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訪時效
您好:
一般是60天之內答復。
《信訪工作條例》明確規定:國家機關受理的信訪事項,應當自回受理之日起60天內答,作出書面處理意見。情況復雜的,經相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適當延長處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應超過30天。
信訪人如果對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意見書之日起,30天內申請復查。對復查結果不服的,可在30天內通過復查機關或者上一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核。
B. 信訪受理期限
中央的函只會是轉辦函,不會有具體的辦理意見,對處理問題沒有大的作用。相關部門還是要按政策進行辦理。正常情況下,可要求當地建設部門出具信訪答復處理意見書。收到信訪訴求後,行政機關應在十五天內書面告知是否受理,受理信訪問題後的期限是兩個月,特殊的復雜的可延長一個月。上訪人對答復處理意見不服的,應在收到答復後的一個月內向上一級部門申請復查。如對復查意見不服還可以向做復查意見的上一級部門申請復核,復核意見做出後,三級答復終結。即使上訪人不滿意,不能再走上訪程序,否則就違反了《信訪條例》的規定。復查復核的答復期限是一個月。你應該按照《信訪條例》的規定逐級解決問題,到北京去是浪費自己的金錢和時間。建議你找本《信訪條例》學習一下。
C. 信訪有期限嗎
首先信訪沒有期限復,您任何時制候都可以到行政部門上訪(法院等機構也有信訪部門)。
其次,去上訪時工作人員需要認定您反映的問題是否在該機關單位的受理范圍內。如果受理,那麼將進入信訪程序,根據國家信訪條例: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請求原辦理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復查。收到復查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查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查意見,並予以書面答復。
如果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可以,您只能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問題了。
D. 信訪事項辦理期限是否可以延長
我國《信訪條例》第33條規定:「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版;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權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由此可見,信訪事項規定有不同辦結期限:一般情形,應在法定期間60日內辦結;如若情況復雜可適當延長,但最多不得超過30日;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特別規定。
E. 信訪事件的回復期限按規定應是多少天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依程序經批准可以延長30日,版
依據《信訪條例權》第三十三條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5)信訪辦理期限擴展閱讀:
《信訪條例》是為了保持各級人民政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而制定的法規,2005年1月5日,《信訪條例》由國務院第76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F. 紀檢委受理舉報材料期限為多少天
紀檢委受理舉報材料期限看案件性質,一般為15天,重大或復雜的問題可以申請延長。在延長期內仍不能初核完畢的,經批准後可再適當延長。
中紀委表示,信訪舉報事項受理後,要歷經四個辦理程序。包括前期工作、受理登記、分類辦理和回復反饋。中央紀委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受理來信時主要分為收取來信、分揀來信、拆封來信、閱讀群眾來信、來信分類登記等5個環節。
此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辦理信訪舉報:一是信息反映,對信訪舉報反映的情況通過一定載體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反映。二是直接核實,即按照相關規定對部分問題進行核實。
三是信訪監督,對信訪舉報反映的黨組織、黨員或者行政監察對象作風和廉潔自律方面的一般性問題,採取一定方式進行了解核實、警示教育或提出相關要求。
《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
第四章舉報線索的審查處理
第三十條舉報中心對接收的舉報線索,應當確定專人進行審查,根據舉報線索的具體情況和管轄規定,自收到舉報線索之日起七日以內作出以下處理:
(一)屬於本院管轄的,依法受理並分別移送本院有關部門辦理;屬於人民檢察院管轄但不屬於本院管轄的,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辦理。
(二)不屬於人民檢察院管轄的,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處理,並且通知舉報人、自首人;不屬於人民檢察院管轄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三)屬於性質不明難以歸口的,應當進行必要的調查核實,查明情況後三日以內移送有管轄權的機關或者部門辦理。
(6)信訪辦理期限擴展閱讀
中紀委明確指出檢舉、控告人的權利和義務。
檢舉、控告人享有如下權利:對黨員、黨組織和行政監察對象違法違紀的行為有權提出檢舉、控告;提出檢舉、控告、申訴後,在一定期限內得不到答復時,有權向受理機關提出詢問,要求給予負責的答復;有權要求與檢舉、控告、申訴案情有關或有牽連的承辦人員迴避;
對受理機關及承辦人員的失職行為和其他違紀行為有權提出檢舉、控告;因進行檢舉、控告、申訴,其合法權利受到威脅或侵害時,有權要求受理機關給予保護。
檢舉、控告人在行使合法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對所檢舉、控告、申訴的事實的真實性負責;遵守黨的紀律和控告申訴工作的有關規定,維護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接受黨組織的正確處理意見,不得提出黨章、制度、政策規定以外的要求。
G. 信訪條例中,有沒有規定在多少天內做出處理的
工作日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收到信訪事項,回應當予以登記,並區分答情況,在15日內分別按下列方式處理:
第三十三條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H.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多少日內辦結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
根據《信訪條例》第三十三條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四條 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請求原辦理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復查。收到復查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查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查意見,並予以書面答復。
(8)信訪辦理期限擴展閱讀:
《信訪條例》第四十三條 對信訪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在辦理信訪事項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推諉、敷衍、拖延信訪事項辦理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內辦結信訪事項的;
(二)對事實清楚,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投訴請求未予支持的。
第四十四條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將信訪人的檢舉、揭發材料或者有關情況透露、轉給被檢舉、揭發的人員或者單位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處理信訪事項過程中,作風粗暴,激化矛盾並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I. 信訪接待時間
15天內給你答復。答復不滿意進行30天內復查。三級復查終結後不再受理。
《信訪條例》有關條文:
有關行政機關收到信訪事項後,能夠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當場書面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但是,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不清的除外。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信訪人對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向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核。收到復核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核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核意見。
復核機關可以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舉行聽證,經過聽證的復核意見可以依法向社會公示。聽證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 信訪人對復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
J. 信訪有期限嗎
首先信復訪沒有期限,您任何制時候都可以到行政部門上訪(法院等機構也有信訪部門)。
其次,去上訪時工作人員需要認定您反映的問題是否在該機關單位的受理范圍內。如果受理,那麼將進入信訪程序,根據國家信訪條例: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信訪人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請求原辦理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復查。收到復查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查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查意見,並予以書面答復。
如果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可以,您只能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