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匯票未按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

匯票未按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

發布時間:2021-10-06 12:29:54

① 「承兌人的票據責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提示付款而解除。」和「匯票未按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

不矛盾,這是兩種權利,兩層意思
承兌人的票據責任,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票據付款人(一般就是票據出票人)按照票據所載金額支付給持票人的責任
而追索權,則是當票據不能兌付(也就是出票人不能將票種金額付給持票人)的時候,持票人對其前手(背書轉讓票據給持票人的人)要求償還的權利
所以對於你的理解,分兩個方面說:
1、票據責任和追索權的對象是不同的,一個是對付款人,一個是對你的前手
2、二者的順序不同,持票人先應該向付款人提成付款申請要求其承擔票據責任,如果對方履行了票據責任就不存在追索權了,只有對方不兌付,才到第二步追索權

② 匯票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

所有的前手。但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負付款責任,你就放心吧.

③ 持票人在規定期限內未提示承兌的會怎樣

根據《票據法》和《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持票人為保全其匯票追索權的回效力,必須在匯票答的承兌提示期內和付款提示期內向付款人依法進行了承兌提示和付款提示。匯票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依上述規定,遠期匯票的持票人如在提示期內未提示承兌的,不僅將使其付款請求權的效力處於不確定狀況,而且將喪失對其前手的任何追索權。
經承兌匯票的持票人如在提示期內未提示付款的,其付款請求權雖可經說明程序仍保持有效,但也將喪失對其前手的任何追索權。
即期匯票的持票人如在付款提示期內未提示付款,不僅將喪失對出票人以外其他前手的追索權,而且將喪失對「代理付款人」的付款請求權。

④ 匯票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前手指的是誰那應該向誰要錢呢

前手就是背書人,當然背書人可以有多個。
可以向:承兌人(付款人)、出票人要錢、保證人

⑤ 匯票未按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

就是a.因為票據上的權利 是好多的,不可能喪失這個權利的。如果喪失了這個權利,那就是說不可以兌付了,因為票據到期後持票人有事不能即時兌付,過後還是要兌付的。

⑥ 為什麼匯票未按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如果持票人沒有向付款人提示承兌,付款人當然就不可能出承兌行為,在匯內票到期後,持票人當然容也就不可能從付款人處得到匯票金額。由於持票人在票據行為中有了重大過失,造成了匯票的不能按時付款,全體票據債務人的票據責任不能及時消除,所以持票人就不能向其前手進行追索了,就只到向票據的出票人進行追索。

⑦ 匯票未按期提示承兌會有什麼後果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持票人未按期向付款人提示承兌,那麼持票人就會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相關法律可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四十條第二款 匯票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⑧ 匯票未按規定提示承兌後該怎麼辦

只能向出票人要求返還匯票款。
匯票未按規定提示承兌後,付款人就不是票據關系人,持票人當然不能要求付款人付款。沒有提示承兌,持票人也就喪失了對其前手的追索權,這樣票據的債務人就只有出票人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四十條 見票後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當自出票日起1個月內向付款人提示承兌。
匯票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見票即付的匯票無需提示承兌。

⑨ 會計題:「:匯票未按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前手的追索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其前手,指的是與匯票持票人有真實的業務往來,並且是匯票的最後背書人,就是說匯票未按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只能向匯票出票人行使追索權(匯票記載的出票人)

⑩ 匯票未按期提示承兌會有什麼後果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持票人未按期向付款人提示承兌,那麼持票人就會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相關法律可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四十條第二款 匯票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閱讀全文

與匯票未按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