謂累犯,是指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專以後,在法定屬期限內又犯被判處一定的刑罰之罪的罪犯。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別累犯兩種。對於所有累犯,均應從重處罰,不適用緩刑,不得假釋。對於累犯必須從重處罰,無論成立一般累犯,還是特別累犯,都必須對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相對較重的刑罰,即適用較重的刑種或較長的刑期。從重處罰,是相對於不構成累犯,應承擔的刑事責任而言。即對於累犯的從重處罰,參照的標准,就是在不構成累犯時,應承擔的刑事責任。從重處罰,必須根據其所實施的犯罪行為的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確定其刑罰,不是一律判處法定最高刑。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滿後又故意犯罪的不適用累犯的規定,適用的是數罪並罰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