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灣簽證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臨時台胞證(可落地辦理),一次性,簽注期限是三個月。如果是非臨時性台胞證(一般為五年期),則可申請多次多簽簽注,即可多次入境,簽注期限分一年到五年,一般是申請一年期簽注。
如果是在大陸辦理,提交暫住證即可申請,如申請一年期以上簽注,需提交比較多的相關證明文件,譬如健康檢查、公司證明、學校證明等等。
拓展資料
中國大陸居民申請往來中國台灣地區的條件
1、中國大陸居民因私事前往中國台灣探親、定居、訪友、接受和處理財產,處理婚喪及其他私人事務。
2、中國大陸居民應邀前往中國台灣進行經濟、文化、科技、體育、學術等活動或者參加會議、進行兩岸事務性商談、采訪,以及執行海峽兩岸直航航運任務等。
中國大陸居民往來中國台灣地區簽注種類
1.D簽證:定居
2.J簽證:居留
3.T簽證:探親
4.L簽證:旅遊
5.Q簽證:訪友、接受和處理財產、處理婚喪事宜、訴訟等私人事務
6.Y簽證:持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同意赴中國台灣地區批件赴台進行經濟、文化、科技、體育、學術、合作研究等交流活動或者參見會議、進行兩岸事務性商談、采訪。
7.F簽證:持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關於應邀往來中國台灣立項批復」赴台進行經貿、交流活動。
8.C簽證:執行兩岸直航航運任務的人員。
中國大陸居民開放赴中國台灣旅遊地區
中國大陸地區開放中國台灣旅遊的省市包括: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廣東、重慶、雲南、陝西、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
B. 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下去!那到底拖多久大陸有沒個時間表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後,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正如本刊上期刊登的本期觀察所提:大陸可以把台灣問題放一放,先抓住未來5到8年發展戰略機遇期。
任何國家發展都離不開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對於中國大陸而言,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是: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大行其道,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魂不散,國際關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現象依然突出,全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加上台灣問題的存在,一些國際反華勢力更可能與台灣島內的民進黨當局勾連,以台灣問題破壞中國大陸的整體外交戰略布局,遏制、延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因此,台灣問題,又不能拖太久。
不斷踩紅線,台美勾結已近「臨界點」
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間共同利益要遠遠大於分歧。過去40年的歷史表明,雖然中美在各個不同時期,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政治分歧,尤其在中國台灣問題上,雖然美國按照其國內法「與台灣關系法」發展與台灣關系,還時不時拿「台灣牌」向中國大陸施壓要價,但兩國始終斗而不破。
然而,隨著中國近些年經濟快速發展,尤其GDP越來越接近或超過美國一貫認為的維持世界霸權的GDP60%警戒線時,它開始對中國緊張。加上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美國這個守成大國越來越覺得不安,開始對中國採取各種手段,最終要實現讓中國經濟從此倒下。
於是,特朗普上台不久,美國就發動了對中國的貿易戰、科技戰。
然而,中國制度下的經濟韌性並非像特朗普想像得那樣不堪一擊。即便美國下了狠手,中國經濟發展依舊「風景這邊獨好」。反觀美國,特朗普的「傷人1000,自損800」的昏招,讓美國民眾承擔了高額成本,很多美國企業因此走入困境。
這樣的結果並非特朗普所追求的。在使盡了各種手段都無法將中國大陸擊倒的情況下,特朗普開始拿台灣問題下手。在他看來,台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只有觸及核心利益,才會讓中國感到疼。
看到美國對中國大陸發起貿易戰,蔡英文似乎看到了「倚美謀獨」的機會。於是,主動要求台灣承擔美國「印太戰略」的支點,做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棋子」。
蔡英文還以台灣與美國等反華勢力有著「共同的價值」體系為由,主動建群、拉盟友,跟著美國等做「反華小卒」。
台灣的晶元技術和產業發展處於世界前列。特朗普把晶元作為美國制裁華為、中芯等企業的核心技術手段。作為台灣第一大晶元廠商,台灣台積電等幾家知名晶元企業,一直是華為等大陸企業最大供應商,企業合作一直比較順暢。但當美國制裁華為等企業後,蔡英文便主動介入,支持美國制裁華為,不僅配合特朗普政府對華為斷供晶元,還禁止台灣使用華為產品,以表對美國的忠心。
民進黨當局的投懷送抱並沒有白費,在美台勾連下,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開始炮製很多侵害中國主權、破壞中美兩國關系的所謂挺台「法案」。從2018年3月炮製的「台灣旅行法」,到當年12月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從2019年5月「台灣保證法」,到10月的「台北法案」,再到2020年7月炮製的「國防授權法」。2020年8月,美國派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率團訪台,9月又派副國務卿克拉奇訪台。這是41年來美國訪台最高層級國務院官員。
此外,就在特朗普離任前夕,美國國防部再次宣布向台灣出售總額2.8億美元戰地訊息通訊系統。這是特朗普去年第6次,也是上任以來第11次對台軍售。這些售台武器,明顯超出防禦的性質,帶有明顯的進攻性。
今年1月11日,特朗普任內只剩不到10天,國務卿蓬佩奧突然宣布解除美國與台灣官員交往的自我限制。眾所周知,中美關系是當前國際關系領域最重要的、分量最重的一對雙邊關系,堅持一中原則對中美關系發展至關重要,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蓬佩奧的自我解限,意味著中美關系已近「臨界點」。
雖然特朗普下台了,但他任內制定的一些台美政策給中美關系帶來的影響卻可能長期存在,台灣問題仍舊是未來中美關系的重大障礙,並還將是未來美國政權用來對中國漫天要價、遏制中國發展的重要手段。
勾連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歐盟國家暴露民進黨「台獨」野心
由於意識形態等原因,國際社會一些反華勢力,和美國一樣,無法接受一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正常發展,他們看不得中國的成功。在和中國交往中,和美國一樣,頻頻拿台灣問題和中國說事,台灣問題儼然成為中國大陸的軟肋,在外交上徒增很多困擾,耗費很多精力。
這樣的國際環境也助推了民進黨當局勾連這些反華勢力的野心。
除美日國家外,台灣當局開始與中國有邊界爭端的印度,以及有貿易爭端的澳大利亞,乃至其他如紐西蘭、部分歐盟國家勾連。
隨著中印關系及兩岸關系都陷入緊張,印度政府內部「越來越多人支持推動正式啟動與台灣的貿易協議談判」。印度和台灣地區2018年簽署了更新的雙邊投資協議。就在去年10月初,印度政府批准了台灣富士康集團、緯創資通、和碩集團等的投資計劃,希望5年內在智能手機生產領域吸引超過1430億美元的投資。
去年10月,《印度快報》和《政治家日報》刊登台灣「雙十」宣傳頁,上面刊登有蔡英文的照片及相關報道,並稱贊自由民主的印度是台灣的夥伴。印度主流媒體也紛紛以「中華民國」指代台灣地區,以「大使」稱呼「台灣駐新德里經濟和文化代表」。《印度教徒報》《印度快報》《印度時報》《經濟時報》等媒體甚至多次直接將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的官職稱為「台灣外交部長」。
近期中印邊境對峙催生的印度國內反華情緒高漲,更讓印度和台灣地區很多鼓吹「印台走近」的人蠢蠢欲動起來,接觸越來越頻繁,印度還派出曾就讀台灣大學的外交官作為印度駐台代表,助力台印發展「實質關系」。
除了印度,台灣還勾連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大洋洲國家。
去年末,澳大利亞莫里森政府為尋找替代市場,打起了台灣當局的主意。澳前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表示,澳大利亞應該計劃與台灣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卡納萬說:「我認為與台灣達成貿易協定是絕對有意義的。它是我們國家的密友,也是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卡納萬還聲稱,澳大利亞「不應允許另一個國家決定我們應該與誰最終達成協議」。
同在大洋洲的另一國家,去年5月初,台灣以「防疫外交」公關紐西蘭。得到紐西蘭副總理兼外長彼得斯支持,彼得斯稱其「個人支持」台灣地區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彼得斯還宣稱台灣是一個「國家」,並辯稱這是「出於國際衛生考慮」。
此外,民進黨當局近年來強化對歐關系,藉助「友台」議員、歐洲議會以及個別反華政客的影響力打「擦邊球」,謀求對歐關系「突破」。
在歐洲各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下,台當局以歐洲議會為突破口,通過游說議會提出涉台議案、邀請議員訪台方式,製造所謂「對歐關系突破」假象。去年以來,歐洲議會通過6項涉台決議案,重申歐盟將協同國際夥伴強化與台灣合作,堅定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呼籲歐盟與台灣啟動投資談判。8月,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率團訪台,並在台灣立法機構發表演講,是近30年歐洲國家訪台最高層級官員,也是45年來首位與台無「邦交」關系國家的議長在台灣立法部門發表演說。
民進黨當局還以交流合作炒作台歐「關系密切」。去年6月和10月,蔡英文在「哥本哈根民主峰會」和捷克「公元兩千」論壇發表視頻演說,被視為重要交流成果。台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也在英國國國會中國小組、「公元兩千」論壇等發表視頻演講。9月22日,歐洲經貿辦事處、台「經濟部」和「外交部」首度在台合辦「投資歐盟論壇暨展覽」,15個歐盟國家參與展覽。
德國和法國作為歐盟主要國家,近年來和中國大陸保持著比較穩定的外交關系,但近幾年來也成了台灣當局勾連對象。
去年4月5日,台防務部門發布公告稱,將以8億元新台幣預算從法國采購「康定級」軍艦干擾火箭發射系統升級套裝。每艘「康定級」軍艦配備兩座DAGAIE干擾彈發射系統,採用全自動化,可發射14枚各類型干擾彈與熱焰彈,屬於電子戰反制系統。
而在去年3月底,86名法國議員和40名法國醫生學者聯署在《新觀察家》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為《世界衛生組織應與台灣全面合作》的文章。文中,他們張口閉口把台稱作「國家」。
去年10月19日,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在議會場所接待所謂「台灣代表」謝志偉,並以視頻方式會見了主管台灣數字信息產業的唐鳳及另外兩位台灣官員。該委員會主席延森還對記者說,此次會見取代了其原計劃9月底對台北的「訪問」。據了解,延森來自德國在野黨自民黨,該黨也曾公開支持過「港獨」勢力。
從這幾件事上可以看出,在台當局大力拓展所謂「國際空間」的操作下,西方一些國家在「一個中國」原則上開始出現了松動,出現了一些政治和軍事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情。
不能讓台灣問題干擾實現中華民族民族復興進程
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這為民族復興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為我們引領世界大變局、塑造外部環境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台灣問題的存在,讓國際一些反華勢力覺得,台灣問題給他們遏制中國大陸發展和延緩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創造了更多機會。尤其拜登上台後表態,將團結更多「理念相同盟友對抗中國」。
顯然,未來台灣問題仍將可能是這些國家牽制中國的重要工具,這意味著,台灣問題將是日益成為影響中國整體外交戰略和威脅民族復興進程的障礙。因此,解決台灣問題不能拖太久。
C. 台灣通行證有效期有多久
往來台灣通行證有效期分為10年和5年兩種:有效期為10年的往來台灣通行證簽發給已滿16周歲的大陸居民,有效期為5年的往來台灣通行證簽發給未滿16周歲的大陸居民。
大陸居民申請往來台灣通行證,應當按照要求填寫申請表,回答有關詢問並提交下列材料:
1、提交符合《出入境證件相片照相指引》的申請人照片。
2、交驗申請人居民身份證原件。不滿16周歲未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可交驗居民戶口簿,人民解放軍軍人、人民武裝警察交驗軍人身份證明(軍官證、士兵證或者警官證)。
3、按規定留存或者核驗指紋信息。
4、在非常住戶口所在地申請往來台灣通行證的,還須按照國家移民管理局有關規定,提交符合在非常住戶口所在地申請條件的證明材料,但屬於本須知「受理機構」部分第(一)至(七)項規定情形之一的除外。
5、登記備案的國家工作人員、軍人,應當提交本人所屬單位或者上級主管單位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出具的同意其辦理出入境證件的函件,但持「赴台批件」申請赴台的除外。
6、未滿16周歲的申請人,還應交驗監護關系證明(《出生醫學證明》、監護關系公證書、戶口簿等),交驗監護人居民身份證原件;監護人委託他人陪同的,還須提交監護人的委託書,交驗被委託人的居民身份證原件。
(3)台灣統一期限擴展閱讀
申請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的注意事項:
1、持證人在台灣停留時間自入境台灣次日起不得超過15日。
2、登記備案的國家工作人員須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報批後方可提出申請。
3、《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有效期不足三個月(含)時,出入境管理局不受理簽注申請,不予出境,證件持有人可自行前往出入境管理局辦理通行證延期手續。
如首次辦理《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需要親自前去出入境辦理此證及加註G簽,出證後可請人代領;如有《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僅需加註G簽,則可委託他人代為送簽。
D. 為什麼台灣不願與中國統一
這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如果你看過歷史.應該知道早期是清朝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在塞德克巴萊紀錄中的霧社事件就清楚記載.台灣人是自己把主權從日本人的手裡自己掙回來的.所以有台灣的光復節紀念自己的節日.不像香港跟澳門是有租借期限的.租期到了就得把主權回歸給中國.這是自我角度的理解.希望能幫到你!
E. 跪求!!!!為什麼說海峽兩岸的最終統一是歷史的必然
因為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一項庄嚴而神聖的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為之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因此海峽兩岸的最終統一是歷史的必然的。
祖國統一大業問題, 是自新中國成立起各族人民都一直關心的問題。幾十年來, 台灣與大陸一海之隔親人無從團聚, 民族、國家、人民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這一直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切膚之痛。
盡快結束這種分裂局面, 實現國家的統一, 是十二億大陸人民和二千萬台灣同胞的心願, 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需要, 是歷史的必然。
(5)台灣統一期限擴展閱讀
鑒於兩岸的現實狀況,中國政府主張在實現統一之前,雙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補互利的原則,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和各項交往,進行直接通郵、通商、通航和雙向交流,為國家和平統一創造條件。
和平統一是中國政府既定的方針。然而,每一個主權國家都有權採取自己認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軍事手段,來維護該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中國政府在採取何種方式處理該國內部事務的問題上,並無義務對任何外國或圖謀分裂中國者作出承諾。
F. 台灣回歸大約多少年
這種問題被多問一次,台灣回歸就會多等一天。
G. 請問台灣通行證一次簽注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
《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有效期為10年 ,個人旅遊簽注(G簽注)有效期為6個月,持證人在台灣停留時間自入境台灣次日起不得超過15日。
經查詢,申請台灣通行證材料中有一項涉及到單位意見,還是建議你到小孩子的學校開證明。
申請材料
1、提交填寫完整的《大陸居民往來台灣地區申請表》。
2、提交正面免冠藍底彩色近照2張,規格為33×48mm。
3、交驗身份證件。交驗申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未滿16周歲的除外)、戶口簿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來大陸後申請前往台灣,由暫住地的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受理。須交驗本人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定居國外的證明,並提交復印件。
代辦的,交驗代辦人居民身份證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4、交驗有效的入台許可證明,並提交復印件。
5、已持有效《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的,提交證件原件。
6、單位意見。
登記報備的國家工作人員申請前往台灣,須提交所在工作單位意見。
持國務院台辦「赴台批件」的人員申請前往台灣,無須提交所在工作單位意見。
7、提交與申請事由相應的證明材料。
(1)應邀前往台灣的,提交國務院台辦「赴台批件」原件,或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台辦確認蓋章的復印件。
在非常住戶口所在地申請的,提交工作證明,交驗暫住證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由組團單位代辦的,代辦人須提交單位介紹信。
(2)經國務院台辦經濟局審核立項前往台灣進行經貿交流活動的,提交國務院台辦經濟局「關於應邀往來台灣立項批復」原件。
8、申請補發、換發證件,須提交下列有關證明:
(1)補發證件的,提交證件報失地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
(2)換發證件的,提交原持有的《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證件損毀的,提交證件損毀說明書。
辦理程序
向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符合異地辦理條件的,可以向居住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申請辦理。
收費標准
1.《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每證80元;
2. 大陸居民往來台灣一次有效簽注,每件15元;多次有效簽注,每件80元。
辦理期限
15個工作日;
急件則在在5個工作日內辦理結束。
辦理單位
申請人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
(7)台灣統一期限擴展閱讀
《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是中國大陸地區居民往來中國台灣地區所持有的證件,一般與《入台證》一起檢查。從2015年7月1日起《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的有效期由原來的五年改為10年。
2016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布公告,決定啟用電子往來台灣通行證,福建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自12月26日起開始試點受理電子往來台灣通行證的申請,同時停止簽發現行本式往來台灣通行證。
參考資料:網路-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
H. 台灣簽證有效期是多久
《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有效期為年,個人旅遊簽注有效期為6個月。
中國大陸居民申請往來中國台灣地區的條件:
1、中國大陸居民因私事前往中國台灣探親、定居、訪友、接受和處理財產,處理婚喪及其他私人事務。
2、中國大陸居民應邀前往中國台灣進行經濟、文化、科技、體育、學術等活動或者參加會議、進行兩岸事務性商談、采訪,以及執行海峽兩岸直航航運任務等。
中國大陸地區開放中國台灣旅遊的省市包括: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廣東、重慶、雲南、陝西、河北省、山西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
中國大陸居民往來中國台灣地區簽注種類
1、D簽證:定居
2、J簽證:居留
3、T簽證:探親
4、L簽證:旅遊
5、Q簽證:訪友、接受和處理財產、處理婚喪事宜、訴訟等私人事務
6、Y簽證:持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同意赴中國台灣地區批件赴台進行經濟、文化、科技、體育、學術、合作研究等交流活動或者參見會議、進行兩岸事務性商談、采訪。
7、F簽證:持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關於應邀往來中國台灣立項批復」赴台進行經貿、交流活動。
8、C簽證:執行兩岸直航航運任務的人員。
I. 台灣被其他國家佔領了多少年
國際慣例是50年,不過假如兩國一直糾紛不斷的話,就要看其他的國家的承認程度呢,這個又涉及到國際利益了
J. 台灣回歸日期
大陸政府堅持和平統一的原則。毛澤東說過可以等一百年,短期內回歸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