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類預備役士兵和二類預備役士兵的顯著區別是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二十五條規定:
士兵預備役分為第一類和內第二類。
第容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預編到現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
(二)編入預備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
(三)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基幹民兵組織的人員。
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其他經過預備役登記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的人員。
2. 預備役是什麼,有和年齡的限制
預備役介紹:
預備役部隊是以現役軍人為骨幹、預備役官兵為基礎,按照軍隊統一的體制編制組成的武裝力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組成部分,是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的重點,實行軍隊與地方黨委、政府雙重領導制度。預備役部隊平時按照規定進行訓練,必要時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協助維護社會秩序,戰時根據國家發布的動員令轉為現役部隊。
年齡要求:士兵預備役的年齡,為十八周歲至三十五周歲。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二十四條士兵預備役的年齡,為十八周歲至三十五周歲,根據需要可以適當延長。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
第二十五條士兵預備役分為第一類和第二類。
第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預編到現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
(二)編入預備役部隊的預備役士兵;
(三)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基幹民兵組織的人員。
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其他經過預備役登記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的人員。
預備役士兵達到服預備役最高年齡的,退出預備役。
(2)二類預備役年限擴展閱讀
中國的預備役部隊歷程:
中國的預備役部隊組建於1983年3月。分軍種和兵種預備役師、團,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制序列,授予軍旗和番號,執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條例、條令。基本任務是:努力提高部隊的軍政素質,不斷增強現代條件下快速動員和作戰能力;切實做好戰時動員的各項准備工作,隨時准備轉為現役部隊,執行作戰任務;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預備役師、團實行統一編制,通常按地區編組,由預備役軍官和士兵組成,配備一定數量的現役軍人作骨幹,建有精乾的師、團機關,負責組織計劃、訓練和武器裝備管理工作。除配有一定數量的訓練武器裝備外,作戰所需的武器裝備有計劃地儲存在就近的國防倉庫。建有各項規章制度,每年進行一次組織整頓和人員調整,並建有訓練基地。軍事訓練,由軍區、省軍區、軍種、兵種按照總參謀部制定的訓練大綱組織實施。
3. 我爸是56年參加的第二類預備役軍人,有什麼待遇嗎
預備役軍人也算是老兵了,他們唯一的待遇就是每次集中演習都發槍,演習結束時強制必須原樣交回,子彈消耗必須一顆不少的上報,剩餘子彈必須上交。
4. 退伍女兵可以二次選擇入伍么
你這個問來題,看下面,
第一自類第一項,第二類第一項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退伍後會被編入預備役或者民兵
《兵役法》
第二十四條 士兵預備役分為第一類和第二類。
第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經過登記服士兵預備役的三十五歲以下的退出現役的士兵;
(二)經過登記服士兵預備役的三十五歲以下的地方與軍事專業對口的技術人員;
(三)其他編入預備役部隊和預編到現役部隊的二十八歲以下的預備役士兵。
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除服第一類士兵預備役的人員外,編入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其他經過登記服士兵預備役的三十五歲以下的男性公民。
本條第一類士兵預備役第(三)項所列人員,二十九歲轉入第二類士兵預備役;預備役士兵年滿三十五歲,退出預備役。
5. 退伍士兵要服幾年預備役
一般需要服預備役到35歲,國家若有戰爭退伍軍人不一定被召回部隊,但徵召則一定要重回軍隊服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士兵預備役的年齡,為十八周歲至三十五周歲,達到服預備役最高年齡的,即退出預備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現役軍官按照規定服役已滿最高年齡的,退出現役;未滿最高年齡因特殊情況需要退出現役的,經批准可以退出現役。
現役士兵從退伍後進行預備役登記之日起服士兵預備役,和平時期,預備役士兵由區縣人武部軍事科管理,每年都要將滿28周歲的一類預備役士兵改為二類預備役士兵,將滿35周歲的二類預備役士兵退出預備役,檔案另行保管。
公民在服預備役期間,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執行軍事任務,並隨時准備應征服現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5年開始建立預備役制度。
198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士兵預備役分2類:第一類,包括基幹民兵和經過預備役登記的28歲以下的退伍士兵與軍外專業技術人員;第二類,包括普通民兵和經過預備役登記的18~35歲的男性公民。
1998年12月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第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經過登記服士兵預備役的三十五歲以下的退出現役的士兵、經過登記服士兵預備役的三十五歲以下的地方與軍事專業對口的技術人員、其他編入預備役部隊和預編到現役部隊的二十八歲以下的預備役士兵;
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除服第一類士兵預備役的人員外,編入民兵組織的人員和其他經過登記服士兵預備役的三十五歲以下的男性公民。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二十五條 士兵預備役分為第一類和第二類
一、第復一類士兵預備役制
1984年5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規定第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
(一)按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編入基幹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在不建立民兵組織的單位,經過預備役登記的二十八歲以下的退出現役的士兵;
(三)經過預備役登記的二十八歲以下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第二類士兵預備役
1984年5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規定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
(一)按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在不建立民兵組織的單位,經過預備役登記的二十九歲至三十五歲的退出現役的士兵,以及其他符合士兵預備役條件的的男性公民。
1998年12月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規定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
(一)除服第一類士兵預備役的人員外,編入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其他經過登記服士兵預備役的三十五歲以下的男性公民。
條件
1 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熱愛社會主義
2 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軍隊的條令、條例
3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4 符合兵役法規定的服士兵預備役的年齡,即18-35歲
5 身體健康
7. 一類預備役 和 二類預備役 是什麼 幫忙說哈 詳細點
一、第一類士兵預備役
1984年5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規定第一類士兵預備役包括:
(一)按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編入基幹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在不建立民兵組織的單位,經過預備役登記的二十八歲以下的退出現役的士兵;
(三)經過預備役登記的二十八歲以下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第二類士兵預備役
1984年5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規定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
(一)按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在不建立民兵組織的單位,經過預備役登記的二十九歲至三十五歲的退出現役的士兵,以及其他符合士兵預備役條件的的男性公民。
1998年12月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規定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
(一)除服第一類士兵預備役的人員外,編入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其他經過登記服士兵預備役的三十五歲以下的男性公民。
2011年規定:
第二類士兵預備役包括下列人員:
(一)經過預備役登記編入普通民兵組織的人員;
(二)其他經過預備役登記確定服士兵預備役的人員。
基幹民兵和28歲以下經過預備役登記的退伍士兵、地方專業技術人員為第一類士兵預備役;普通民兵和經過預備役登記的29~35歲的退伍士兵及其他男性公民為第二類士兵預備役。
(7)二類預備役年限擴展閱讀:
預備役士兵是指依法被確定服士兵預備役人員,即是兵又是老百姓,一身二任、雙重身份,具有民、兵一體的特點。預備役士兵在和平時期,在有民兵組織的單位,參加民兵組織,在有預備役部隊的地方編入預備役部隊,服士兵預備役,參加預備役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
預備役士兵以兵的身份,履行服兵役的義務;參加社會生產勞動是民的身份,履行一般公民的義務。預備役士兵在戰時,參軍參戰或隨軍之前,鞏固後方進行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