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療期和病假是什麼關系
1,《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息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2 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病假工資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若有病假,可以享受一定的醫療期,若是重大疾病,應有相應的醫療期待遇。深圳的相關規定:員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進行醫療,在國家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本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百分之六十支付員工病傷假期工資,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的百分之八十。
B. 醫療期滿後還能歇病假嗎
可以。
你要分清楚醫療期和病假的區別。
醫療期是指患病以後可以享受內的一個權利期限容,在這個期限內,用人單位是不能和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這個期限期滿以後,單位就可以選擇是否和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了。
如果單位決定繼續留用你的,那你就繼續可以病休。
如果單位不想用你了,那就可以解除和你的勞動關系了,同時給你一定的經濟補償
C. 病假與醫療期的區別,如何鑒定
1、病假 所謂病假,是指勞動者非因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經醫療機構檢查、出具證明並獲本單位主管部門或領導的批准,停止工作治療疾病或休息的假期。 關於病假計算的問題,上海市勞動局《關於加強企業職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職工疾病休假期間生活的通知》第三條規定,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日數應按實際休假日數計算,...連續休假期內含有休息日、節假日的應予剔除。 2、醫療期 醫療期是指用人單位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用人單位不能因此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見《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二條。 3、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 職工根據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及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享受如下醫療期待遇: 企業職工應當享受的醫療期 職工實際工作年限 職工在本單位工作年限 享受醫療期的月數 10年以下 5年以下 3個月 5年以上 6個月 10年以上 5年以下 6個月 5年以下10年以上 9個月 10年以上15年以下 12個月 15年以上20年以下 18個月 20年以上 24個月 上海市的情形比較特殊,首先根據《關於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第五、六條的規定,2002年5月1日之前和之後簽訂的合同所適用的相關規定並不相同,2002年5月1日前簽訂的合同,其醫療期按照當時的法規、規章規定執行。 (一) 2002年5月1日前簽訂的合同。當時訂立的合同在關於醫療期的問題上還需要區分外商投資企業和非外商投資企業。 1.外商投資企業。根據《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勞動人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中國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按其在企業工作時間的長短,一般給予三個月至一年的醫療期。 2.非外商投資企業。主要適用《上海市勞動合同規定》第十三條,其醫療期的確定主要依據勞動者累計工作年限和在某一個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具體而言如下: (1)累計工作年限未滿10年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未滿5年,醫療期為3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5年,醫療期為6個月。 (2)累計工作年限滿10年未滿20年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未滿5年,醫療期為6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5年未滿10年,醫療期為9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10年未滿15年,醫療期為12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15年未滿20年,醫療期為18個月。 (3)累計工作年限滿20年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未滿5年,醫療期為12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5年未滿10年,醫療期為18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10年未滿15年,醫療期為24個月;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滿15年,不限定醫療期。 (二) 2002年5月1日之後簽訂的合同。適用《關於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第二條的規定,醫療期按勞動者在本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設置。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第1年,醫療期為3個月;以後工作每滿1年,醫療期增加1個月,但不超過24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5月1日之後續訂的勞動合同醫療期的處理問題,根據《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實施〈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若干問題的通知 (三)》第一條的規定,《條例》實施後續訂的勞動合同,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布〈關於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的通知》確定醫療期。確定醫療期的工作年限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連續工作年限累計計算,但勞動者享受醫療期的起始時間應從適用上述通知之日起起算。 4、醫療期的延長 勞動部1995年8月4日發布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依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和勞動部《關於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本企業工作年限長短,享受3–24個月的醫療期。對於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癒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在上海,《關於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第三條明確了延長醫療期的具體條件,即必須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又不符合退休、退職條件的;另外,延長的醫療期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具體約定,但約定延長的醫療期與前條規定的醫療期合計不得低於24個月。 上述規定主要適用於2002年5月1日以後簽訂的合同,至於在這之前訂立的合同,則應遵守《關於實施〈上海市勞動合同規定〉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五條第一款的規定: (1) 對患有癌症、精神病、癱瘓疾病的勞動者,本人提出申請,企業勞動鑒定委員會應批准延長其醫療期; (2) 除此之外,勞動者患有嚴重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程度嚴重醫療期滿後需要繼續停工醫療的,應當由其本人在醫療期內向企業勞動鑒定委員會提出延長醫療期申請,經企業勞動鑒定委員會批准,可適當延長醫療期。 延長的醫療期和規定的醫療期合並計算後,不得低於24個月。 5、醫療期內累計病休時間 職工若連續休醫療期,應當連續計算醫療期,直至期滿;若間斷地休醫療期,則可以累計計算醫療期的時間。依照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第四條的規定,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職工有權享有的醫療期月數 可以累計病休的月數 3個月 6個月 6個月 12個月 9個月 15個月 12個月 18個月 18個月 24個月 24個月 30個月 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例如:應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麼,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其他依此類推。病休期間,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包括在內。 《上海市勞動合同規定》第十四條與《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第四條規定相同,如前述,2002年5月1日之前簽訂的勞動合同仍應適用此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 滬勞保關發(2002)28號文《貫徹市政府《關於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的有關意見》之第二條:「根據《規定》精神,醫療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設置,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期間累計病休時間超過按規定享受的醫療期,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可見上海市的規定對累計病休時間的計算期間是「本單位工作期間」,不同於勞動部之規定。 6、試用期內是否有醫療期 用人單位與職工在勞動合同中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應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因此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應當享有醫療期。又因勞動法規定了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的試用期,因此試用期內的勞動者可以享有不超過三個月的醫療期。 7、醫療期滿勞動關系的處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針對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
D. 公司員工請病假有時間限制嗎
有限制,《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1、關於正式職工病假最長時間,勞動法並未做出規定,主要由公司的規章制度以及勞動合同來確定。
2、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等有關規定,任何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企業應該根據職工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期。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時,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也就是患病或非因工負傷職工的病假假期。
(4)醫療期就是病假的期限嗎擴展閱讀
勞保部為了適應勞動用工制度改革需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企業改革,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醫療期限的規定,制定的法規,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通知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E. 關於醫療期和普通病假的區別,有沒有什麼出台的明文規定
醫療期與普通病假的區別如下:
一是效力不同。醫療期由國家規章明確規定,具有強制性,而普通病假則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溝通」確定,沒有強制效力。
二是保護的權益不同。醫療期保護的是勞動者工作的權利,及在醫療期內不被解僱。而普通病假則是保護勞動者休息權、身體健康權益。
三是期限不同。醫療期的具體期限由國家規章明確規定,與勞動者工作年限相關。而普通病假則是由勞動者身體健康狀況、醫療服務、單位工作安排等因素確定。
四是享有權益不同。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該按規定發放薪資。而普通病假則沒有強制性規定,由雙方協商確定。
綜上所述,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病假肯定是屬於醫療期的范圍,但病假的實際時間可能超過醫療期,超過醫療期的實際部分病假時間,用人單位當然可以不支付工資。
事實上,貴單位確實應該支付三天的工資,按照員工手冊里80%的標准支付。一般來說,3天肯定是沒有超過醫療期的。
(5)醫療期就是病假的期限嗎擴展閱讀: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 9 9 4]4 7 9號)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F. 醫療期滿後是不是就再也不能請病假了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程序,直接解除勞動合同的,屬於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主張經濟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3個月;五年以上的為6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6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9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為12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18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24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五十九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G. 病假有什麼關系,醫療期和病假有什麼區別
醫療期,是根據法律規定,根據你的工作年限長短,准許你在一定的時間內版,可以休病假多長時間,權確定準許你可以休病假的期限,病假,是因為有病需要休息,醫生根據病情開除休假的病假證明,職工休病假,不能超過核定的醫療期,超過醫療期,即使有病假條也是無效的。
H. 病假與醫療期是什麼關系
1、病假
所謂病假,是指勞動者非因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經醫療機構檢查、出具證明並獲本單位主管部門或領導的批准,停止工作治療疾病或休息的假期。
關於病假計算的問題,上海市勞動局《關於加強企業職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職工疾病休假期間生活的通知》第三條規定,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休假日數應按實際休假日數計算,連續休假期內含有休息日、節假日的應予剔除。
2、醫療期
醫療期是指用人單位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用人單位不能因此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見《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二條。
3、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
職工根據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及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享受如下醫療期待遇:
企業職工應當享受的醫療期
職工實際工作年限
職工在本單位工作年限
享受醫療期的月數
10年以下
5年以下
3個月
5年以上
6個月
10年以上
5年以下
6個月
5年以下10年以上
9個月
10年以上15年以下
12個月
15年以上20年以下
18個月
20年以上
24個月
上海市的情形比較特殊,首先根據《關於本市勞動者在履行勞動合同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標準的規定》第五、六條的規定,2002年5月1日之前和之後簽訂的合同所適用的相關規定並不相同,2002年5月1日前簽訂的合同,其醫療期按照當時的法規、規章規定執行。
(一) 2002年5月1日前簽訂的合同。當時訂立的合同在關於醫療期的問題上還需要區分外商投資企業和非外商投資企業。
1.外商投資企業。根據《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勞動人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中國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按其在企業工作時間的長短,一般給予三個月至一年的醫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