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耕地佔補可平衡年限

耕地佔補可平衡年限

發布時間:2020-12-20 13:19:49

1. 耕地佔補平衡指標買賣可以實行政府采購嗎

耕地佔補平衡是指: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內量相當的耕地。占容用單位要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應依法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耕地佔補平衡是佔用耕地單位和個人的法定義務。 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由國土資源局負責統一協調、落實。每年年初,市國土資源局分析預測市及各區非農業佔用耕地量,並會同市財政局與縣(市)協商確定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的調劑價格,報市政府同意後,將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和所需計劃下達各區,並與有關縣(市)簽訂復墾項目協議。 注:各個縣市的國土局和財政局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各自製定具體的標准.

2. 什麼是耕地佔補平衡

耕地佔補平衡 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佔用者應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回原則,負責開墾與所答佔用耕地的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如果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

3. 耕地佔補平衡是啥意思

耕地佔補平復衡是指制《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要按照佔多少,補多少的原則,補充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這項制度是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重要舉措。 土地整治是補充耕地的主要渠道。耕地佔補平衡制度的落實,主要通過土地整治工程的實施,因地制宜,採取耕作層剝離和移土培肥技術,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治理等多種方式,使新補充與被佔用的耕地數量質量相匹配。耕地佔補平衡在數量質量要求上嚴格立足佔一補一,對於確因自然條件無法達到被佔用耕地質量的,實行數量質量按等級折算,通過增加一定的面積,達到占補耕地的產能綜合平衡。

4. 耕地佔補平衡標准

「佔一補一」是耕地佔補平衡的衡量標准,是在保證糧食安全和耕地面積總量不下降條件下,將數量和質量作為佔用和補充耕地的兩個變數,並在農用地分等工作的基礎上提出的工作標准。

(一)確定土地自然質量占補率(C)

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著重用於對耕地本身的質量進行評價,即對耕地的自然地力進行評價。耕地的自然地力是在土壤自然產出的基礎上加上人類的長期投入積累形成的,由耕地土壤的地貌條件、成土母質特徵、農田基礎設施和土壤理化性狀等綜合構成的耕地生產力,它代表了耕地某一發展階段的穩定產出,可以反映耕地自然質量的本底水平。對於佔用和補充的耕地都有其自然質量的本底。因此,可以得到下列公式: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海南卷)

式中:

Ri——佔用耕地的第i個地塊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

Rj——補充耕地的第j個地塊的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

Si——佔用耕地的第i個地塊的面積;

Sj——補充耕地的第j個地塊的面積。

由此可以得出:

C > 1 時,佔用耕地自然質量優於補充耕地,補充耕地數量不低於 C 倍;

C = 1 時,佔用耕地自然質量與補充耕地相同,占與補比例為 1∶1 ;

C < 1 時,佔用耕地自然質量劣於補充耕地,補充耕地數量比例不低於 1∶1(耕地面積不

下降是政策要求)。

(二)確定土地利用占補率(L)

農用地利用等指數可以解釋為在最優土地利用水平和最優經濟條件下,該分等評價單元內的農用地所能實現的最大可能單產水平,因此,可以將其稱為農用地的本底產量。在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下降的前提下,土地利用占補率將是考察占補平衡最為重要的因素。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海南卷)

式中:

Yi——佔用耕地的第i個地塊的農用地利用等指數;

Yj——補充耕地的第j個地塊的農用地利用等指數。

由此得出:

L > 1 時,佔用耕地利用等指數優於補充耕地,補充耕地數量不低於 C 倍;

L = 1 時,佔用耕地利用等指數與補充耕地相同,占與補比例為 1∶1 ;

L < 1 時,佔用耕地利用等指數劣於補充耕地,補充耕地數量比例不低於 1∶1(耕地面積不下降是政策要求)。

5. 耕地佔補平衡是啥意思

耕地抄占補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規襲定的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要按照「佔多少,補多少」的原則,補充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這項制度是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重要舉措。
耕地佔補平衡制度的基本要求:
(1)任何建設佔用耕地必須履行開墾耕地的義務;
(2)開墾耕地的責任者是佔用耕地的單位;
城市建設區用地統一徵收後供地,承擔造地義務的為市縣人民政府,造地費用可以打入建設用地成本,但責任必須由縣市人民政府承擔;
城市建設用地區外的建設項目用地,承擔開墾耕地義務的是建設單位,縣市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負責監督驗收;
村莊集鎮建設佔用耕地,承擔開墾義務的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縣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負責監督驗收。
(3) 開墾耕地資金必須落實;
(4)開墾耕地地塊應當落實;
(5)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出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建設單位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由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履行造地義務。

6. 耕地佔補平衡質量問題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 號)(以下簡稱《決定》)中對土地質量作了明確要求:「嚴格執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各類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建設單位必須補充數量、質量相當的耕地,補充耕地的數量、質量實行按等級折算,防止佔多補少、占優補劣。」「嚴格保護基本農田。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必須保證現有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由此可見,對於耕地佔補平衡必須提供相應的質量評價標准。

同時,不應忽視一個現象:我國絕大部分城市和重點城鎮分布於平原、階地、台地或自然生產條件較優越的地區,建設佔用的耕地是城鎮周邊的高產糧地,但耕地後備資源相對匱乏。開發整理潛力較大的地塊大多位於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土地開發整理新增耕地的質量與城鎮周邊建設佔用耕地的質量、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新增耕地需通過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等措施,才能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產水平。因此,補充耕地不僅要強調在數量上達到占補平衡,而且要有針對性措施,不斷提高耕地質量,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這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耕地佔補平衡,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另外,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由於建設用地的需求量大,耕地佔補平衡的難度較大。特別是隨著建設用地量增大,補充耕地面臨新的情況:一是耕地後備資源潛力越來越小。由於提前使用規劃建設用地指標,必須相應同步補充耕地面積,而資源潛力不可再生;同時近幾年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未利用地直接發展為經濟作物用地,耕地後備資源大量減少。二是土地開發整理的難度越來越大。由於耕地後備資源面積大、開墾條件較好、易開發利用的地塊將會被開發利用,剩餘的是開發條件較差的地塊,所以農用地整理新增耕地的比率減小,開發整理難度增大是其趨勢所在。三是投入成本越來越高。由於土地開發整理難度增大,開發造地的地塊面積小而分散,開墾條件差,導致了土地開發整理成本加大。因此,是否達到所佔耕地的質量水平需要有相應的評價標准。

7. 什麼是耕地佔補平衡耕地佔補平衡指標價格是多少

耕地佔補平衡是指《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建設版經批准佔用耕地要按權照「佔多少,補多少」的原則,補充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這項制度是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的重要舉措。
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佔用單位要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應依法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耕地佔補平衡是佔用耕地單位和個人的法定義務。

8. 什麼事耕地佔補平衡指標

耕地佔補平衡是指: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回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答當的耕地。佔用單位要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應依法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耕地佔補平衡是佔用耕地單位和個人的法定義務。
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由國土資源局負責統一協調、落實。每年年初,市國土資源局分析預測市及各區非農業佔用耕地量,並會同市財政局與縣(市)協商確定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的調劑價格,報市政府同意後,將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和所需計劃下達各區,並與有關縣(市)簽訂復墾項目協議。
注:各個縣市的國土局和財政局會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各自製定具體的標准.

9. 落實耕地佔補平衡制度的措施有哪些

《土地管理法》第31條規定,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即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具體指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佔用者應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落實措施主要有以下8個方面:

超前足額預算。在非農建設項目申報初期,充分考慮耕地佔補平衡,在投資預算中安排開墾耕地資金。

耕地開墾費專款專用。地方收取的耕地開墾費應當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專項用於土地開發整理,確保用於占補平衡的新增耕地數量和質量。

強化規劃計劃統籌。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期內耕地佔用指標為依據,以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專項規劃為平台,統籌安排規劃期內補充耕地任務,並通過實施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對各年度補充耕地任務進行落實。

完善耕地儲備制度。建立健全補充耕地儲備庫,先行實施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將可用於占補平衡的補充耕地納入耕地儲備庫,及時備案,統一配號。

全面實行先補後占。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市、縣報批建設用地前,要先行完成補充耕地,做到先補後占。同時,建立耕地佔補平衡台賬,確保補充耕地的真實性。

強化補充耕地的項目管理。嚴格加強用於占補平衡的補充耕地項目管理,做好立項、設計、實施、驗收等工作。採取工程手段和經濟等措施,推行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與利用,鼓勵新增耕地地力的培肥,提高補充耕地質量。

加強對耕地佔補平衡的動態監管。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補充耕地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檢查、實時監督,以及報國土資源部備案等工作。建設用地審查時,充分發揮建設用地監管平台作用,核實補充耕地情況,確保耕地先補後占。

強化耕地佔補平衡考核工作。通過年度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檢查或考核,集中檢查各地耕地佔補平衡落實情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各派駐地方的國家土地督察局根據檢查和考核情況,督促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落實耕地佔補平衡。

在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耕地佔補平衡市場化運作方式,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補充耕地。

相關鏈接

《國土資源部關於全面實行耕地先補後佔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9〕31號)第2條規定:……要按照資金性質核定納入儲備的補充耕地面積。使用耕地開墾費、建設單位或市、縣、鄉(鎮)政府自籌資金補充的耕地,可用於耕地佔補平衡;凡使用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補充的耕地,按規定不得用於占補平衡;資金打捆使用的,按比例確定可用於占補平衡的補充耕地面積

10. 耕地佔補平衡要怎麼做

為加強耕地保護,國土資源部、農業部、中央農辦27日進一步明確了耕地佔補平衡工作從嚴管控的機制,並強調地方黨委、政府的耕地保護第一責任。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強調,占補平衡要納入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省級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完善考核和獎懲機制。占補平衡以縣域自行平衡為主、省域內調節為輔,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國家適度統籌,國家適度統籌范圍極小、條件極高、程序從嚴,只能是耕地後備資源嚴重匱乏的直轄市或資源環境條件嚴重約束省份因國家重大建設項目需要方可申請。國家統籌也不是無償的,要向中央財政交納足夠補充耕地資金。對此必須嚴格標准、嚴格條件、嚴格程序,確保政策不走樣。

閱讀全文

與耕地佔補可平衡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