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行使單方解除權,有沒有期限限制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內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容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理論上一般將此總結為用人單位享有的單方解除權,即在符合法定條件時,用人單位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而無需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1)單方解除權性質上為形成權,即不須由對方當事人同意便可發生法律效力。
(2)單方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勞動合同。無效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當然也就談不上解除勞動合同了。
(3)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在勞動關系終止之前。勞資雙方的法律關系,本質上並非勞動合同關系,而是勞動關系。沒有勞動合同,或者雖有勞動合同但已不再履行其約定的權利義務,勞動關系依然存在。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更准確的表述應當是: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關系。如果不考慮行使期限問題,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後,雙方仍存在勞動關系的,仍發生單方解除權問題。
❷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權期限有多久
您好!合同解除權期限
我國《合同法》合同法第九十五條條第一款規定:「版法律規定或當事人權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由此可見,解除權應在上述法定期限內行使,否則將會導致該權利的消失。且解除權行使期限是除斥期間,應自解除權發生之日起算,不存在期間的中止、中斷和延長的情形。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❸ 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法律有何規定
《合抄同法》規定:
第九十三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九十六條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❹ 單位行使單方解除權 有沒有期限限制
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有勞動合同法 39條的情形,沒有期限的限制的。內
法律依據《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