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資企業病假期間合同到期怎麼處理
1,有病假,請假公司肯定會批准,就是不批准,你有病假單,公司也打不了你曠工,2,醫療期是按勞動者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3,公司是沒有權利解除你的勞動合同,如果解除,就是違法解除,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一、法律依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貳』 我們原是國有企業的,一年前被外資收購,現執行新的年休假制度,以前的工作年限還算以前的嗎
問:我們原是國有企業的,一年前被外資收購,現執行新的年休假制度,以前的工版作年限還權算以前的嗎?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年假也是法定的,但是必須滿一年才有。工作滿一年,不滿10年的休假5天,滿10年不滿20年的休息10天,滿20年和20以上的休息15天,也就是半個月的時間。法定規定的哦,沒有年休假可以去勞動局投訴。依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2、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3、到新單位後,依據條例第五條規定: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同上。
『叄』 我們原是國有企業的,一年前被外資收購,現執行新的年休假制度,以前的工作年限還算以前的嗎
問:我們原是國有企業的,一年前被外資收購,現執行新的年休假制度,以前的工作年限專還算以屬前的嗎?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年假也是法定的,但是必須滿一年才有。工作滿一年,不滿10年的休假5天,滿10年不滿20年的休息10天,滿20年和20以上的休息15天,也就是半個月的時間。法定規定的哦,沒有年休假可以去勞動局投訴。依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並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2、規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數。3、到新單位後,依據條例第五條規定: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同上。
『肆』 外企的HR在我入職後會查社保嗎我謊報了上一份工作的入職時間為四月,但是上上一份工作在8月才結束咋辦
一般是不會查的。
即使知道了,對你影響不大,只是時間問題;
已經錄用了,好好工作最重要。
『伍』 工作後檔案如何處理
1、首來先,我們應該自確保檔案沒有打開,密封條完好無損。因為某個檔案被損壞了,它會變成一個死檔案。此時,該檔案無法使用。我們需要先填寫丟失的材料,然後在相關部門批准後激活檔案。這些程序相當麻煩。
2、看看我們單位的性質。
(1)如果我們申請公務員或公共機構的工作。那麼,在我們被接受之前,這些立場需要政治審查,這需要我們的檔案,而且我們的檔案很可能不會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得到承認。此時,我們需要提前將檔案存放在人才市場。我們被錄取後,我們會把檔案送回單位妥善保管。
(2)如果我們申請的是中小企業或外企,他們沒有權利接受我們的檔案,那麼此時我們應該把檔案存放在合適的地方,比如人才市場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陸』 公司和外企合資以後才在新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現在協商解除。簽訂合同前的工作年限有沒有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從97年開始計算。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終止或解除勞動合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權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33號)中第4條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的合並、兼並、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變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
法條鏈接: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1102
『柒』 外企公司撤銷解散工人具體要給員工哪些經濟補償
中華人民來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源
第十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可以找單位協商要求結清工資,並且支付經濟補償金,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