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oft公寓值得買嗎
商住房的優勢:
一、不限購
商住房較大優勢就是不限購,這點是很多消費者選擇它的理由。在限購城市的購房者無需考慮自身的購房資格,同時商住房也不佔用購房名額,不受首套房約束。
二、面積小總價低
商住房的單價往往並不便宜,甚至有時還比同項目的單價略高,但由於單套面積較小,總價會低很多,非常適合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用於過渡居住。
三、作用靈活
商住房戶型設計相對靈活,裝修時改造設計空間很大,加上居住辦公均可,後期無論是出售還是出租市場都更寬。
四、地段便利
和購買住宅相比,選擇商住房往往能用相同或更低的價格購買一套區域位置更好的房產,由於地段和配套優勢,商住房出行相對便利,升值空間也比較理想。
商住房的缺點:
一、 產權年限
商住房的產權一般只有40年或50年,而且使用權期滿後,「非住宅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不能自動續期。所以相對於普通住宅,商住兩用房的隱性成本其實很高。
二、不能落戶
對於急需買房落戶的群體來說,商住房也不適合考慮,大部分的商住房都無法遷入戶口,對於家中有學齡兒童的家庭,無論購買的房產離學校多近,都無法享受就近入學。
三、生活成本高
大多數商住房的水電都是商用標准,而且物業費招收也遠高於住宅項目,如果是一大家子入住,多出來的生活成本一定要提前計算。
四:居住體驗
住宅多為板樓,而商住房多數以塔樓為主,相比通風和採光條件都略有不足,另一方面,由於「商」「住」混合,人員比較復雜。
五:貸款受限
商住房無法享受普通商品住宅的稅費優惠,首付需50%左右,且貸款期限較高為10年,貸款利率為普通住宅的1.1倍,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
B. 住宅式公寓和普通住宅有什麼區別
1、公寓與住宅的區別:針對人群不同
公寓一般是位於城市的中心地段,而它的居住人群是以商務客群為主要人群,重視的是優秀的軟硬體設施服務和便利的出行條件;而住宅一般是重視附近的學校、醫療等生活設施完善情況,住戶一般是普通家庭用以長期居住。
公寓式住宅最早是「舶來品」,相對於獨院獨戶的別墅,更為經濟實用。早期大城市的公寓式住宅都是高層大樓,每一層內有若干單戶獨用的套房,包括卧室、起居室、客廳、浴室、廁所、廚房等等。其集戶型小、總價低、投資回報率高、配套設施完善等特點於一身的公寓式住宅受到購房者的追捧。
2、公寓與住宅的區別:物業費用不同
公寓水電費一般都是都是按照商業的標准來結算,而它的單位面積均價也比較高,但是入住人群大多是商務人士,他們倒是不怎麼在乎;而住宅的話,它的水電費則是按照民用結算,單位的面積均價格也比公寓的低,居民常年在此生活居住,所以考慮的會更加細致
3、公寓與住宅的區別:裝修程度不同
公寓交房一般是精裝修,比較講究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和配套設施的完備、服務的周到詳實;而住宅就可以允許生活配套設施一定程度的滯後,交房一般是毛坯房。
住宅式公寓優點:
使用成本相比而言較低。產權70年,可商貸,亦可公積金貸,貸款成數高,利率較商務公寓便宜,物業、水、電、煤等按民用收費。
舒適度更高。住宅式公寓的居住舒適度明顯優於商務型公寓,每個標准層設置的公寓間數不超過20間,電梯配比多為每層1:10,多數通有燃氣管道,不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稅費較低。住宅性質的公寓交契稅按照90㎡以下普通住宅的契稅比例交1%。這也是其優於商務型公寓的特點之一,便於今後轉手。
C. 買LOFT房子應該注意什麼
一、檢查LOFT層高
LOFT層高過矮會影響住房舒適度,而層高太高則會受到政策限制。根據《容積率指標計算規則》對LOFT類戶型的層高做出過明確的規定:當住宅建築標准層層高大於4.9米時,無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築面積均要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2倍計算。
即住宅立項的LOFT層高在4.9米以內,開發商宣傳以及在合同中所承諾的「買一層送一層」的說法才是合法有效的。現在有一些LOFT住宅的凈層高較低,分為兩層之後有可能出現單層層高不足的現象。
二、查驗產權年限
目前市場上在售的LOFT在產權上多屬商業性質,其產權一般為40年或50年,與一般住宅的70年產權存在一定的差別。將價格和產權進行綜合對比發現,LOFT的生活成本其實更高些,購房者應在明確這一情況的基礎上謹慎入手。
三、考慮成本
雖然LOFT小戶型一般總價較低,但綜合來看,成本並不低。如果購買的是首套房,LOFT項目的首付款一般為50%,貸款年限最長為10年,而普通住宅需要首付款僅為30%,貸款年限最長為30年。
且入住之後,LOFT商住樓的水、電價格是商業價格,高於民用水、電價格。商住樓公攤比例較大,物業費比純住宅較高。購買LOFT產品之前一定要考慮好這些成本預算。
四、無法使用公積金貸款
LOFT公寓基本都是40年或者50年產權的,土地性質屬於商業用地,所以如果要貸款購房的話是不能選擇公積金貸款的,而且貸款年限最多隻能是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