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判決考驗期限

判決考驗期限

發布時間:2020-12-24 08:53:59

A. 緩刑考驗期如何計算

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認罪、悔罪表現,認為原判刑罰可以暫緩執行,規定一定期限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定的撤銷緩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執行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我國《刑法》規定,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訴或者抗訴後,經二審維持原判的,則應從二審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進行考察,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如果一審宣判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待判決生效後再依法交付執行。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B.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算如何理解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算,如果判決書沒有明確日期的,可以理解為考驗期從判決書生效之日起算。

C. 緩刑考驗期從什麼時候開始

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回罪情節和認罪、答悔罪表現,認為原判刑罰可以暫緩執行,規定一定期限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定的撤銷緩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執行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我國《刑法》規定,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訴或者抗訴後,經二審維持原判的,則應從二審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進行考察,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如果一審宣判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待判決生效後再依法交付執行。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D. 緩刑的考驗期限,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請問這句話為什麼是錯的

判決確定到執行是有中間有時間的空擋,所以判決確定和執行之日並不是一個日子
判決確定就是判決生效,也就是法院一審下判後過了上訴期限,或者是二審下判之子就生效了
判決執行在刑法中指的是執行法院生效判決之日
如果判了實刑,並且沒有緩刑的話,在看守所羈押的之日可以抵刑期
但是判了緩刑就比較特殊了,因為不予羈押所以要從判決生效就開始起算

E.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

緩刑的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內效容力之日,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即使對犯罪人已先行羈押,羈押的期間也不計算在緩刑考驗期限的時間之內,更不能將先行羈押的期間折抵緩刑考驗的時間。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1年。

F. 緩刑考驗期計算問題

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認內罪、悔罪表現,認為原容判刑罰可以暫緩執行,規定一定期限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定的撤銷緩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執行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我國《刑法》規定,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訴或者抗訴後,經二審維持原判的,則應從二審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進行考察,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如果一審宣判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待判決生效後再依法交付執行。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G. 如何確定緩刑考驗期的起算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三條考驗期限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第七十四條累犯不適用緩刑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第七十五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7)判決考驗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一條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

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後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第八十二條對於犯罪分子的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程序進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假釋。

第八十三條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十年。 假釋考驗期限,從假釋之日起計算。

H.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最低為多久

緩刑的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內力之容日,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即使對犯罪人已先行羈押,羈押的期間也不計算在緩刑考驗期限的時間之內,更不能將先行羈押的期間折抵緩刑考驗的時間。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1年。

I. 什麼是緩刑考驗期緩刑考驗期如何計算

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版節和認罪、悔罪表現權,認為原判刑罰可以暫緩執行,規定一定期限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定的撤銷緩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執行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我國《刑法》規定,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訴或者抗訴後,經二審維持原判的,則應從二審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進行考察,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如果一審宣判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待判決生效後再依法交付執行。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J.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

緩刑考驗期是指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以及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回五周歲、不滿十答八周歲的犯罪分子具有: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四種情形時,在一定期限內暫緩執行已判決的刑罰,在此期限內應當接受社區矯正,如果被禁止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還應當准守禁止要求。緩刑僅適用於主刑罰,附加刑不適用緩刑,附加刑仍須執行,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也不適用緩刑。緩刑考驗期內沒有《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期滿後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否則就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刑罰。對於緩刑考驗期的期限,根據主刑種的不同對考驗期作了區分,具體的考驗期是: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三條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閱讀全文

與判決考驗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