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法律文書的生效時間。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五條民事訴訟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十一條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的規定 行政訴訟,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
4、《仲裁法》第52條第2款規定 民商事仲裁中,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民商事仲裁中,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勞動爭議中,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勞動仲裁中,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非終局裁決,當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由於勞動爭議調解協議主要是關於勞動權利義務的,因此既是一般的合同,更是特殊的勞動合同,所以具有勞動合同的效力。對此,司法者採取了合同效力或勞動合同效力論的觀點。
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具有勞動權利義務內容的調解協議,具有勞動合同的約束力,可以作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2009]45號)第十一條規定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的調解組織調解達成的協議,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節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合同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及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持上述兩種觀點的均有,不過以無效力論為多,如《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規則》(勞部發〔1993〕301號)第十七條第四項規定「經調解達成協議的,製作調解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自覺履行」。
B. 仲裁開庭後要多久才能拿裁決書
開庭後,仲裁員會對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會按期出具裁決書,雙方對於裁決書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15天內起訴到法院。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商事仲裁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勞動仲裁程序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
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
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
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我們可以起訴到法院;
3、可以不請當地律師代理,自己親自處理,華律網律師可以為你提供遠程指導,一樣能勝訴,且勞動仲裁委不收費;
4、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你去新單位工作。
C. 對商事仲裁結果不服還能向法院起訴嗎
1、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2、《仲裁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沒有仲裁協議的;
(二)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人民法院認定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裁定撤銷。
3《仲裁法》第五十九條 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4、《仲裁法》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撤銷裁決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撤銷裁決或者駁回申請的裁定。
5、《仲裁法》第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撤銷裁決的申請後,認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仲裁,並裁定中止撤銷程序。仲裁庭拒絕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撤銷程序。
(3)商事仲裁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仲裁法
D. 仲裁超過60天可以要求終止審理嗎
仲裁有多種,你說的是什麼仲裁?民商事仲裁,還是勞動爭議仲裁?
如果是勞動爭內議仲容裁,按《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法沒有可以要求終止審理的規定。
如果是民商事仲裁,《仲裁法》同樣沒有可以要求終止審理的規定,當事人達成有效的仲裁協議,一方向法院起訴的,法院也不予受理。民商事仲裁,一般審理期限4個月,涉及各領域的仲裁法中沒有規定作出裁決書期限的,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或各地在制定仲裁規則中給予明確。
E. 商事仲裁從立案到出裁決書需要多長時間
這取決於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例如,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庭應專在屬組庭後6個月內作出裁決書。經仲裁庭請求,仲裁委員會仲裁院院長認為確有正當理由和必要的,可以延長該期限。程序中止的期間不計入上述有關規定的裁決期限。適用簡易程序的,仲裁庭應在組庭後3個月內作出裁決書。經仲裁庭請求,仲裁委員會仲裁院院長認為確有正當理由和必要的,可以延長該期限。程序中止的期間不計入上述規定的裁決期限。國內仲裁的,仲裁庭應在組庭後4個月內作出裁決書。經仲裁庭請求,仲裁委員會仲裁院院長認為確有正當理由和必要的,可以延長該期限。程序中止的期間不計入上述規定的裁決期限。而該仲裁委員會金融爭議仲裁,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仲裁庭應在仲裁庭組成之日起45個工作日內作出仲裁裁決。根據仲裁庭的要求,仲裁委員會秘書長如認為確有必要和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延長該期限;但每次延期最多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F. 仲裁開庭後什麼時候能出裁決書
勞動仲裁開庭後一般45天內能拿到裁決書。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條 仲裁庭裁決案件,應當自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2、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申請人需要補正材料的,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的時間從材料補正之日起計算;
(二)增加、變更仲裁申請的,仲裁期限從受理增加、變更仲裁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
(三)仲裁申請和反申請合並處理的,仲裁期限從受理反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
(四)案件移送管轄的,仲裁期限從接受移送之日起計算;
(五)中止審理期間不計入仲裁期限內;
(六)有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另行計算的其他情形的。
(6)商事仲裁審理期限擴展閱讀:
《仲裁法》第4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應當」舉證是個義務,如果舉證不能,仲裁庭將沒有證據進行裁決,沒有履行仲裁義務的人應當承擔敗訴後果。該條第2款規定:「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收集的證據,可以自行收集。」《北京市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第29條對於證據問題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定:
(一)當事人對自已的主張承擔舉證責任;
(二)仲裁庭有權要求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應當在要求的期限內提交。逾期提交的,仲裁庭有權拒絕接受。
(三)當事人未能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證據,或者雖提交證據但不能證明其主張的,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因此產生的不利後果。
第30條規定:當事人申請且仲裁庭認為必要時,可以自行調查事實、收集證據。仲裁庭調查事實、收集證據時,認為有必要通知雙方當事人到場的,應當及時通知。經通知,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未到場,不影響仲裁庭調查事實和收集證據。
從這些規定可以看出,收集證據並不是仲裁庭的義務,而是仲裁庭的一種權利。在當事人就自己的主張提供不出證據證實時,仲裁庭對證明一方主張的證據可以收集,也可以不收集,收集與否是他的權利。因此,在仲裁程序中,舉證義務和舉證責任就全部落在當事人身上。
G. 請問勞動仲裁要經過哪些程序,要多長時間
申請勞動仲裁的流程如下。勞動仲裁自申請至結案,規定45天內完成,最多延長15天。
一、提交申請書: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並按照被申請人數提交副本。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 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 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 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4. 申請仲裁的日期。
二、仲裁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訴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三、開庭審理:仲裁庭應當於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自理,對被申請人可以做缺席裁決。
四、仲裁調解: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協議。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
五、仲裁裁決: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延長期限不超過十五日。仲裁庭裁決後應當製作仲裁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H. 申訴人增加、變更仲裁請求的時間規定
仲裁是一項高度體現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爭端解決方式。作為當事人的專權利主張仲裁請求屬,在不損害國家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可由當事人處置。無論是放棄請求還是承認請求的提出,都需在庭審過程中做出才為有效。
《仲裁法》第27條規定:申請人可以放棄或者變更仲裁請求。被申請人可以承認或者反駁仲裁請求,有權提出反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