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固定資產年限總和法

固定資產年限總和法

發布時間:2020-12-20 00:03:53

⑴ 固定資產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折舊年限積數法或級數遞減法。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專額乘以一個屬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 n年,分母即為1+2+3+……+n=n(n+1)÷2,其折舊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⑵ 固定資產折舊採用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額×100%

【補充例題•計算題】

某企業一項固定資產的原價為2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

預計凈殘值為200元。假如採用年數總和法,每年折舊額的計算如下:

【正確答案】

第一年折舊額=(20 000-200)×5/15=6 600(元);

第二年折舊額=(20 000-200)×4/15=5 280(元);

第三年折舊額=(20 000-200)×3/15=3 960(元);

第四年折舊額=(20 000-200)×2/15=2 640(元);

第五年折舊額=(20 000-200)×1/15=1 320(元)。

【特別提示】

①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②折舊的對應科目

a.基本生產車間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製造費用,並最終計入所生產產品成本;

b.管理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

c.未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

d.銷售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銷售費用;

e.用於工程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在建工程;

f.用於研發無形資產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研發支出;

g.經營出租的固定資產,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等。

借: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在建工程

研發支出

其他業務成本等

貸:累計折舊

⑶ 固定資產折舊,用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復又稱折舊年限積數法或制級數遞減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所以:
第一年折舊:(85000-5000)/(4/10)=32000
第二年折舊:(85000-5000)/(3/10)=24000
第三年折舊:(85000-5000)/(2/10)=16000
(答案為16000)
第四年折舊:(85000-5000)/(1/10)=8000

⑷ 年數總和法是怎麼計提折舊的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殘值)╳可使用年數÷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公式: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年折舊率

有一台設備,原值78000元,預計殘值2000元,預計可用4年,試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折舊額。

年數總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4)固定資產年限總和法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的優缺點:

優點:因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還有,資產的凈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凈收入的減少。因此,加速折舊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趨於現金收支規律的一種方法。

缺點:對影響折舊分配需要考慮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慮並體現。

年數總和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它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確定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年數總和法的適用范圍:

1、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2、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⑸ 年數總和法計算

計算公式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5)固定資產年限總和法擴展閱讀:


原理


根據固定資產的折舊原則,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結束時,該固定資產的價值也全部轉到產品成本中。那麼轉移的價值應為100%,簡化為1。簡單地說當某個固定資產的價值全部折舊結束時,其折舊率總和應為1,用數學式子表示為:折舊率總和=1。


現在我們把這個式子展開如下:


折舊率總和=1


=(1+2+3+……+10)÷(1+2+3+……+10)


=(1+2+3+……+10)÷55


=1÷55+2÷55+3÷55+……+10÷55


假如某企業實行加速折舊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是10年,那麼它的第一年折舊率我們就可以規定為10÷55,第二年規定為9÷55,第三年規定為……,第10年規定為1÷55,10年使用期結束就正好是折舊100%。


以上是使用期為10年的固定資產年數總和折舊法的折舊率式子的來源過程,如果是20年的話,我們只要用式子:


折舊率總和=1


=(1+2+3+……+20)÷(1+2+3+……+20)


=(1+2+3+……+20)÷210


=1÷210+2÷210+3÷210+……+20÷210


同樣可以求得20年中各年的折舊率。

擴展文件;《會計資料大全》

⑹ 固定資產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的會計題目,如下:

你好,

解析:
(1) 計算工程完工交付時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105300+10000+1700+40000+3000=160000元

(2) 編制2010年與工程物資和固定資產構建有關的會計分錄
購入工程物資:
借:工程物資 117000
貸:銀行存款 117000

工程領用工程物資:
借:在建工程 105300
貸:工程物資 105300

工程領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11700
貸:原材料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1700

應計入工程成本的各項支出費用的分配:
借:在建工程 43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40000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 3000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結轉分錄:
借:固定資產 160000
貸:在建工程 160000

(3) 計算2011年該項固定資產的折舊額
固定資產的凈殘值=160000×10%=16000元
則:
第一折舊年應計提的折舊額=(160000-16000)×5/15=48000元
第二折舊年應計得的折舊額=(160000-16000)×4/15=38400元
因而:
2011年度該項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48000×4/12+38400×8/12=41600元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⑺ 固定資產折舊採用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有一台設備,原值78000元,預計殘值2000元,預計可用4年,試用年數總和法計算每年折舊額。

年數總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⑻ 年數總和法是怎麼計提折舊的

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折舊基數×逐年遞減的折舊率=(原值-預計凈殘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

2007年12月,長江公司購入一台設備,當月投入使用。該設備的原值為158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8000元。

第一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5/(1+2+3+4+5)=50000(元)

第二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4/(1+2+3+4+5)=40000(元)

第三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3/(1+2+3+4+5)=30000(元)

第四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2/(1+2+3+4+5)=20000(元)

第五年年折舊額=(158000-8000)×1/(1+2+3+4+5)=10000(元)

(8)固定資產年限總和法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是指用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稱為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總和年限法、折舊年限積數法、年數比率法、級數遞減法或年限合計法,是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一種。

年數總和法的主要用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固定資產:

(一)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

(二)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

逐年遞減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之總和,假定使用年限為n年,分母即為1+2+3+……+n=n(n+1)÷2,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數/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 月折舊率

採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⑼ 固定資產年數總和法和年折舊率怎麼算啊

第一年(原值-凈殘值)*尚可使用限/預計使用年數總和,這樣算出來就是年折舊率,以後下推就行了

閱讀全文

與固定資產年限總和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