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撤銷合同有規定法律期限嗎
合同可撤銷的期限是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有下列回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答(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本規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
2. 合同撤銷權訴訟時效大約有多久,超過了會怎樣
你好,感謝來問。合同撤銷權系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而適用除斥期間。合同撤銷權分為兩種: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和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撤銷合同原則上適用一年的短期除斥期間,自撤銷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因重大誤解撤銷的,適用3個月的除斥期間。除斥期間內,撤銷權人為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即撤銷權人不再享有撤銷權。效力待定合同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須在法定代理人活著被代理人之追認生效前行使,自追認生效時,撤銷權消滅。對於可撤銷合同,撤銷權人只能通過起訴或申請仲裁的方式行使,不能再訴訟外行使。但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可以通知或者訴訟、仲裁的方式行使。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3. 原告起訴撤銷合同,法院可判決解除合同嗎
撤銷合同與解除合同,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如果原告起訴要求撤銷合同,法院就不能判決解除合同。
《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4. 合同撤銷時效己過,這樣的案件如何解決
合同的撤銷權適用《合同法》將起算點規定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為期1年。超過一年,人民法院將不再受理。
5. 當事人申請撤銷合同的期限是
合同可撤銷的期限是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內之一的,容撤銷權消滅:(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本規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間,而不是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在此期間內,不存在期間的中斷或者中止的問題,這「1年」是一個不變的期間,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