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瀝青混凝土路面到底能不能冬期施工
不能。
冬期施工的定義,是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5℃。這和冬季不一定有直接關系,比如在南方某些地區,即使進入所謂的「冬季」,氣溫也並不低於這個溫度,所以說不算冬期施工。
瀝青混凝土施工的一個主要條件就是溫度,因為溫度一旦降低到低於攤鋪碾壓溫度時,瀝青混凝土的將很難壓實到規定的壓實度。而達不到預定壓實度,將會對瀝青混凝土性能及壽命造成嚴重損害。
瀝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小,溫度散失快,攤鋪後無法採取保溫措施,這是和水泥混凝土的不同之處。所以,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拌和溫度、運輸時間,保溫措施、攤鋪溫度、碾壓溫度等各個環節,確保在溫度降低到控制溫度前完成碾壓。
② 一般來說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跟道路的等級、交通量的大小、道路施工都有直接的關系:
一般高速公路設計年限15年
二級公路12年
三級公路8年
四級公路6年
③ 柏油路和水泥硬基路面的使用年限有多長。
瀝青路面的使用年限為15年,水泥路面的使用年限是20-30年,具體參照路面結構和道路等級水平而定,國內的高等級公路基本已經全部採用瀝青路面結構。
④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適用條件分別是什麼啊
瀝青路面的優缺點
瀝青路面業內人士俗稱「黑道」,又稱柔性路面,其優點為:
(1)瀝青路面由於車輪與路面兩級減振,因此行車舒適性好、噪音小;
(2)柔性路面對路基、地基變形或不均勻沉降的適應性強;
(3)瀝青路面修復速度快,碾壓後即可通車。
缺點:
(1)
壓實的混合料空隙率大,耐水性差,宜產生水損壞,一個雨季就可能造成路面大量破損;
(2)
瀝青材料的溫度穩定性差,脆點到軟化點之間的溫度區間偏小,包不住天然高低溫度,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軟化;
(3)瀝青是有機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使用數年後,將產生老化龜裂破壞;
(4)平整度的保持性差,不僅沉降會帶來平整度劣化,而且材料軟化會形成車轍。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優缺點
水泥混凝土路面俗稱「白道」,又稱剛性路面,其優點是:
(1)
水穩定性較高,在暴雨及短期浸水條件下,路面可照常通行;
(2)
溫度穩定性高,無車轍現象;
(3)
水泥混凝土是無機膠凝材料,主要水化產物水化硅酸鈣既是其強度的主要來源,既耐老化,又無污染。但在更長時期,會與所有岩石一樣,產生風化現象,水泥石風化與瀝青老化相比,時間長10倍以上,不構成工程問題。
(4)
平整度的保持期長。
(5)
在相同技術和工藝水平下,水泥路面大修前的使用年限長。高速公路水泥路面的設計基準期30年,瀝青路面的設計基準期15年。我國目前的基本狀況是超載和重交通路段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可使用5年,水泥路面可使用10年。
水泥路面的缺點:
(1)
在相同平整度條件下,由於剛性路面不減振,因此行車舒適性不及瀝青路面;噪音較大,我國對低噪音水泥路面尚未開展研究和應用;
(2)
在路基、地基變形或不均勻沉降條件下,易形成脫空,附加應力很大,極易產生斷裂破壞,對路基穩定性要求高,對不均勻沉降的適應性差。
(3)
水泥路面強度高、硬度大,即使斷板後也難於清除,修復難度大,新澆築面板的養護期較長。
⑤ 瀝青混凝土路面有哪些缺點
瀝青路面局部修復或加鋪時,需要的機械多而全,必須動用瀝青攪拌樓、攤鋪機和壓路機,內其局部修復養護費用容比新建費用大致高4倍~5倍,而水泥路面局部換板可使用三輥軸機組或小型機具施工,動用的機械設備少而輕巧,其局部修復的養護費用是建造費用的2倍~3倍。 雖然瀝青路面養護有通車快,比水泥路面便於做薄層加鋪,不用考慮接縫防裂等特點,但在我國目前瀝青、集料、機械、養護施工等嚴峻形勢下,其養護費用大致為水泥路面的3倍左右。 相同設計、施工水平下兩種路面的使用年限比較在相同設計、施工水平下,水泥路面到大修的使用年限比瀝青路面長一倍,與路面設計使用的基準期相當:水泥路面30年,瀝青路面15年。
⑥ 瀝青混凝土路面一般有多少總厚度的
一般高速公路瀝青面層厚度不小於15cm,目前多在20cm左右。
瀝青混凝土路面用專瀝青混凝土作面層的路面。屬經人工選配具有一定級配組成的礦料(碎石或軋碎礫石、石屑或砂、礦粉等)與一定比例的路用瀝青材料,在嚴格控制條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一般選用固定式熱拌廠,在線路較長時宜選用移動式熱拌機。冷拌的瀝青混合料可以集中拌和,也可就地路拌。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准備工作
1、應復查基層和附屬構築物質量,確認符合規范要求。施工材料經過試驗合格後使用。機械需配套且有備用的,並保持狀態完好。
2.、瀝青加熱溫度及瀝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溫度應根據瀝青標號,黏度,氣候條件,鋪築層的厚度及下卧層厚度,按照城鎮道路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選用。當瀝青黏度大,氣溫低,鋪築層厚度小時,施工溫度宜用高限。
3、重要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宜先修100--200米的試驗段,主要分試拌,試鋪兩個階段,取得相應的參數。
⑦ 一般瀝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做多少
一般高速公路瀝青面層厚度不小於15cm,目前多在20cm左右。
一般公路可以做兩層或者三層,厚度比高速公路的要薄一些。通常市政道路做兩層瀝青層(一層4cm、另一層6cm)一共10cm。
鄉村改造的土路瀝青厚度是5cm。
經人工選配具有一定級配組成的礦料(碎石或軋碎礫石、石屑或砂、礦粉等)與一定比例的路用瀝青材料,在嚴格控制條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瀝青混凝土按所用結合料不同,可分為石油瀝青的和煤瀝青的兩大類;有些國家或地區亦有採用或摻用天然瀝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種不同,可分為碎石的、礫石的、砂質的、礦渣的數類,以碎石採用最為普遍。
按混合料最大顆粒尺寸不同,可分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細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數類。
按混合料的密實程度不同,可分為密級配、半開級配和開級配等數類,開級配混合料也稱瀝青碎石。其中熱拌熱鋪的密級配碎石混合料經久耐用,強度高,整體性好,是修築高級瀝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應用得最廣。
各國對瀝青混凝土製訂有不同的規范,中國制定的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技術規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稱為瀝青混凝土,又細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為3(或2)~6%,屬密級配型;Ⅱ型為6~10%,屬半開級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稱為瀝青碎石,屬開級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學指標有穩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7)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瀝青混凝土路面裂縫大體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荷載型裂縫,即主要由於行車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裂縫。在車輛荷載作用下,半剛性基層底部產生拉應力,如果拉應力大於基層材料的抗拉強度,則基層底部很快開裂,直至影響到瀝青面層。
另一種是非荷載型裂縫,以溫度裂縫為主的低溫收縮裂縫和溫度疲勞裂縫;由於施工工藝不當或用了不合格材料產生的裂縫。兩種類型的裂縫分別通過橫向裂縫、縱向裂縫、網裂和反射裂縫等形式表現出來。
預防措施:
(1)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要求,結合本地區的氣候條件和道路等級選用符合要求的瀝青種類,以減少或消除瀝青面層的溫縮裂縫。施工中所採用的瀝青應該到本地區相關試驗檢測機構進行試驗檢測,驗證其是否符合相關技術標准。
(2)合理組織施工。攤鋪作業盡可能連續,盡量避免冷接縫。如不能避免,冷接縫應按照要求先將已壓實的攤鋪帶邊緣切割整齊,清除浮料,用新的熱混合料敷貼到接縫部位,使冷料部位預熱軟化,清除敷貼料,向接縫壁塗刷0.3~0.6kg/m 的粘層瀝青,再攤鋪新的瀝青混合料。
(3)充分壓實橫向接縫。碾壓時,壓路機先在橫向接縫已壓實的路幅上,鋼輪伸入新攤鋪部位15cm左右,然後每壓一遍向新鋪層移動15~20cm,直到壓路機完全進入新攤鋪層,然後再轉入縱向碾壓。
(4)半剛性基層所用的水泥宜為質量穩定旋轉窯生產,水泥劑量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要求,並且水泥與其他混合料要充分拌和,使之均勻。路用水泥應該按照要求頻率到相關部門進行試驗檢測。
(5)橋涵回填部位應選擇透水性及材質良好的砂礫等材料,並按照要求填築充分碾壓;沉降嚴重地段,應先進行軟土基處理,並合理組織施工,以減少回填部位的不均勻沉降。
⑧ 瀝青混凝土路面原設計兩層,改為一層鋪有什麼影響嗎
一般來說不同結構的路面層有不同作用,細粒式瀝青砼主要是起到專抗磨耗以及封閉路面屬的作用,中粒式主要起到傳遞面層荷載的作用。如果交通量不是很大(四級公路或小區道路日交通量在1000輛以內)直接鋪成細粒式的沒什麼問題,如果交通量大的話容易出現車轍和路面推移等現象。
路面是指用築路材料鋪在路基頂面,供車輛直接在其表面行駛的一層或多層的道路結構層。
用築路材料鋪在路基上供車輛行駛的層狀構造物。具有承受車輛重量、抵抗車輪磨耗和保持道路表面平整的作用。為此,要求路面有足夠的強度、較高的穩定性、一定的平整度、適當的抗滑能力、行車時不產生過大的揚塵現象,以減少路面和車輛機件的損壞,保持良好視距,減少環境污染。路面按其力學特徵分為剛性路面和柔性路面。剛性路面在行車荷載作用下能產生板體作用,具有較高的抗彎強度,如水泥混凝土路面。柔性路面抗彎強度較小,主要靠抗壓強度和抗剪強度抵抗行車荷載作用,在重復荷載作用下會產生殘余變形,如瀝青路面、碎石路面。
⑨ 路面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是多少
說明:5.0.8 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本次修訂增加了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條文,主要是基於下列三個方面的理由:
(1)隨著我國公路網的不斷完善,為了確保發揮路網的運營效率,減少路面結構性的頻繁維修對路網運輸效率和交通安全帶來的不利影響,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做出規定是必要的。
(2)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公路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仍然偏低。例如:歐盟中多數國家的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在15~30年間,普遍比我國的規定要高。英國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40年。法國國家公路網,高速公路和快速路設計使用年限為30年,城鎮道路和其他等級公路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20年,地方上的低交通量道路路面結構初始設計使用年限為12年。德國高速公路、州級公路和低等級公路一般為30年。澳大利亞路面結構設計年為:新建柔性路面為20~40年,罩面為10~20年;剛性路面為30~40年。日本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對於主要的干線公路、高速公路為40年,國道20年;隧道內的路面為20~40年,對於大交通量的交叉口(立交)和城市的干線公路為大於20年。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249/1392928.shtml(3)從我國公路建設與工程實踐經驗看,京津塘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濟青高速公路路面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都已超過15年,並超過或接近了20年,其他等級的公路路面結構的實際使用年限也有很多路段遠遠超過了初期的設計使用年限。2000年以後,隨著針對路面早期損壞開展的相關研究成果的不斷應用和公路建設管理技術的不斷進步,路面結構的使用年限不斷提高,逐步朝耐久性方向發展。通過對過去二十多年路面設計與施工技術進步成功經驗的總結看,無論是在原材料控制、混合料設計、施工關鍵技術方面,還是在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以及交通運營管理方面,都為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提高打下了基礎。因此,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做出規定是可行的。
本次修訂增加了對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規定。本標准所規定的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路面結構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條件下應達到的年限。在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可根據實際需要對路面表面功能進行恢復性維修。
⑩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瀝青混凝土路面的適用條件分別是什麼啊
瀝青路面的優缺點
瀝青路面業內人士俗稱「黑道」,又稱柔性路面,其優點為:
(1)瀝青路面由於車輪與路面兩級減振,因此行車舒適性好、噪音小;
(2)柔性路面對路基、地基變形或不均勻沉降的適應性強;
(3)瀝青路面修復速度快,碾壓後即可通車。
缺點:
(1) 壓實的混合料空隙率大,耐水性差,宜產生水損壞,一個雨季就可能造成路面大量破損;
(2) 瀝青材料的溫度穩定性差,脆點到軟化點之間的溫度區間偏小,包不住天然高低溫度,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軟化;
(3)瀝青是有機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使用數年後,將產生老化龜裂破壞;
(4)平整度的保持性差,不僅沉降會帶來平整度劣化,而且材料軟化會形成車轍。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優缺點
水泥混凝土路面俗稱「白道」,又稱剛性路面,其優點是:
(1) 水穩定性較高,在暴雨及短期浸水條件下,路面可照常通行;
(2) 溫度穩定性高,無車轍現象;
(3) 水泥混凝土是無機膠凝材料,主要水化產物水化硅酸鈣既是其強度的主要來源,既耐老化,又無污染。但在更長時期,會與所有岩石一樣,產生風化現象,水泥石風化與瀝青老化相比,時間長10倍以上,不構成工程問題。
(4) 平整度的保持期長。
(5) 在相同技術和工藝水平下,水泥路面大修前的使用年限長。高速公路水泥路面的設計基準期30年,瀝青路面的設計基準期15年。我國目前的基本狀況是超載和重交通路段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可使用5年,水泥路面可使用10年。
水泥路面的缺點:
(1) 在相同平整度條件下,由於剛性路面不減振,因此行車舒適性不及瀝青路面;噪音較大,我國對低噪音水泥路面尚未開展研究和應用;
(2) 在路基、地基變形或不均勻沉降條件下,易形成脫空,附加應力很大,極易產生斷裂破壞,對路基穩定性要求高,對不均勻沉降的適應性差。
(3) 水泥路面強度高、硬度大,即使斷板後也難於清除,修復難度大,新澆築面板的養護期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