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實施年限為多少年
中國兒復童發展綱要(制2001━2010年)由國務院2001年5月22日發布,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負責《綱要》的組織實施。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要根據《綱要》的要求並結合各自的職責,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
Ⅱ 請問一下:一部法律實施時間是指什麼呢
一般法律頒布的時候都會說具體實施時間,一般是最後一天。注意具體實施時間和法律頒布時間時不同的。一般具體實施時間都要再晚一些
Ⅲ 國家標准發布後一定到實施時間才能用嗎_
發布後到實施之間時間稱為「過渡期」,過渡期內符合新老標準的產品均可生產銷售。實施時間之後,只能生產銷售新標准產品。過渡期的存在是給企業有改模、消耗老庫存的緩沖時間。
Ⅳ 勞動法實施前的實際工作年限的如何認定
【一般工齡】「工齡」指的是勞動者連續工作的時間,不限於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
【本企業工齡】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如何理解「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和「本單位工作年限」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191號第一條規定:「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是指勞動者與同一用人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的時間。從參加工作到正式退休為止。
(4)實施年限擴展閱讀:
工齡的計算方法:
①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②合並計算: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③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職工發生以下情況,其前後工齡連續計算:
1.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動工作、安排下崗者,調動、下崗(與企業保持勞動關系)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2.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派國內外學習者,其學習期間以及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3.因企業停工歇業或者破產,職工經企業管理機關調派到其他企業工作者,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4.企業經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者,其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5.職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連續計算為本企業工齡;超過6個月病癒後,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算工齡以外,其前後工齡應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6.因工負傷或者職業病停止工作醫療期間,應全部計算為連續
Ⅳ 政府文件實施時間是否有明確規定
(1)政府文件,即規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也可以確定自公布之專日起一定期間後施屬行;
(2)目前沒有統一規定,但這是規范性文件的行為規則,部分部門也有相關的規定,如《民政部規范性文件制定與審查辦法》第十九條規定「規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也可以確定自公布之日起一定期間後施行。」
(3)另外從各級政府已經發布的文件也可以看出,要麼是立即執行,要麼就是確定自公布之後一定期間後施行。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正式頒布實施的時間為哪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正式頒布實施的時間為年6月29日通過,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內容:
1.政府的職責
(1)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都要制定安全生產規劃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認真研究解決本地區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確保有關法律、法和國家關於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要加強對事故預防工作的領導,按規定對危險性大、職業危害嚴重及重點項目的建設把好審批立項關,對威脅公眾安全的重大事故隱患和危險設施、場所,要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安全性評估,要落實整改責任單位,對不能立即消除的重大事故隱患,必須採取嚴密的防範措施並制定應急計劃;要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努力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安全生產意識等。
(2)各級政府應當支持、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對本級政府所屬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職責,負有領導和督促的責任;包括鄉、鎮政府在內的各級地方政府對上級政府有關部門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應當給予支持、配合。
(3)縣級以上政府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應當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2.生產經營單位的義務
(1)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
(2)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生產經營單位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做好安全生產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等各項管理工作。要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的管理機構、管理人員,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做好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搞好生產作業場所、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等。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特別要注意尊重科學,探求和把握規律,運用安全目標管理、事故預測、標准化作業、人體生物節律等安全生產的現代化管理方法,更為有效地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3)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產生責任制度。在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中,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應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各級管理人員、職能部門、技術人員和各崗位操作人員,應當根據各自的工作任務、崗位特點,確定其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並與獎懲制度掛鉤。
(4)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完善安全生產條件。企業必須具備保障安全生產的各項物質技術條件,其作業場所和各項生產經營設施、設備、器材和從業人員的安全防護用品等方面,都必須符合保障安全生產的要求。
3.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依照安全生產法第五條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按照本法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所負的職責包括: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所需的資金投入;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的安全事故應爭救援預案;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等。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依法履行自己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職責,做好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4.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1)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從業人員享有的安全生產保障權利主要包括:
1、有關安全生產的知情權。包括獲得安全生產教育和技能培訓的權利,被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的權利。
2、有獲得符合國家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權利。
3、有對安全生產問題提出批評、建議的權利。從業人員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存在問題提出建議、批評、檢舉、控告,生產單位不得因此作出對從業人員不利的處分。
4、有對違章指揮的拒絕權。從業人員對管理者作出的可能危及安全的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並不得因此受到對自己不利處分。
5、有採取緊急避險措施的權利。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採取緊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並不得因此受到對自己不利的處分。
Ⅶ 勞動合同法實施前工作年限怎麼算
這要看因為什麼而需要計算工作年限(工齡)了。如果是計算勞動合同到期單回位不續答簽合同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那麼2008.1.1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前的工齡是不算的。其它情況的工齡都是從勞動者實際入職之日算起。帶薪年休假的工作年限從勞動者就業開始計算,不僅包括現單位的工齡,還包括以前所有單位的累加工齡,只要在所有的單位工作的時間滿一年(要有證據證明這些工齡)就應當享受每年至少5天的帶薪年休假。
Ⅷ 新企業會計准則具體的實施時間和要求是什麼
實施時間為2007年1月1日,要求是在上市公司中執行,其他企業鼓勵執行。內
一、新企業會計准則是財政容部於2006年2月15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的會計准則和審計准則體系。2005年財政部先後發布了6批共22項會計准則的徵求意見稿,此外對1997年至2001年期間頒布的16項具體會計准則,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調整和修訂,最終在2006年初構建起一套企業會計准則的完善體系。
二、2014年《企業會計准則》經歷了頒布以來最大的一次修訂。其中修訂5項、新增3項會計准則、新增一項准則解釋,並於2014年7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
Ⅸ 黨內處罰的種類,以及實施期限
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對黨組織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改組; (二)解散。
警告。受到警告處分的黨員,一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嚴重警告。受到嚴重警告處分的黨員,一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撤銷黨內職務。指撤銷受處分黨員的由黨內選舉或者組織任命擔任的黨組織及其工作部門的領導職務。對於在黨內擔任兩個以上領導職務的,黨組織在作處分決定時,應當明確撤銷其一切職務還是某個職務。如果決定撤銷某個職務,則必須從其擔任的最高務開始依次撤銷。對於在黨外組織擔任領導職務的,可以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 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的黨員,在受處分後二年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原任的職務。 對於應當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但是本人沒有擔任黨內職務的,一般給予其嚴重警告處分,並可以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
留黨察看。留黨察看處分,分為留黨察看一年、留黨察看二年。對於受到留黨察看處分一年的黨員,可以視其具體表現情況,再延長一年留黨察看期限。留黨察看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二年。 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在留黨察看期間,沒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留黨察看期間,確已改正錯誤的,期滿後按期恢復其黨員的權利;堅持錯誤不改的,開除其黨籍;又犯有其他應受黨紀處分的錯誤的,也應當開除黨籍。 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黨內職務自然撤銷。對於在黨外組織擔任領導職務的,應當建議黨外組織撤銷其黨外職務。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黨員,恢復黨員權利後二年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原任的職務。
開除黨籍。受到開除黨籍處分的,五年內不得重新入黨。另有規定不準重新入黨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Ⅹ 我國計劃生育的實施年限為多久
計劃生育是依據我國人口多,資源少,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這一基本國情決定的.1956年開始,我國部分省市根據廣大群眾的意願,就開始做節制生育的宣傳工作.1962年,我國開始出現建國以來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中央正式發出,從此計劃生育工作列入各級政府的工作議程.文革期間,工作機構受到沖擊,但很多地方這項工作並沒有停止.1971年,國務院要求在1980年將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千反之十左右,並提出"晚,稀,少"的具體政策.1980年中央號召全體黨員,團員帶頭'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可見,計劃生育政策是有一個演變過程的.具體談到計劃生育實施年限有多長,這個可以肯定地說,計劃生育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當長時間,要抓緊抓好的一個基本國策.這里提醒朋友們的是,不要把實行計劃生育和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混為一談.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是權宜之計.1980年中央提出從"現在起用三四十年特別是最近二三十年的時間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可見,這項權宜之計,也就是三四十年的時間.但在這一段時間里,也並不是普遍實行的一胎化,國家對有特殊困難的群眾實行了照顧生育政策.並且獨生子女成年結婚後,也可以對照生育政策生育第二個孩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獨生子女結婚人數的逐步增加,"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也就自然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