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們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應該從哪裡出發
中小公司的生產和管理規模在連年擴張;但從時間上來講,中小公司集約化模式的程度是滯後的;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尚需健全完善;這就要求人隨著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地使內部管理與生產相配套、生產與銷售相配套、銷售與市場相配套;達到優秀的內部管理促進市場份額佔有率的目的。
首先是中小公司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到操作、考核過程有待於細化、量化。要從基礎規劃到日常性的維護程序、要從員工操作水平到完整的工藝、質量體系的建立等等抓起,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關鍵是缺少銜接、全局性的熟練架構者。工作中要杜絕有賴於估計和模糊概念、各自為政的作風;需要積極培養我們組織架構中,適應要求的、善於協作的、不折不扣的執行者。
同時,中小公司基層的管理人員和措施還沒有完全到位,我們不需要那麼多口號性的制度,我們需要的就是流暢的管理體系。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個大車間的班組長不能脫產管理,在離正規化和集約運轉有一段距離的當下,目前由車間主任和辦公室的幾名管理者去管理落實是無法強化管理的,就會有死角;制度發揮不充分,執行力是要打折扣的。公司是不是考慮從內部選聘一批有經驗、敢做事、有文化的基層管理人員,來充實的管理隊伍。實幹家都是從內部培養的。採取各種措施定崗定員定置定位,再加上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的逐步到位;特殊工種和主要工序的分配逐漸趨於合理,以達到不斷提高全員業務水平和集團作戰能力,爭取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所需要求。
可以看到:公司的管理成本和控制能力仍需加強,仍需健全和完善管理成本的核算體系。缺口在哪裡?我想是因為各部門的職權、責任還沒有進一步明確,缺乏區分性、連貫性、針對性和系統性,許多的重復勞動和無用功需要消滅;有些工作,該是職權范圍內決定的不決定,不是職權范圍的卻在亂決定;也存在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狹隘工作現象。一些管理者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還沒有從舊框框中跳出來,不思進取,「知足常樂」。具體表現為工作負責精神不夠,不把自己的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做,推諉扯皮。主動不夠,需要人催,同時在等和催的過程中,又可能會消磨同事們的鬥志,影響一大片。管理學上有「只有失敗管理者,沒有失敗員工」的論調。很多大集團的內部都存在著推委、借口、盲區、官僚等等不好的作風,由此及彼;一個部門負責人的作風會牽涉到這個部門,而部門的作為毫無疑問又關繫到公司的大局。企業中,事事不可能都由總經理去監督落實,我們卻能夠做到:制度上事事都有責任(人)的監督機制。監督體系和管理職責的良好、有效劃分很重要!
有這樣幾個現象:現場管理上就有了三不管;後勤沒有專職維護人員,那麼我們的玻璃,只有等到損壞或者湊齊一定個數目時,才有條件統一聯系外單位修理。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關鍵還是責任意識不夠抑或考慮不周全,不僅僅是再添幾個人就可以的事。我們要倡導「人人事事都有最終責任人」的管理理念,把我們的員工塑造成緊跟企業發展步伐,主動進取的人。
再者,公司違規違紀、竄崗閑散時有發生,人員的素養有待於教育、提高。這些都不是哪一個部門的事,就是說: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管理者都是有責任的;建議從人員招聘的考核、末位淘汰、經濟利益抓起。緊抓企業現場的目視管理,強化甚至要僵化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這一點,我們的各級管理者都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備:不怕得罪人同時也要策略性地開展工作
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打提前量,預防為主。同時,引入舉薦獎勵、重獎重罰、主張權力、強化部門的機制。針對目前的情況全盤掌握,逐一克服;就是要在管理上,特別是現場管理上狠下功夫,做到從嚴、從實、從細。
公司的管理制度一般不外傳的,我這里有一份,你看看吧。有些表格貼補過來的,沒辦法。
公司規章制度
總 則
一、為了加強勞動紀律和工作秩序,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制度
考 勤
二、員工應自覺遵守公司規定的作息時間,上班應親自簽到,不可代簽
三、上班時間已到而未到崗者,即為遲到;未到下班時間而提前離崗者,即為早退;未經准假而不到崗超過4小時者,視為曠工。
四、任何類別的請假都需經理事前批准;如有緊急情況,應在1小時內電話通知經理。
加班、調休
五、由於工作上的需要,需在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視為加班。加班按小時計算,4小時為半天,8小時為一天,由公司開給調休單,以便員工安排補休。
六、員工需要使用調休時,必須提前一天申請,在經理安排好工作的前提下方可批准,確因實際困難無法安排的,在當年年末將未調休的部分交公司匯總,按本人技術等級工資標准發給加班工資。
行為規范
七、員工上班應著工作服,佩帶工號牌,並保持工作服的整潔。
八、男員工不留長發或奇形怪發,保持顏面整潔,女員工不佩帶誇張的飾品。
九、員工禁止在工作場所吃零食、抽煙、做私活、長時間打私人電話。
十、員工對待顧客保持良好的態度,不能與顧客發生任何爭吵,如遇客戶不合理要求可以請經理來處理。
十一、員工之間需講普通話,不可講方言,力求氣氛融洽。
十二、保持店內整潔,每天交班前應把自己的崗位打掃干凈,物歸原位。
十三、所有部門在每班工作結束後要將資料整理好,已完成的交前台江總並登記,未完成的需與接班人員交接清楚便於 工作更好的完成。
十四、員工辭職需提前一個月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司,經批准後方可離職,否則不退還培訓押金。
十五、本規定從下發之日起執行,由公司負責解釋。
獎勵和處罰標准
一、獎勵
1、每月評月度優秀員工一名,當選者獎勵100元。
2、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等制度提出好建議,一經採納實施的每次獎勵50~100元。
3、檢舉違規操作或損害公司利益的,每次獎勵100元。
4、研究發明、改革創新、降低成本,對公司有貢獻的每次獎勵100~500元。
二、處罰
1、遲到或早退10分鍾內的每次扣罰10元,30分鍾內的每次扣罰30元,30分鍾以上的每次扣罰50元。代簽到的代簽雙方每次各罰50元。
2、事假按本人日均工資計扣;病假按本人日均工資的50%計扣(2天以上的病假需有醫院病假單,否則按事假執行),事假或病假停發當月全勤假。
3、曠工按本人日均工資的200%計扣(月度累計曠工2天,全年累計曠工4天的視為自動離職),並停發當月全勤獎。
4、未穿工作服的;不佩帶工號牌的;工作服有異味不整潔;管轄設備不搞衛生的,以上情形之一的每次扣罰10元。
5、員工在工作場所吸煙的;與顧客發生爭吵的;拾物不報,占為己有的;以上情形之一的每次扣罰100元。
6、未經許可,擅自私用公司設備做私活或損壞公司設備財產的,按實際損失扣罰。
7、由於員工缺乏責任心而非設備原因造成的產品損壞或報廢,按實際損失扣罰。
員工級別考核項目成績記錄表
員工姓名 崗位 原星級 考核星級
考核日期 考核項目 類 別 成 績 閱卷人
員工考級申請表
申 請 人 崗 位 原 級 別 申請級別
店長簽字
評委會簽字
員工級別考核評定表
員工姓名 入公司時間
申請評定時間 所屬崗位
原級別 評定級別
自我小結
簽字/日期
店長評價
簽字/日期
級別考核成績
簽字/日期
店經理意見
簽字/日期
調整後工資
⑵ 教師的6個權利和義務
一、教師的權利
根據性質的不同,教師的權利可以分為一般權利和職業權利兩類。
1.教師的一般權利
一般權利是教師作為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教師作為普通公民的權利包括平等權、政治權、宗教信仰自由權、公民人身自由權、社會經濟權利、文化教育權、監督權等。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最易受侵犯的權利主要有生命健康權、名譽權、受聘權。
(1)生命健康權。
在我國,雖然「侮辱、毆打教師」早已被法律所明文禁止,但近年來,我國教師受學生及家長等辱罵、暴力攻擊的問題仍較嚴重。
(2)名譽權。
《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名譽是社會對某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社會評價。公民的名譽權是指公民對其名譽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權利。在教育教學工作和生活中,對教師名譽權和人格尊嚴的侵犯主要來自學生及家長、學校領導、校外人員等。
(3)受聘權。
又稱工作權,是指依法取得教師資格的公民自由選擇和獲得教育教學工作的機會。其內容包括職業獲得權、自由擇業權和平等就業權。教師受聘權的法律依據是教師聘用合同。教師聘用合同是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學校和教師之間確立、變更、解除和終止聘用關系的協議。
2.教師的職業權利
教師的職業權利即職業權利、公權利,是指教師接受學校聘用後,依法所享有的在事業方面的專業權利。職業權利與職責相聯系,一般不能放棄,否則構成失職。
(1)教育教學權
教師的教育教學權是教師職業權利的核心,具體內容是「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這部分權利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權利;二是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的權利。
(2)學術自由權
即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發表意見的權利。教師從事這些活動會對其專業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但是,教師在行使這項權利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不影響正常的學校工作,並嚴守學術道德。
(3)管教自由權
教師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生成績的權利。教師有權對學生進行各種指導,有權對其進行客觀、公正、恰如其分的評價。按照教育法規的規定,教師對學生的評定結果不能搞排名和公示,以保護學生的隱私權。
(4)獲得報酬權
即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和單位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帶薪休假的權利。。
(5)民主管理權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分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教師們行使這項權利促進學校工作的民主化,也有利於教師本身權利的維護。
(6)培訓進修權
教師有參加進修和其他方式培訓的權利。
二、教師的義務
1.遵紀守法。教師應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2.教育教學的義務。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3.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義務。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4.關心、愛護、尊重學生的義務。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5.維護學生權益的義務。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6.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巧解邊端計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