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債券質押式回購最近回購天數不得超過多少天
債券質押式回購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來說其期限最長是一年,而證券交易所的其期限最長是六個月,債券質押式回購期限短最主要原因是受到多種因素制約,時間長了說明所面對的各類風險都會增大,風險增大了就會對於質押式回購所交易的利率就存在較大的分歧,導致成交量很少,你最簡單看一下成交量情況就會明白了,質押式回購時間越長的成交量就越少,一般的成交最主要就是集中在短期的。
因素有很多種,而市場資金面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回購期限短,原因是市場資金面是時刻變化的,而資金面的松與緊則會影響市場的借貸資金成本。作為債券回購逆回購方(即資金借出方),當然是要希望利益最大化的,他當然希望市場資金越緊越好,這就說明他的資金借出去就越值錢利率越高,相反債券回購的正回購方(即融資方)與逆回購方所希望的是相反的,其希望是資金越寬松越好,資金的融資成本就越低,這里就存在利益沖突問題,由於市場資金面的緊與松是時刻變化,並不是長期不變的,這樣就會導致債券回購交易的雙方更趨於謹慎,回購交易時間長了所面臨的交易利率風險就會相應增大,考慮到相關的風險,在交易報價上雙方都會考慮到自身利益而變得保守,這樣會導致交易報價分歧較大,這也是導致成交量很少的原因,就算債券回購的交易平台提供再債券回購期限更長的期限,實際作用基本上是近乎零,原因是時間越長,能成交的交易就更少,這里存在類似於經濟學上的所說的無效需求,故此最終結果導致債券回購的交易平台一般都是提供一年(含一年)以內的期限。
債券回購短時間是能達到融資目的的,原因是債券回購實際上是債券投資者以所持有的債券向市場融資,將融資所得的資金用於投資或其他方面,對於投資來說並不是每時每刻都有好的投資標的提供選擇的,並且這樣的融資的目的也是以短期投資獲利為主,並不是債券發行人以發行債券能獲得較長期的資金使用權投資於某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收資金項目上為目的的融資,如果進行長時間的正回購,他會面臨在回購期間出現缺乏好的投資標的,沒有好的投資標的說明所借入的資金存在「浪費」的可能性,這樣的浪費是有成本的。
B. 買斷式回購的法律關系
從現有定義和規定看,買斷式回購是包含兩次結算的一次交易行為,由一個內買斷式回購合同容約束。與質押式回購不同的是,在買斷式回購中,債券所有權發生兩次轉移,不體現為質押形式,逆回購方取得的不是債券的質押權,而是債券的所有權,在回購期間可對回購債券進行處置,只不過回購到期時必須將這種權利交還給正回購方並相應收回融出的資金。這一點與國外PSA/ISMA協議下的經典回購和購/售回交易相同。
將買斷式回購定性為有條件的兩次債券所有權的轉移,這樣規范有三點優勢:一是能避免「質押式回購」中正回購方破產或陷入經濟糾紛案中時,逆回購方面臨的本金流動性風險或質押權可能無法行使的問題;二是能避免「質押式回購」中正回購方到期不履行債券購回義務時,逆回購方通過行使質押權追償資金在時間上的不確定性,從而快捷地處置回購項下買入的債券,避免流動性風險;三是對逆回購方來說,在回購期間內使用所買入債券進行現券賣出或正回購都沒有任何法律障礙,有利於提高市場流動性。
C. 質押式回購與買斷式回購區別
債券來回購分為質押式回購和買源斷式回購兩種方式。
質押式回購是指交易雙方以債券作為質押品的一種短期資金借貸行為,其中,質押債券取得資金的交易方為「融資方」,作為對手的交易方為「融券方」。質押式回購只是抵押凍結債券,債券的所有權沒有發生轉移,逆回購方在回購期無自由支配權。
買斷式回購是指債券持有人在將一筆債券賣出的同時,與買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再由買方以約定價格從買方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目前債券買斷式回購僅指國債買斷式回購。買斷式回購的所有權發生了所有權轉移,只要能在協議期滿歸還債券,逆回購方在回購期間可自由支配債券,可進行再回購或買賣等操作。
D. 債券買斷式回購的概述
債券買斷式回購交易,亦稱債券必斷式回購交易(2012年6月1日出版的《證券交易》),通過賣出一筆國債以獲得對應資金,並在約定期滿後以事先商定的價格從對方購回同筆國債的為融資方(申報時為買方);以一定數量的資金購得對應的國債,並在約定期滿後以事先商定的價格向對方賣出對應國債的為融券方(申報時為賣方)。買斷式回購與前述質押式回購業務(亦稱「封閉式回購」)的區別在於初始交易時債券持有人(正回購方)是將債券「賣」給債券購買方(逆回購方),而不是質押凍結,債券所有權隨交易的發生而轉移。該債券在協議期內可以由債券購買方(逆回購方)自由支配,即債券購買方(逆回購方)只要保證在協議期滿能夠有相等數量同種債券賣給債券持有人(正回購方)。就可以在協議期內對該債券自由地進行再回購或買賣等操作。
按照上述交易機制,「買斷式回購」的參與者可在依次遞減的不同回購券種上進行多次回購操作。比如,投資者第一次選擇了90天的交易品種進行逆回購,20天後如果出現問題,他就可以通過正回購,再把手中該筆債券在60天內的任何品種上賣出去拿回現金,可以規避一定的資金緊張的風險。
辦理對象:
凡是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都可敘做買斷式回購業務。主要以商業銀行、外資銀行、財務公司、農信社、城信社、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和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為主。
管理規定:
1. 最長期限不得超過91天。
2. 交易雙方可以按照交易對手的信用狀況協商設定保證金或保證券。
3. 任何一家市場參與者單只券種的待返售債券余額應小於該只債券流通量的20%。
4. 任何一家市場參與者待返售債券總余額應小於其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託管的自營債券總量的200%。
E. 買斷式回購中,初始結算和到期結算的區別
1、初始結算。買斷式回購初始交易日(T日),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清算系統根據交易所成交數據按參與人清算編號對買斷式回購交易、履約金與其他品種的交易進行清算,形成一個清算凈額。
2、到期結算日 (R日)9:00—15:00,融資方和融券方均可通過PROP系統對當日到期的一筆或多筆買斷式回購中報不履約。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接受對同一筆交易的多次申報,但以最後一次申報為准。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收到參與人發送的不履約申報後將申報結果即時反饋給申報人。參與人可通過PROP平台實時查詢申報結果。參與人申報不履約後其購回交收義務自動解除,相應的履約金不予返還。
F. 買斷式回購和質押式回購是什麼意思
債券回購分為質押式回購和買斷式回購兩種方式。
質押式回購是指版交易雙方以債權券作為質押品的一種短期資金借貸行為,其中,質押債券取得資金的交易方為「融資方」,作為對手的交易方為「融券方」。質押式回購只是抵押凍結債券,債券的所有權沒有發生轉移,逆回購方在回購期無自由支配權。
買斷式回購是指債券持有人在將一筆債券賣出的同時,與買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再由買方以約定價格從買方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目前債券買斷式回購僅指國債買斷式回購。買斷式回購的所有權發生了所有權轉移,只要能在協議期滿歸還債券,逆回購方在回購期間可自由支配債券,可進行再回購或買賣等操作。
G. 買斷式回購與質押式回購有什麼區別
1,交易的區別:
買斷式回購的初始交易中,債券持有人將債券「賣」內給逆回購方,所有權轉移至容逆回購方。質押式回購的初始交易中,債券所有權並不轉移,逆回購方只享有質權。
2,本質區別:
債券質押式回購交易,是指正回購方(賣出回購方、資金融入方)在將債券出質給逆回購方(買入返售方、資金融出方)融入資金的同時,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指定日期,由正回購方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資金額向逆回購方返回資金。
質押式回購是交易雙方以債券為權利質押所進行的短期資金融通業務。
在質押式回購交易中,資金融入方(正回購方)(在交易系統中委託顯示「融資」)在將債券出質給資金融出方融入資金的同時,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由正回購方向逆回購方返還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逆回購方向正回購方返還原出質債券。
債券買斷式回購交易是指債券持有人(正回購方)在將一筆債券賣給債券購買方(逆回購方)的同時,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再由賣方(正回購方)以約定價格從買方(逆回購方)購回相等數量同種債券的交易行為。
H. 買斷式回購的交易條件
買斷式回購交易目前僅有上交所開展該業務。根據上交所交易業務規則,只有機構投資者方可從事買斷式回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