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香港回歸談判兩年期限

香港回歸談判兩年期限

發布時間:2020-12-24 03:33:04

❶ 香港回歸談判

http://..com/question/6772283.html?fr=qrl3
這里有點資料,希望對你有專用屬

❷ 如果八十年代中英香港回歸的談判中,英國不願意歸還香港導致中英開戰,以當時中國海空軍實力可以抗衡嗎

如果當時中英爆發戰爭的話,解放軍由於缺乏驅逐艦,護衛艦等以及有效的空對空和空對地導彈,所以從理論上說是很難戰勝英國的。

但是戰爭就是戰爭,充滿著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如果解放軍真的用大量的戰機投放無制導的炸彈覆蓋英國艦隊的話,在亂中在給英國航母來那麼幾下,其實還真是不好說,況且英國軍隊千里迢迢,疲憊不堪,所以所誰勝誰敗還不好說。

當時鄧小平有一句關於香港談判的名言,他說到:中國人窮是窮了點,但打起仗來是不怕死的!所以,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武器裝備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人。

而且當時英國也知道,就算取下離英國本土萬里之遠的香港,以後也是無法繼續佔領的,畢竟這是佔領的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的領土,只有傻子才會和中國打呢!所一說英國歸還香港只是遲早的問題。

(2)香港回歸談判兩年期限擴展閱讀

香港是通過和平的方式收復的,但是如果英國不願意歸還我們那我們勢必要與他們打上一仗。那時英國也剛剛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不過幾十年,他們那時候可比我們慘多了,他們一直在被德國欺負。

本來不大的領土還經常被德國轟炸,就連他們以前在外擴張的殖民地也在那個時候開始獨立。可是人家家底還是夠厚,八十年代還在與阿根廷的戰爭中獲勝。

就因為這次戰爭讓他們從以前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開始自信起來。當時的英國首相也想為英國爭取一點臉面,所以他們在關於香港回收的會議上十分的狂傲。

可是她錯了,我們國家可不是阿根廷,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們便有能力與美國在朝鮮一戰,而且還獲得了勝利,這怎麼可能是阿根廷能夠相比的。

記得日本對我國發起的侵略戰爭,當時日本有沒有放過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而且日本人只用了十幾天便把香港拿下來了。這樣來看其實英國在香港的駐軍也不過如此。

最重要的是我們國家是主場作戰,而英國要從國內調兵,當時的中國已經發展了數十年。我們國內的武器裝備上了不止一個檔次,不是以前的清政府能比的。雖然可能還是比不上當時的英國,但是也差不了多少,再說那是我們已經擁有了原子彈,這個的威懾力還是很強的足可以震懾英國。

要是他們真的願意與我國打上一架可能就不是歸還香港能夠解決的問題了。當時就連美國在吃了我們國家的虧之後都不敢再次侵略了,英國還不如美國呢,再加上談判桌上我們足智多謀的鄧小平同志與英國首相進行周旋,使得英國最終同意了我們的要求。

可見英國。政府還是挺聰明的,知道我們遲早要收回香港而且與我們硬嗑占不到好處,最後還是乖乖的歸還了香港。

❸ 香港回歸的談判過程

談判過程

1982年9月,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訪華,鄧小平因香港前途問題與其進行談判。鄧小平提出,關於收回香港主權問題,可以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一國兩制)」的方案解決。他強調:「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轉餘地。」「應該明確規定:中國將於1997年收回香港。」雙方最後達成共識,通過外交途徑商談解決香港問題。於1984年簽署協議。

1982年9月26日,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中英首次揭開了香港前途談判之幕。雙方在經過首次談判後,聲明表示將會通過外交途徑對香港前途的解決方法進行商談。

第二階段的談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兩天,地點在北京。中方團長姚廣、英方團長是駐華大使柯利達。不過,由於雙方在初期的會議中,1983年9月22、23日第四輪會談後,1983年10月19、20日,雙方舉行第五輪會談,中英公布中恢復了「有益的」、「有建設性的」形容詞。

1983年12月的第七輪會談後,公報稱雙方回顧了會談的進程和所取得的進展顯示會談已進入新階段。

1984年4月,英國外相賀維訪問北京後抵達香港,他在香港發表聲明,公開宣布英國放棄1997年之後對香港主權。聲明表示:「要達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後仍然繼續由英國管治的協議,是不切實際的設想。」在此一段期間,香港的行政、立法兩局議員頻頻訪問英國。在1984年2月,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更提出了「羅保動議」,引起各界的爭議。

1984年6月,中英談判進入最後階段。7月份,英國外相賀維再訪北京。8月1日,賀維抵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宣稱中英雙方已同意協議大綱及主要條款。

1984年9月26日,中國代表團團長周南和英國駐華大使理查德·伊文思代表雙方在北京草簽香港前途的「聯合聲明」。

1985年5月27日,兩國政府在北京互換批准書,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香港進入了中國恢復行使主權前歷時12年的過渡期。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3)香港回歸談判兩年期限擴展閱讀

香港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

歷史意義

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洗刷了民族百年恥辱,完成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

歷史意義可從國內和國際兩方面來看:

對國內的意義:

1.有利於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有利於促進香港地區的繁榮穩定與發展。香港回歸十餘年,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下,香港發展走向日益繁榮;

3.香港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通過香港回歸的實踐證明鄧小平提出這一政策是英明正確的,同時為澳門問題的解決以及澳門的回歸提供了實踐的範本,最終也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對國外的意義:

香港的順利回歸不僅是給西方大國以有力的回擊,而且香港回歸的成功實踐也為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實例,對世界政治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人物:鄧小平

1982年1月,鄧小平在談到國家統一模式時明確提出「一國兩制」的概念。他表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就是他們不要破壞大陸的制度,我們也不要破壞他們的那個制度」。「一國兩制」的概念正式出台。這也成為後來解決香港問題的基本國策。可以說,沒有鄧小平創造性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就沒有今天的香港。

縱觀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的整個過程,鄧公不管是在台前還是幕後,都是運籌帷幄的靈魂人物。每當談判陷於僵局,正是鄧公的堅定、果敢、務實、靈活,特別是擲地有聲的表態,使英方徹底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

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談判之初,對於英方提出的「主權換治權」,鄧公以「主權問題是不可以談判的」、「我們不是清政府」的義正辭嚴的表態,迫使英國人全面退卻。主權問題的解決,也為以後的談判定下了基調。二是關於中國在港駐軍的問題。雙方曾一度在此問題上陷於膠著,鄧公一句「駐軍是主權的表現」的表態,將此爭論一錘定音。

❹ 香港回歸是哪一年談的

1982就開始談了,1997年正式回歸。

如果需要更詳細具體的內容你可以去查網路。

❺ 香港回歸時談判了幾次急急急急歪

反正是幾次不重要,重要的是回歸了!

❻ 香港回歸日前是什麼時候定下的誰談下來的

香港回歸日前是1982年9月定下來的,是鄧小平談下來的。1982年9月,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內夫人訪華,鄧小平因容香港前途問題與其進行談判。

鄧小平提出,關於收回香港主權問題,可以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一國兩制)」的方案解決。他強調:「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轉餘地。」「應該明確規定:中國將於1997年收回香港。」雙方最後達成共識,通過外交途徑商談解決香港問題。於1984年簽署協議。



(6)香港回歸談判兩年期限擴展閱讀

縱觀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的整個過程,鄧公不管是在台前還是幕後,都是運籌帷幄的靈魂人物。每當談判陷於僵局,正是鄧公的堅定、果敢、務實、靈活,特別是擲地有聲的表態,使英方徹底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

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談判之初,對於英方提出的「主權換治權」,鄧公以「主權問題是不可以談判的」、「我們不是清政府」的義正辭嚴的表態,迫使英國人全面退卻。主權問題的解決,也為以後的談判定下了基調。

二是關於中國在港駐軍的問題。雙方曾一度在此問題上陷於膠著,鄧公一句「駐軍是主權的表現」的表態,將此爭論一錘定音。

❼ 香港回歸談判的成功,前期需要做好哪些談判的准備

這些措施都很多的左建議你看一看嗯當時的以當時的背景拍的電視劇啊組

❽ 香港回歸中國之前經歷了什麼事情

中英雙方進行了談判。

1982 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中英首次揭開了香港前途談判之幕。

雙方在經過首次談判後,發表簡短聲明,表示將會通過外交途徑對香港前途的解決方法進行商談。

第二階段的談判是1983 年7 月12 及13日兩開,地點在北方北京。中方團長姚廣、英方團長是駐華大使柯利達。

不過,由於雙方在初期的會議中,1983 年9 月22 、23 日第四輪會談後,1983年10 月19 、20日,雙方舉行第五輪會談,中英公布中恢復了「有益的」、「有建設性的」形容詞。

1983年12月的第七輪會談後,公報稱雙方回顧了會談的進程和所取得的進展顯示會談已進入新階段。

1984 年4 月,英國外相賀維訪問北京後抵達香港,他在香港發表聲明,公開宣布英國放棄1997 年之後對香港主權。聲明表示:「要達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 年以後仍然繼續由英國管治的協議,是不切實際的設想。」

在此一段期間,香港的行政、立法兩局議員頻頻訪問英國。在1984 年2 月,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更提出了「羅保動議」,引起各界的爭議。

1984年6 月,談判進入最後階段。7 月份,英國外相賀維再訪北京。8 月1 日,賀維抵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宣稱中英雙方已同意協議大綱及主要條款。

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決定從1997年7月1日起,中國在香港成立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權和治權。

(8)香港回歸談判兩年期限擴展閱讀:

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洗刷了民族百年恥辱,完成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

歷史意義可從國內和國際兩方面來看:

1、對國內的意義:

有利於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於促進香港地區的繁榮穩定與發展。香港回歸十餘年,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下,香港發展走向日益繁榮。

香港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通過香港回歸的實踐證明鄧小平提出這一政策是英明正確的,同時為澳門問題的解決以及澳門的回歸提供了實踐的範本,最終也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2、對國外的意義:香港的順利回歸不僅是給西方大國以有力的回擊,而且香港回歸的成功實踐也為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實例,對世界政治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香港回歸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香港回歸十年重提中英談判舊事:中方沒半點含糊

❾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始於1982年至1984年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始於1982年至1984年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的最大障礙是在香港設立中英專聯合機構問屬題。

1982年9月,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訪華,鄧小平因香港前途問題與其進行談判。鄧小平提出,關於收回香港主權問題,可以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一國兩制)」的方案解決。

他強調:「關於主權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轉餘地。」「應該明確規定:中國將於1997年收回香港。」雙方最後達成共識,通過外交途徑商談解決香港問題。於1984年簽署協議。

(9)香港回歸談判兩年期限擴展閱讀:

香港回歸對國內的意義:

1、有利於推進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有利於促進香港地區的繁榮穩定與發展。香港回歸十餘年,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下,香港發展走向日益繁榮;

3、香港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成功實踐,通過香港回歸的實踐證明鄧小平提出這一政策是英明正確的。

同時為澳門問題的解決以及澳門的回歸提供了實踐的範本,最終也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❿ 為什麼說香港回歸是世紀談判

1997年6月30日午夜,全世界共同見證了一個歷史時刻:在香港國際會展內中心,英國的米字旗降容下來了,中國的五星紅旗升起來了。從此,香港結束了長達155年的英國殖民統治,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在新中國外交史上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和意義。它成功地達致香港的順利回歸,洗雪了一個半世紀以來中華民族蒙受的恥辱,使祖國的統一大業向前邁進了一步,並為國際上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創立了典範,是中國政府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貢獻。

20年了,香港的成長已經同祖國密不可分,而7月1日,終將會被記錄在冊的!

閱讀全文

與香港回歸談判兩年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