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葯的種植方法
1、選種
要求種薯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害,不腐爛,未受凍,重150克左右。用山葯段子播種要求其直徑在3厘米以上,長度為15~20厘米。
2、催芽
播種前15~20天,取出層積存放的山葯段子,放在25~28℃的環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時可使用陽畦或小拱棚,陽畦或小拱棚要始終密閉保溫。當山葯幼芽從沙中露出時即可播種。
3、播期
播種時期要以終霜後為宜,山東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種。
4、播種
先用鋤頭沿標記行開溝,溝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將種薯水平擺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後澆水,水滲完後,先把濕土覆蓋在種薯上,再覆蓋一層干土,等水浸潤透干土後,再用干土把種植溝覆平。
(1)地膜有效期擴展閱讀:
山葯栽培的注意事項
1、土壤要求:應選擇地面平坦、土壤疏鬆、土層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強,易於排水的地塊,土壤以沙壤土、輕壤土、壤土最適宜。
2、品種及種苗選擇:應選用健壯、高產優質、抗病的品種,目前我縣栽培較多的品種有棒葯和小白嘴。做種山葯應選擇均勻、整齊、無病的塊莖,而且需經4~5年換1次,以減少因連年種植品種退化現象的發生。
3、播種:以5厘米地溫達到10℃為標准。我縣一般在4月下旬。
4、施肥:雞糞做底肥本來是利於山葯生長的,但如果施用的雞糞未完全腐熟,會在其腐熟過程中與山葯爭肥、爭水,且造成地下害蟲數量增加,反倒對山葯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5、用葯:切忌噴葯時多加葯少加水及盲目用葯。正確的用葯方法是:發病後確定是何種病蟲害,然後對症開方。用葯濃度要適宜,做到不同農葯交替輪換使用。
❷ 胡蘿卜的種植技術
胡蘿卜早春小拱棚覆蓋高產栽培,可使胡蘿卜在盛夏上市,畝產可達3500-4000公斤,經濟效益顯著。現將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
一、選土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灌排水良好、通透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對幼苗出土、生長發育及肉質根的膨大十分有利。播前深耕細耙,施足基肥,畝施圈肥4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硫酸鉀25-30公斤,撒勻耕翻25厘米左右。
二、適期播種
胡蘿卜春播過早容易抽薹,過晚導致肉質根膨大處在25℃以上的高溫期,易產生大量畸形根,影響品質。胡蘿卜肉質根膨大的適宜溫度18℃-25℃,為了避免後期高溫,應在適宜播期范圍內盡量早播。一般當5厘米地溫穩定在12℃以上、日平均氣溫達到14.5℃時,就可播種。
三、品種選擇
春播應採用冬性較強耐抽薹的品種,並且要根據當地市場消費特點,選擇市場消費者對路的中早熟品種。一般京、津、滬等大中城市消費者宜選用果皮、果肉及中心柱全紅的品種。目前較好的品種如日本黑田五寸、改良黑田五寸、廣島、映山紅和韓國五寸等,還有我國傳統農家品種小頂紅、扎地紅等地方胡蘿卜品種。
四、浸種催芽
胡蘿卜多干籽直播,但早春小拱棚播種,氣溫、地溫都低,不利於種子發芽和出土。為了保證胡蘿卜出苗整齊和幼苗茁壯,可採用浸種催芽後再播種,可提早出苗5-6天,且增產顯著。方法是:播種前搓去種子上的刺毛,將種子放在30℃-40℃溫水中,浸泡12小時,撈出後用濕布包好,置於25℃-30℃下催芽,每天早晚用清水沖洗一次,保持種子濕潤和溫濕度均勻,3-4天待大部分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發芽率高的種子一般畝用種量300克。
五、播種扣棚
由於春季乾旱少雨,播種時可做平畦開溝撒播,平均畦寬2米,凈畦面寬約1.8厘米左右,可播種8-10行,溝深約2厘米。播後覆土,耙平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然後澆水,水滲後貼畦面覆蓋地膜,外面架設小拱棚。
六、溫度管理
播種後出苗前,棚內溫度可控制在28℃-30℃,白天應盡量提高棚內溫度。一般播後20天左右出苗,出苗前及時撒去地膜,出苗後視天氣情況適當放風,降低棚內溫度和濕度,白天20℃-25℃,夜晚氣溫、地溫尚低,密閉風口,以保溫為主。
七、鋤草間苗
一般出苗後20天左右,選晴好天氣,午後開棚進行間苗,將過密苗、劣苗及雜草及時拔除。第一次間苗在幼苗1-2片真葉時進行,苗距3-4厘米;第二次間苗在4-5片真葉時,6-7葉時定苗,苗距在8-10厘米,間苗後隨即將棚蓋好。及時中耕除草,可在播種2-3天雜草露芽時,用50%撲草凈150克/畝對水50公斤畦面噴霧。另外,中耕時注意培土,防止肉質根頂端露出地面形成青肩。
八、水肥管理
播種後澆透水,幼苗期基本不澆水,進行蹲苗,防止徒長。撤棚後開始澆第一水,並隨水每畝施尿素10公斤。胡蘿卜肉質根手指粗時(進入膨大期),是對水分、養分需求最多的時期,應及時澆水,保持地皮見濕見干,生長期澆水10餘次,並結合澆水追施尿素和硫酸鉀2-3次,每次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5公斤。
九、收獲
胡蘿卜成熟時表現為葉片不再生長,不見新葉,下部葉片變黃,一般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收獲。也可採收後冷庫貯存,供應整個夏季,或進一步深加工出口創匯。
❸ 種子、農葯、地膜、化肥在包裝中是不是需要標明有效期限嗎
2006 農業部70號令《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第十條:未包裝的農產品,應當採取附加標簽、標識
第十條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及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者個人包裝銷售的農產品,應當在包裝物上標注或者附加標識標明品名、產地、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生產日期。
❹ 如何解決土地板結
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突破和推廣,尿素、化肥等逐漸取代傳統糞肥的地位,成為內農業種植的主導力量容。地膜、除草劑的廣泛運用,確實在一定時期,內節省了人力物力,帶來了相當的經濟效益,但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土地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其中,土地板結在諸多問題中日益凸顯。土地板結,土壤的保水、保肥、通透能力逐漸下降,土壤結構遭到破壞,植物的根系萎縮甚至死亡,不僅削弱了作物的抗風抗澇能力,而且影響作物產量。而解決土地板結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秸稈根茬還田。多年的耕種,土地有機質的含量不斷下降,單純尿素、化肥的追加,使肥力流失的更快。而秸稈根茬的還田,不但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質,而且加大了土壤間空隙,並避免了燃燒秸稈帶來的的環境污染,是保地、養地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第二、深松整地。土地長期處於壟作狀態,耕作層和心土層之間,逐漸形成堅硬、封閉式的犁底層,阻礙了水、肥、氣、熱的聯通。而深松整地,則打破這種長期存在的阻礙,使水、肥、氣、熱能協調互通,並為微生物的活動創造了條件。第三、科學施肥。多使用有機肥,科學使用化肥,鼓勵使用農家糞肥,使土壤處於疏鬆多氧狀態,保持莊家肥力供給,是護地、肥地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