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留置權的行駛
留置權是指債權人按照合同的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內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容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留置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民法通則》第89條第(四)項規定:「按照合同約定一方佔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佔有人有權留置該財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
我國物權法規定,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同屬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
總之,通過合法途徑,是有權扣留的。
B. 留置權里的寬限期是指什麼是約定好還清債務的期限,還是約定好的期限到了債權人再另外寬限的時間
留置權里的寬限期是法定不少於兩個的的履行期限,此期限為按約定而確定的履行期限。
留置權是指當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時,合法佔有債務人動產的債權人有權留置動產並享有對該動產的優先受償權。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八十二條本法所稱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第八十七條債權人與債務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債權人留置財產後,債務人應當在不少於兩個月的期限內履行債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在合同中未約定的,債權人留置債務人財產後,應當確定兩個月以上的期限,通知債務人在該期限內履行債務。
債務人逾期仍不履行的,債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物折價,也可以依法拍賣、變賣留置物。
留置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二百三十條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佔有的債務人的動產,並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權人為留置權人,佔有的動產為留置財產。
第二百三十一條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
第二百三十二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
第二百三十三條留置財產為可分物的,留置財產的價值應當相當於債務的金額。
第二百三十四條留置權人負有妥善保管留置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三十五條留置權人有權收取留置財產的孳息。
前款規定的孳息應當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費用。
第二百三十六條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後的債務履行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兩個月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間,但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第二百三十七條債務人可以請求留置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後行使留置權;留置權人不行使的,債務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留置財產。
第二百三十八條留置財產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第二百三十九條同一動產上已設立抵押權或者質權,該動產又被留置的,留置權人優先受償。
第二百四十條留置權人對留置財產喪失佔有或者留置權人接受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的,留置權消滅。
C. 留置是否有期限!如果超過期限又該如何處理
第二百三十六條 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後的債務履行期間;沒有版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權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兩個月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間,但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D. 留置權何時生效
沒有生效時間。只來要債權人按照合源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就可以行使留置權。
擔保法
第八十二條【留置與留置權】本法所稱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佔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E. 法律題,留置他人物品,行使留置權的時效是多久,雙方沒有約定清還期限,或著債務人不配合確定清還期限!
1、留復置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制滿未獲清償時,且權利人佔有標的物時,即可以留置該標的物。
2、留置後,雙方無法約定清償期限的,留置權人要給債務人至少二個月寬限期。寬限期超過後,債務人仍不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行使留置權,拍賣、變賣留置物。
《物權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後的債務履行期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兩個月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間,但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F. 行使留置權需要哪些條件
律師解答:
(1)留置權產生的前提,必須是在當事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內,而且一方佔有他容方財產,只能是依照合同合法佔有對方的財產。不是依照合同或非法佔有的財產,以及佔有的不是對方的財產,不能作為留置財產,不產生留置權。
(2)債務人所負債務須與該被留置物有牽連關系。
所謂牽連關系,是指債務人所負債務與對留置物的佔有是基於同一法律關系而發生。如基於加工承攬合同而佔有加工承攬物。
(3)留置權的成立,必須是債務已到清償期,存在債務人未履行付款義務的法律事實。
(4)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留置權的設立和先行使,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不得自行約定留置。
G. 質權和留置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對於質權和留置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的問題,物權法未加規定。但毫無疑問,時效與質權是有必然聯系的。因為質權人的主債權也存在著時效問題,不能認為質權人持有質物就視為其時效持續中斷。留置由於法律屬性較為特殊,當事人如果持續地不放棄留置權,則意味著其一直在積極主張債權,所以,時效與留置權的關系似乎在司法實務中的價值不大。 審判實踐中,適用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內行使抵押權,這個期間是與抵押權所擔保的主債權掛鉤。如果主債權自受到侵害之日起,債權人一直沒有行使權利,我們民法規定的普通訴訟時效為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年,那麼,為主債權擔保的抵押權的存續期間與主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相同,也就是說,如果主債權訴訟時效一直沒有屆滿,則抵押權一直存在而不消滅。二是當事人約定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抵押權的存續期間不影響抵押權的存續。我們在辦案實踐中經常發現在擔保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抵押權的期限,登記機關在登記時強制性地將抵押權登記為一定期限的情形,該期限的約定是否影響抵押權,物權法中未做規定,有待於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司法解釋,但是根據物權法定原則,這種約定是沒有效力的。擔保法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也規定「當事人約定的或者登記部門要求登記的擔保期間,對擔保物權的存續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
H. 行使留置權的程序
根據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債權人留置財產後,債務人應當在不少於兩個月的期限內履行債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在合同中未約定的,債權人留置債務人財產後,應當確定兩個月以上的期限,通知債務人在該期限內履行債務。債務人逾期仍不履行的,債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物折價,也可以依法拍賣、變賣留置物。留置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