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向法院對達成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調解書申請強制執行有期限嗎
向法院申請復強制執行已生效的仲裁調解制書的期限為兩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五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㈡ 仲裁裁決書由誰執行,有什麼期限,是怎麼規定的
仲裁裁決書由法院執行,
申請人必須在裁決書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前2年之內申請版執行。
《中華人民權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七條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㈢ 申請仲裁裁決執行的期限大概是多久
根據仲裁法 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內的,另一方當事人可容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但是要注意的是1、仲裁書中有沒有約定履行義務的時間,期限屆滿方可申請強制執行2、如果是勞動仲裁裁決書,需要15天以後,因為勞動仲裁給予裁決雙方15天的訴權,如果任何一方不服還可以向法院起訴,所以在這15天年內裁決尚未生效,不能申請執行。 申請仲裁裁決強制執行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當事人雙方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當事人中有一方是公民的為一年。申請仲裁裁決強制執行的期限,自仲裁裁決書規定履行期或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仲裁裁決書規定分期履行的,依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㈣ 勞動仲裁裁決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動仲裁裁決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是裁決書生效後兩回年之內。
《民事答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七條 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㈤ 關於申請執行仲裁裁決期限
抄一、雙方或一方當襲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1年
二、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6個月。
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三法院執行立案後,法院應在6個月內採取執行措施。
四、如果法院在6個月內不採取強制執行措施:你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提級執行。
㈥ 國際仲裁執行時效是多久
您好:
一、國際仲裁執行的法律依據
1.《紐約公約》
1958年6月10日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國際商業仲裁會議上簽署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以下或稱《紐約公約》)是目前國際上關於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最重要的公約,其規定了各締約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條件以及當事人和被申請地國家拒絕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理由。目前,《紐約公約》的締約國已達150多個,G20成員中除歐盟外均為締約國。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
為了促進《紐約公約》的順利實施,最高人民法院於1987年4月10日發布了《關於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法(經)發(1987)5號]。該通知進一步明確了《紐約公約》的適用規則,包括管轄、申請期限、承認和執行的審查標准等。
3.《民事訴訟法》
1991年4月9日,《民事訴訟法》公布施行,其正式將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及執行納入了中國民事訴訟體系。該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4.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
為加強對地方法院關於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工作的監督,最高人民法院於1995年8月28日發布了《關於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法發(1995)18號]。該通知規定,凡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機構的裁決,如果人民法院認為外國仲裁裁決不符合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的規定或者不符合互惠原則的,在裁定不予執行或拒絕承認和執行之前,必須報請本轄區所屬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如果高級人民法院同意不予執行或者拒絕承認和執行,應將其審查意見報最高人民法院。待最高人民法院經過研究作出同意的答復後,接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才可以裁定不予執行或者拒絕承認和執行。從該通知可以看出,事涉互惠,中國對於拒絕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是較為謹慎的,實踐中中國法院也以裁定承認為主流或佔多數,不承認為例外或少數。
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的規定》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的規定》[法釋(1998)28號]。該規定明確了中國法院依照《紐約公約》規定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具體相關內容可參見本文第三和第六部分。
二、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三條,在中國申請承認和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應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需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四十六條,只有已得到中國法院裁定承認的仲裁裁決才可向中國法院申請執行,承認與執行既可同時申請也可分開申請,但當事人僅申請承認而未同時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僅對應否承認進行審查並作出裁定。
三、執行時效與審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第五條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承認與執行的期間為二年,從仲裁裁決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仲裁裁決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仲裁裁決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仲裁裁決書生效之日起計算。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的規定》第四條,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決定予以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應在受理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裁定,如無特殊情況,應在裁定後六個月內執行完畢;決定不予承認和執行的,須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在受理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上報最高人民法院。
㈦ 2017年三月的仲裁裁決書,當時申請強制執行的有效期是一年,現在改成兩年了。
1、申請執行是判決生效後的2年之內;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回二百三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答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㈧ 勞動仲裁生效後強制執行期限
你出事了之後,公司對你不管不問,但主要是有沒有扣你的錢或者自己回的利益有沒有受到損害,另外答對你的工作崗位有無變動?如果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建議趕緊去當地的勞動保障所或勞動仲裁機構請求勞動調解或仲裁,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因為勞動仲裁部門收到你的信息之後,還要去核實,另外也會去企業了解具體情況,所以趕緊去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吧。
㈨ 法院判決書生效後申請強制執行的有效期是多久
申請執行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後一日起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算。期限為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申請強制執行的注意事項:
一、要注意法律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
人民法院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應當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具有給付內容的下列文書:
l、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判決、裁定書,民事調解書,行政賠償判決、調解書,民事制裁決定,支付令,以及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
2、依法應由人民法院執行的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處理決定;
3、我國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和調解書;
4、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關於追償債款、物品的債權文書;
5、經人民法院裁定承認其效力的外國法院以及台灣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以及國外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
6、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
二、要注意向法院申請執行的期限
申請執行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後一日起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算。期限為2年。
三、要注意申請執行時,應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文件和證件
1、申請執行書。申請執行書中應當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以及申請執行人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
申請執行人寫申請執行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接待人員對口頭申請應當製作筆錄,由申請執行人簽字或蓋章。
外國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中文申請執行書。當事人所在國與我國締結或共同參加的司法協助條約有特別規定的,按照條約規定辦理。
2、生效法律文書副本。
3、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的,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法人申請的,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和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
4、繼承人或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
5、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書或仲裁協議書。
申請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經我國駐外使領館認證或我國公證機關公證的仲裁裁決書中文本。
6、申請執行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申請執行。委託代理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經委託人簽字或蓋章的授權委託書,寫明委託事項和代理人的許可權。
委託代理人代為放棄、變更民事權利,或代為進行執行和解,或代為收取執行款項的,應當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7、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證件。
㈩ 勞動仲裁裁決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期間有沒時間限制具體內容有那些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
根據《仲裁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根據這個規定,在仲裁庭作出的裁決生效,並在履行期滿後,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申請執行需要提交文件
1、申請執行書。
申請執行書中應當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以及申請執行人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
2、作為執行根據的生效法律文書。
3、申請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法人申請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和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4、如果代為申請執行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
5、申請執行無需預先繳納申請執行費,但人民法院在執行到位的首批執行款扣除人民法院依法應收取的執行費。
繳費標准:執行金額或價額在1萬元以下的,每件交納50元;一萬元至50萬元的,按執行金額或價額的千分之五交納;50萬元以上的,按執行金額或價額的千分之一再加2000元交納。
6、還需要到仲裁員那兒開個生效證明,證明仲裁裁決已生效或者證明雙方領取裁決的時間及雙方送達回證復印件(還是證明已過起訴期,生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