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年限是依據土地使用性質的不同其使用權年限也是不一樣的。
土地使用版權指單位或權個人依法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
倉儲用地5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② 土地所有權的擁有期限為多少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條規定「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版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權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發包。」所以農村集體組織擁有的是土地的所有權。
第五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這里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一般指本村村民,他們擁有承包權。承包人如果通過「依法、自願、有償」的流轉原則將自己承包的土地轉包給他人,他人便有了經營權,經營權與承包權可以統一,也可以分開。
集體對土地擁有的所有權沒有年限,直至國家徵用轉為國有土地才失去其所有權。
農民的承包權一般為三十年,到期以後重新進行延包工作。(第二十條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③ 國有土地產權多少年
居住用地土地產權70年,工業用地土地產權50年。
1、土地使用權是在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之上派生出來的一種權利,這一權利是依據土地所有權的存在而存在,沒有土地所有權也就沒有土地使用權。
2、土地使用權的目的,是獲得土地的使用價值,從土地利用活動中獲得經濟利益或為其他活動提供空間場所。
3、土地使用權是對土地的直接佔有、支配權和一定范圍內的處分權。
4、土地使用權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一方面土地使用權人只要依法使用土地,就不受他人非法干涉,包括不受土地所有權人的干涉。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權雖沒有期限,但一般期限比較長。比如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等。
5、土地使用權一般僅僅限於地上、地表和地下的一定空間范圍。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地下礦藏、文物、埋藏物等屬於國家,土地使用權人不能因為對土地具有使用權,而認為對上述財物具有權利。
6、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對於土地資源的利用不僅是權利人對自己權利的行使,而且還關繫到其他社會成員生存的權利。
④ 國有土地出讓年限
土地出讓年限是從土地出讓的時候開始計算的,你買的是二手房,使用年限當然不可能足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