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有效期限是多久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附圖,有效期限一年。逾期未辦理土地使用手內續或在有效期容屆滿三十日前未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上述證件及附圖自行失效。
建設單位或個人在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一年內未辦完用地手續,或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後一年內未開工,又未辦理延期手續的,逾期未辦理土地使用手續或在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未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上述證件自動失效。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有效期分城市而定,房地產開發商在申請這個證件時可以咨詢工作人員證件的有效期有多長,這樣才不至於耽誤工程建設。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有效期限: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附圖,有效期限一年。以劃撥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還包括以規劃條件為主要內容的附件。在有效期內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的,有效期與《國有土地使用證》相同。
逾期未辦理土地使用手續或在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未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上述證件及附圖自行失效。
⑵ 用地預審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核准文件的效力
建設項目投資單位抄持有權國土資襲源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用地預審核准文件向有關投資管理部門(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法辦理建設項目的審批(核准、備案)手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核准文件的有效期為2年,自發文之日起計算。在用地預審核准文件有效期內,建設項目投資單位未取得有關投資管理部門(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審批(核准或備案)文件或有關投資管理部門(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法注銷審批(核准或備案)文件的,由原出具用地預審核准文件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注銷用地預審核准文件;在用地預審核准文件有效期內,建設項目投資單位未能在公開出讓中取得土地使用權,則其持有的原該宗地用地預審核准文件自行失效;如該宗地公開出讓時未能確定中標人,則建設項目投資單位持有的原用地預審文件在符合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規定的情況下仍然有效。
⑶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項目用地預審}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是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建設項目審批、核准、備案內階段,依法對建設項目容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項進行的審查。
簡單說,一個項目要經過多個審批程序,在其他審批程序未完成之前,國土部門就土地利用事項可以預先審查。也就是說,不是等到其它審批程序完結後才開始審查。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文件有效期為兩年,自批准之日起計算。
你說的「同意延長***項目用地預審有效期」,可能是項目單位在兩年有效期內沒有完成項目的全部審批手續,國土部門給的方便。
⑷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文件有效期為兩年,如果兩年內未發生重大變化,是否就不需要預審
可申請延期一次
⑸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作用是什麼主要有哪些規定和要求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是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有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建設項目涉及土地利用的事項進行的審查。它是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審批建設項目用地的第一個環節,是審批或核准建設項目的先決條件。
當前,建設項目預審按照「依法依規、從嚴從緊、有保有壓、節約集約」的原則,強化建設項目用地的前期論證,在引導建設項目科學選址、統籌規劃,促進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實行分級預審。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等部門審批的建設項目,由該人民政府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預審。需核准和備案的建設項目,由與核准備案機關同級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預審;涉密軍事項目和國務院批準的特殊建設項目用地,建設用地單位可直接向國土資源部提出預審申請。
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文件可在有效期內使用。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文件有效期為兩年,自批准之日起計算。已經預審的項目,如需對土地用途、建設項目選址等進行重大調整的,應當重新申請預審。
未經預審或者預審未通過的,不得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核准項目申請報告;不得批准農用地轉用、土地徵收,不得辦理供地手續。預審審查的相關內容在建設項目用地報批時,未發生重大變化的,不再重復審查。
相關鏈接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
(九)加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凡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沒有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的建設項目,不得通過項目用地預審發展改革等部門要通過適當方式告知項目單位開展前期工作,項目單位提出用地預審申請後,國土資源部門要依法對建設項目用地進行審查 項目建設單位向發展改革等部門申報核准或審批建設項目時,必須附國土資源部門預審意見;沒有預審意見或預審未通過的,不得核准或批准建設項目。
⑹ 土地預審和建設用地許可之間的關系
關注「羅爺法律」頭條號查看更多法律知識!點擊頭像即可獲得免費法律咨詢內!
建設項目用容地預審,是項目由發改委等部門正式立項前,由國土管理部門出具的關於項目用地有關情況的意見,是立項的一個前置條件,是一種行政許可,一般有效期為2年。有效期內具有法律效力。
⑺ 發改委備案文件中提到「自文件簽收之日起,本備案文件有效期為2年」,其中的有效期是什麼意思
這個期限是登記備案文件的有效期,過了這個期限,項目需要重新登記備案。
也就是說,在這個有效期內,持此證去辦理其他手續都是有效的,過期後其他單位都不認可。
辦手續的目的是為了實施該項目,如果項目在這個期限內開工建設,該文件是有效的,如果再這個期限內項目沒能開工,那麼,就需要重新辦理登記備案了。
擴展材料:
項目備案、審批、核准需要的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19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22號)文件中都有詳細說明。第19號令指的是內資企業,第22號令指的是外資企業。
一、核准類項目
(一)內資企業核准項目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
1、具有相應級別、專業、服務范圍的資質機構編制的項目申請報告;
2、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規劃選址意見;
3、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項目用地預審意見;
4、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意見;
5、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提交的其他文件。
(二)外資企業核准項目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
1、具有相應級別、專業、服務范圍的資質機構編制的項目申請報告(主要內容包括:
(1)項目名稱、經營期限、投資方基本情況;
(2)項目建設規模、主要建設內容及產品,採用的主要技術和工藝,產品目標市場,計劃用工人數;
(3)項目建設地點,對土地、水、能源等資源的需求,以及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
(4)環境影響評價;
(5)涉及公共產品或服務的價格;
(6)項目總投資、注冊資本及各方出資額、出資方式及融資方案,需要進口設備及金額);
2、外方投資企業注冊證(營業執照)、商務登記證及經審計的最新企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開戶銀行出具的資金信用證明;
3、投資意向書,增資、購並項目的公司董事會決議;
4、銀行出具的融資意向書;
5、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意見書;
6、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選址意見書;
7、國土部門出具的用地預審意見;
8、以國有資產或土地使用權出資的,需由有關主管部門出具的確認文件。
二、審批類項目分三步走:
第一步,《項目建議書》批復,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
1、業主申請立項報告;
2、具有相應級別、專業、服務范圍的資質機構編制的《項目建議書》;
3、項目法人證書或項目業主的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
4、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二步,《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
1、業主申請立項報告;
2、具有相應級別、專業、服務范圍的資質機構編制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3、《項目建議書》的批文;
4、國土部門出具的用地預審意見;
5、規劃部門出具的規劃選址意見書;
6、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環境影響評價意見書;
第三步,《初步設計》批復,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
1、業主申請立項報告;
2、具有相應級別、專業、服務范圍的資質機構編制的《初步設計》;
3、《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文;
4、專家論證紀要;
5、工程預決算、施工圖及概算等。
⑻ 工程建設用地預審意見有效期什麼意思
預審意見有效期就是說應該在有效期時間段內,完成在該建設用地內按照批準的用途進行版的工程建設和工權程建設備案工作。換句話說就是到有效期末你還沒有完成建設項目並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備案,就意味著至少要繳納較大量的罰款,還可能有更大的損失和麻煩
⑼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有效期限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附圖,有效期限一年。以劃撥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還包括以規劃條件為主要內容的附件。在有效期內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的,有效期與《國有土地使用證》相同。
逾期未辦理土地使用手續或在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未申請辦理延期手續的,上述證件及附圖自行失效。
許可條件:
(一)建設項目符合城鄉規劃;
(二)以劃撥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有效期內)和有國有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用地的預審意見或其他相關文件;
(三)以出讓方式供地的建設項目,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四)取得發展改革等項目審批部門批准、核准、備案的建設項目;
(五)建設項目涉及環保、城管、國家安全、消防、文物保護等部門的,需提供各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書面意見;
(9)用地預審有效期擴展閱讀:
1.項目立項。
實行審批制的項目,由項目單位持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和規劃選址、用地預審、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文件,向發展改革部門申請辦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手續。
實行核准制的項目,由項目單位持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文件,向發展改革部門申請辦理項目申請報告核准手續。
實行備案制的項目,由項目單位向發展改革部門申請辦理項目備案手續。
2.規劃選址。
實行審批制的項目,項目單位可在向發展改革部門報送項目建議書的同時,向規劃部門申請規劃選址。
實行核准制的項目,項目單位直接向規劃部門申請規劃選址。
實行審批制或核准制的項目,由規劃部門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實行備案制的項目,由規劃部門出具擬用地的規劃意見。建設項目選址位於已經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區域內的,規劃部門可同時提供規劃條件。
3.用地預審。
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項目單位持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或規劃意見等文件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建設項目用地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確認和用地預審。
建設項目選址位於本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定的歷史災害危險區域或者潛在災害危險區域外的,不需要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由國土房管部門出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建設項目選址位於本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定的歷史災害危險區域或者潛在災害危險區域內的,項目單位需提供項目用地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由國土房管部門出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
使用存量國有建設用地的,項目單位可不辦理用地預審。
4.用地報批。
項目單位持項目批准(或核准、備案)文件、規劃選址、用地預審意見和土地測繪機構出具的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等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辦理用地報批手續。建設項目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或徵收農村集體土地的,項目單位應按報批規定提供地質、礦產、林業、勞動保障部門審查意見等報批材料。資料備齊後,由國土房管部門擬訂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徵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的,由國土房管部門擬訂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和房屋徵收方案,報市(縣級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5.環境影響評價。
實行審批制、核准制的項目,項目單位在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辦理用地預審時,可同時向環保部門申報環境影響報告文件;屬於鐵路、交通等建設項目,經有審批權的環保部門同意,可以在初步設計完成前申報環境影響報告文件。
實行備案制的項目,項目單位可在建設項目開工前向環保部門申報環境影響報告文件。
6.申領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項目單位持項目批准(或核准、備案)文件和用地預審意見向規劃部門提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申請。規劃部門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核定建設用地的位置、面積、允許建設的范圍,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提供規劃條件。
7.實施土地或房屋徵收。
建設項目用地經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國土房管部門依法發布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或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公告;涉及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的,依法核發房屋徵收決定並予以公告。項目單位應協助國土房管部門依法實施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或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以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工作,辦結農用地轉用、土地徵收和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手續。
8.供應建設用地。
項目單位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辦理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手續,依照規定繳納有關稅費,領取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和建設用地批准書。
9.辦理土地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