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強制傳喚的條件條文是怎麼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二條 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
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及法律規定可以強制傳喚的其他違法行為人,可以強制傳喚。
需要傳喚違法嫌疑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派出所或者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並在詢問筆錄中註明違法嫌疑人到案經過、到案時間和離開時間。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及法律規定可以強制傳喚的其他違法行為人,可以強制傳喚。強制傳喚時,可以依法使用手銬、警繩等約束性警械。
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傳喚原因和處所通過電話、手機簡訊、傳真等方式通知被傳喚人家屬。 公安機關傳喚違法嫌疑人時,其家屬在場的,應當當場將傳喚原因和處所口頭告知其家屬,並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被傳喚人拒不提供家屬聯系方式或者有其他無法通知的情形的,可以不予通知,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1)強制傳喚期限擴展閱讀:
使用傳喚證傳喚的,違法嫌疑人被傳喚到案後和詢問查證結束後,應當由其在傳喚證上填寫到案時間和詢問查證結束時間並簽名。拒絕填寫或者簽名的,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在傳喚證上註明。
對被傳喚的違法嫌疑人,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詢問查證,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案情復雜,違法行為依法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的形式變相拘禁違法嫌疑人。
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八小時;案情復雜,違法行為依法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詢問查證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B. 在派出所協助調查期間,公民有哪些權利
在協助調查期來間公民的基本權源利:
1.人格尊嚴。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2.批評和建議、申訴、控告或者檢舉以及取得賠償的權利。
3.政治權利和自由。
5、平等權。
證人義務和應當享受的保證有:
1.證人、鑒定人的姓名、性別、住址、身份信息、聯系方式和有助於確認證人、鑒定人的其他資料;
2.作證或者協助調查的目的、必要性、時間和地點等;
3.證人、鑒定人的權利和義務;
4.對證人、鑒定人的保護措施;
5.對證人、鑒定人的補助;
6.有助於執行請求的其他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網路
C. 公安調查取證扣押物品規定的時間是多少
《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案件扣押物品沒有規定具體的期限,但要求對扣押的物品,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內解除扣押。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九十二條規定,行政案件扣押物品期限為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逾期不作出處理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將被扣押物品退還當事人。
對扣押物品需要進行鑒定、檢測、檢驗的,鑒定、檢測、檢驗期間不計入扣押期間,但應當將鑒定、檢測、檢驗時間告知當事人。對於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超過上述規定期限未作處理決定的,當事人有權要求退回。
(3)強制傳喚期限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調查取證時,應當防止泄露工作秘密。
第五十二條公安機關進行詢問、辨認、檢查、勘驗,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等調查取證工作時,人民警察不得少於二人,並表明執法身份。
接報案、受案登記、接受證據、信息採集、調解、送達文書等工作,可以由一名人民警察帶領警務輔助人員進行,但應當全程錄音錄像。
第五十三條對查獲或者到案的違法嫌疑人應當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違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以及與案件有關的需要作為證據的物品的,應當立即扣押;對違法嫌疑人隨身攜帶的與案件無關的物品,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予以登記、保管、退還。安全檢查不需要開具檢查證。
第五十四條辦理行政案件時,可以依法採取下列行政強制措施:
(一)對物品、設施、場所採取扣押、扣留、查封、先行登記保存、抽樣取證、封存文件資料等強制措施,對恐怖活動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還可以採取凍結措施;
(二)對違法嫌疑人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繼續盤問、強制傳喚、強制檢測、拘留審查、限制活動范圍,對恐怖活動嫌疑人採取約束措施等強制措施。
D. 警察會打電話通知嫌疑人嗎
警察不會打電話通知嫌疑人。
因為如果已經納入犯罪嫌疑人,警察一般採取傳喚或者直接拘留,不會提前電話通知的,會打電話通知嫌疑人是打草驚蛇,警察不會這么蠢的。
警察給嫌疑人打電話,讓他來派出所說明情況,如果不來就網上通緝,這個是詐騙的一種蹩腳做法,但是往往由於被騙的人一時驚慌失措,沒有判斷,也不懂得詢問其他人,所以容易上當。
訊問犯罪嫌疑人,是指偵查人員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詞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問案件事實和其他與案件有關情況的一種偵查行為。
訊問犯罪嫌疑人,有利於偵查人員收集、核實證據,查明案件事實。
有利於發現新的犯罪線索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分子;有利於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罪行或行使辯護權。
(4)強制傳喚期限擴展閱讀:
取保候審
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的條件
《律師參加刑事訴訟辦案規范》規定:
第三十四條律師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會見犯罪嫌疑人,如果認為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一)犯罪嫌疑人所涉案情符合《刑事訴訟法》第51條的規定;
(二)犯罪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
(三)犯罪嫌疑人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的嬰兒;
(四)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的拘留逮捕措施已超過法定期限。
第三十五條在押的犯罪疑人或者其近親屬要求律師為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承辦律師認為符合法定的取保候審條件的可以為其申請保候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