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專。永久,即是指會屬計檔案須永久保存;定期,是指會計檔案保存應達到法定的時間,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具體可以分為:
1.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以及年度財務報告;
2.25年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5年的:固定資產卡片賬於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
4.3年的:月度、季度財務報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輔助賬簿(不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會計移交清冊。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② 工程檔案存檔中保管期限分為三類:永久、長期,短期。請問專業人士:他們分別代表多
保管抄期限分為永久、長期襲、短期三種期限。各類文件的保管期限詳見附錄A。
永久是指工程檔案需永久保存。
長期是指工程檔案的保存期限等於該工程的使用壽命。
短期是指工程檔案保存20年以下。
同一案卷內有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該案卷保管期限應從長。
(2)公文的保管期限一般分為擴展閱讀:
工程檔案的重要性:
工程檔案是指從工程項目提出、立項、審批,勘察設計、生產准備、施工、監理、驗收等工程建設及工程管理過程形成並應歸檔保存的文字、表格、聲像,圖紙等各種載體材料,它是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立與加強工程檔案管理工作,是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國家和水利部的共同要求。工程項目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建設項目不能進行竣工驗收。
如果沒有建立相應的工程檔案工作,工程檔案就處於乏人管理狀態,這對工程建設與維護及工程檔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都是十分不利的,其結果必然會影響工程的建設、整理與驗收工作、建立工程檔案工作的目的是為更好地完成現實與歷史的重任
③ 文件歸檔的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規定
1、機關聯合召開會議、聯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辦機關歸檔,其他機關將相應的復製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歸檔各機關。結合本機關職能和各部門工作實際,編制本機關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
2、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後執行。有垂直領導關系的中央、國家機關應依據本規定,編制本系統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並經國家檔案局審查同意後執行。應全面分析和鑒別本機關或本系統文件材料的現實作用和歷史作用,准確界定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和劃分檔案保管期限。
④ 公文的歸檔時間是什麼時候
歸檔工作一般應在次年的3月份完成,最遲也不能超過6月份。完成了歸檔工作,文件材料就正式轉化為檔案。
詳解:案卷的歸檔是把一年中立成的案卷移交檔案室集中保管,以保證機關檔案的完整,便於查找利用。在移交之前,所移交的案卷的質量要經過檔案部門檢查驗收。檢查驗收的內容包括歸檔文件是否齊全完整,有無重復;是否遵循文書立卷的原則進行立卷;文件和電報是否保持內容聯系,合並整理,統一立卷;絕密文件是否在卷皮上蓋有絕密字樣專用章;保管期限是否准確;永久、長期、短期保管的文件是否分開立卷等。另外,對歸檔文件的數量和移交目錄也應檢查驗收。歸檔工作一般應在次年的3月份完成,最遲也不能超過6月份。完成了歸檔工作,文件材料就正式轉化為檔案。
⑤ 文書檔案的永久、長期、短期如何界定
1987 年修訂的《關於機關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將檔案的保管期限劃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種, 長期為16~50 年左右、短期為15年(含15 年)以下。
2006 年12 月18 日正式發布施行《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又將保管期限又改為永久、定期兩種, 定期又實行「標時法」, 分為30 年、10 年兩種年限。
列為永久保存的檔案,是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各項工作以至永世久代具有查考作用的檔案;列為長期保存的檔案,是不具有廣泛社會意義和科學歷史意義的,而屬本機關在較長時間內進行機關工作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列為短期保存的檔案,是低於上述兩個層次的,本機關在較短時間內需要查考的文件材料。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六條規定:機關文書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分為30年、10年。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七條規定永久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制定的法規政策性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重要會議、舉辦重大活動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業務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關於重要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重要的報告、總結、綜合統計報表等;
(五)本機關機構演變、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
(六)本機關房屋買賣、土地徵用,重要的合同協議、資產登記等憑證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重要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
《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第八條規定定期保管的文書檔案主要包括:
(一)本機關職能活動中形成的一般性業務文件材料;
(二)本機關召開會議、舉辦活動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機關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機關一般性事務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機關關於一般性問題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批示,一般性工作報告、總結、統計報表等;
(六)上級機關制發的屬於本機關主管業務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級機關和同級機關制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要貫徹執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級機關、下級機關關於一般性業務問題的來函、請示與本機關的復函、批復等文件材料;
(九)下級機關報送的年度或年度以上計劃、總結、統計、重要專題報告等文件材料。
⑥ 根據公文的保存價值不同有哪幾種保管期限
保管期限,是根據各類公文客觀存在的保存價值確定。國家檔案局《關於機關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將應歸檔公文的保管期限確定為永久、長期(16~50年)和短期(15年以下)三種期限。這三種期限只是一個大致的規定,各個機關在具體的工作中根據本機關的地位、職能和業務活動等客觀情況,制定出更加詳細,准確的保管期限表。如有必要,還可以針對公文具體情況,將長期、短期的保存時間劃分得更准確、更具體,如 5年、10年、20年、25年等。
分保管期限時,應該密切注意同一問題公文的完整性。由於公文自身的真實記錄性、原始性,決定了公文的價值(對現行機關的現實憑證價值和對歷史的參考價值)。劃分保管期限應該以此為依據。同時公文的價值往往不是單份公文能體現的,更多是在相互聯系的一組公文中展現。這是公文形成的聯系性所決定的,因此在立卷時應維護同一問題公文的完整性。一般情況下,機關公文完整程度較高,劃分保管期限應從嚴,反之,則應適當提高殘存的不完整公文的保管期限,從寬處理這些公文。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1789813.htm
⑦ 公文的有效期
公文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依法行政和進行公務活動的重要工具。
公文具有特定的格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 9704—1999)的要求,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要素劃分為眉首、主體、版記三部分。為使公文更具有效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國有的機關在制定公文時將公文格式的「附註」部分或公文結構的版記部分明確標識了公文的有效期限,如:「本文有效期5年」。這一做法,對公文歸檔時保管期限准確劃分和檔案館的檔案價值鑒定提供了依據,對檔案保管期限的確定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檔案的保管期限源自公文形成機關
按照檔案來源理論,檔案是由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和著名人物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的,而公文又是機關檔案的主要來源,今天的公文就是明天的檔案,檔案是公文的歸宿。機關檔案材料的主要來源於公文,在一定意義上講,機關公文的價值決定檔案的價值,公文有效期決定檔案的保管期限。
由公文轉化為檔案(歸檔)有兩個前提:一是已辦理完畢的公文(一般為一年時間)。所謂「辦理完畢」有兩層含義:首先,指公文在處理程序上完成了所有閱辦程序,而不論其在實際工作中是否還繼續發揮作用,如「通知」(幹部任免、會議等)機關領導或有關部門閱知後就是辦理完畢,有的公文(如「公告」 )公布了即視為辦理完畢;其次,往來公文,如本機關的「請示」,上級沒有批復前,不能視為辦理完畢,而當上級「批復」收到後,即視為辦理完畢。二是有保存價值(即有利用價值)。從機關公文的來源看,除本機關形成的公文外,還有來自上級的、同級的和下級的 ,這些公文反映了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性質,其重要程度大不相同。所以其「價值」也不相同。
按照檔案價值理論分析,實現檔案價值有二,第一是當公文轉化為檔案後保存在單位,利用對象主要是本機關,這時檔案的利用價值稱為「第一價值」;當經過一定時間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價值」呈下降趨勢,社會利用需求增長時,「第二價值」則開始實現。一般來講,檔案的「第二價值」的實現是在檔案館進行的。由此可以看出,判斷其保存價值最有發言權的是公文的原形成機關。公文形成有其目的性,這個目的只有公文的形成者最為了解,如果在公文形成後,其職能履行完畢,要由公文轉化為檔案時,是永久保存還是定期保存,需要整理者的判斷。如果將公文的有效期限體現在公文中,有以下好處:首先,使公文更具時效性,體現公文形成者為達到其目的的時空觀;其次,為貫徹落實公文提供了期限,為執行者提供了參考;再次,揭示了公文的保存價值,為使公文轉化為檔案確定保管期限提供了依據。
二、公文有效期體現在公文中,為公文歸檔確定保管期限提供了依據
按照國家檔案局令(第8號)的規定,機關公文歸檔范圍是:反映本機關主要職能活動和基本歷史面貌的,對本機關工作、國家建設和歷史研究具有利用價值的文件材料;機關活動中形成的在維護國家、集體和公民權益等方面具有憑證價值的文件材料;本機關需要貫徹執行的上級機關、同級機關的文件材料和下級報送的重要的文件材料。公文的形成和保管利用價值的不同,因而在整理歸檔時要分別確定其保管期限。大家知道,一個機關的公文形成者不僅僅是機關辦公(秘書)室一個部門,而往往是其內部許多職能部門,公文歸檔所面對的是機關全部文件材料,特別是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單位,僅靠機關辦公(秘書)室文檔工作人員難以准確判定公文的保管期限,而有效期限體現在公文中,使文檔人員直觀地確定其保存價值,更准確地劃分保管期限,避免文檔人員多方徵求意見、一份文件在手劃分保管期限左右為難的尷尬局面,也為以後開展檔案利用和檔案鑒定奠定基礎。
三、公文有效期體現在公文中,為檔案館檔案的鑒定工作提供了參考
從檔案價值理論看,當檔案的第一價值,即檔案原形成機關的使用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利用價值由上升趨於下降;而檔案的第二價值,即社會需求價值則日趨上升,第二價值則是由各級檔案館來實現的。按照檔案法規的要求,檔案在形成單位保存一定時間後,應向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館在管理檔案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檔案的價值鑒定工作。
廣義的檔案鑒定工作,包括檔案的價值和真偽的鑒定。而我們通常所說的檔案鑒定多指檔案館對檔案價值的鑒定。即檔案館按照檔案法規、檔案的原則、標准和方法,分析、判定檔案的價值,確定檔案的保管期限,將不適合永久保存的檔案,劃為定期保存,或將長期保存的檔案劃為短期保存,剔出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進行銷毀的一項檔案館內業務工作,它是檔案工作中辯別「玉」和「石」的重要工作。
檔案價值鑒定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分析檔案的價值,判定檔案的保管期限。眾所周知,檔案館保管的檔案數量浩大,內容豐富,涉及社會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雖然檔案館在檔案的鑒定時要求從檔案的內部特徵、外部特徵和全宗檔案內容進行檔案保管期限的判定,但檔案館工作人員受文化水平、歷史知識和專業知識的限制,他們面對的是各行各業形成的各種門類的檔案,不可能准確把握每一份檔案文件的保管期限,而了解檔案文件保存價值最有發言權的還是檔案文件的形成者,即公文的形成者。因此,公文有效期的制定對檔案價值鑒定中檔案的「存」與「毀」生死攸關,它對檔案館的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有著重大意義,它可以使檔案館工作人員在檔案的價值鑒定中起到存「玉」棄「石」的作用,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⑧ 公文 保管 永久、長期、定期、短期分別是指多少年
根據國家抄檔案局關於機關檔襲案保管期限的規定 (國家檔案局1987年12月4日發布,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 為了便於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以下統稱機關)准確地劃分檔案保管期限,使保存的檔案既能反映和維護機關的主要職能活動的歷史面貌,又便於保管和利用,國家檔案局對一九八三年制定的《關於文書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及《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進行了修訂,並作如下規定: 1文書檔案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長期和短期三種。長期為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短期為十五年以下。專門檔案另有保管期限和銷毀規定的,按有關規定執行。
2006年有關規定修訂後就只分為永久和定期。
⑨ 文書檔案保管期限短期指多少年
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
序號
歸檔范圍
保管
期限
1
上級機關普發性文件
(1)針對本局的
永久
(2)要貫徹執行的、重要的
長期
(3)一般的
短期
2
上級黨、政領導同志的講話
(1) 針對本局的
永久
(2) 重要的
長期
(3) 一般的
短期
3
上級主管機關召開的會議文件
(1) 本機關領導在會議上的重要發言材料
永久
(2) 會議的報告、總結、決議等文件
長期
(3) 簡報、參考材料
短期
4
上級機關下達的國民經濟計劃(長遠計劃、年度計劃和控制數字)
永久
5
代上級機關草擬被採用的重要文件的最後草稿
長期
6
上級機關或有關機關對本機關或本機關對下級機關檢查形成的文件材料
(1) 重要的
永久
(2) 一般的
短期
7
本機關行政領導會議的文件材料
(1)會議紀要、記錄、重要的匯報材料、工作報
告、計劃、總結、主要統計材料
永久
(2) 一般的
短期
8
本機關召開的工作會議、專業會議文件和有關材料
(1)會議通知、報告、決議、總結、領導人講話、紀要、簡報、重要的錄音帶、照片等
永久
(2) 會議的典型材料、發言稿、討論文件等
長期
(3) 會議的參考材料、小組記錄
短期
9
本機關頒發的(包括與其他機關聯合頒發的)決議、決定、指示、規定、通知、通報和批轉等文件
(1) 方針政策性的、重大問題的、有歷史意義的
永久
(2) 一般的
短期
序號
歸檔范圍
保管
期限
10
本機關的請示與上級機關的批復,下級機關的請示與本機關的批復
(1) 方針政策性的、重大問題的、有歷史意義的
永久
(2) 一般的
長期
11
本機關製成的反映主要職能活動的總結、報告
(1) 年度的、典型的
永久
(2) 一般的
長期
12
本機關與有關機關協商工作的來往文書
(1) 重要的
永久
(2) 一般的
長期
13
本機關編制的各種計劃
(1) 長遠的和年度的
永久
(2) 季度的
長期
(3) 月份的
短期
14
本機關的或本機關匯總的統計報表和統計資料
(1) 年度的和年度以上的、典型的、專題的
永久
(2) 季度的
長期
(3) 月份的
短期
15
本機關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形成的有關材料
(1) 重要來信來訪記錄、摘要單、處理報告等
永久
(2) 一般的來信來訪摘要單、處理報告等
長期
(3) 一般的群眾來信來訪記錄
短期
16
上級機關關於本機關基本建設徵用土地、工程建設的決定、批復
(1) 重要的
永久
(2) 一般的
短期
17
本機關幹部任免材料
(1) 上級或本機關批準的
永久
(2) 備案的
短期
18
本機關幹部、職工的錄用、轉正、定級、調資、評定、職稱、獎懲、退職、退休、離休、撫恤、死亡等有關材料
永久
19
本機關的工作規則、制度、人員編制、幹部、黨員年報表,黨員、團員、幹部、職工名冊等
永久
序號
歸檔范圍
保管
期限
20
本機關幹部、職工的工資、行政介紹,黨、團組織關系介紹信及存根
永久
21
機關成立、合並、撤銷、更改名稱、啟用印信等文件
(1) 上級機關批準的
永久
(2) 備案的
短期
22
本機關的歷史沿草、大事記及反映本機關重要活動的剪報、照片、錄音、錄相帶等
永久
23
本機關財產、財務預、決算、總帳,物資、檔案等交接憑證
永久
24
本機關編輯的公開的或內部的出版物
(1) 樣本和重要的原稿、清樣
永久
(2) 一般的原稿、清樣
短期
25
本機關處事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1) 請示、報告、計劃、總結、重要簡報、會談記錄、照片等
永久
(2) 一般的來往文書、簡報
長期
(3) 具體事務性文件(如贈送禮品,宴會的安排等)
短期
26
本機關與其他國家、地區或國際組織簽訂的議定書、協定、合同、換文及有關文件
(1) 正本、副本
永久
(2) 談判過程中形成的文件
①重要的
長期
②一般的
短期
27
同級機關和非隸屬機關頒發的非本機關主管業務但需要貫徹執行的條例、規定、通知等文件
短期
28
下級機關送來的工作報告、總結
(1) 典型的重要的
永久
(2) 年度的
長期
(3) 一般的
短期
29
下級機關送來的統計報表
(1) 年度和年度以上的
長期
(2) 季度和月份的
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