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病歷封存的程序是什麼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封存的程序,如果是本人應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醫院的醫政科或病案室直接要求封存病歷。如果是被授權的人,應當持病人的有效身份證件的復印件,並在復印件背後由病人親筆寫的授權委託書,委託書載明委託事項是復印和封存委託人的某某時段在某某醫院的病歷。如果是病人死亡,病人親屬應持病人的死亡醫學證明和身份證明,但更重要的戶籍證明,證明申請人與病人之間的親屬關系,醫院才會接待。如果是病人死亡,病人親屬委託他人復印和封存病歷,除上述證明外,還應當持病人親屬身份證復印件及其授權委託書。 復印的病歷應當編順序頁碼,並由醫院蓋章,重要的病歷內容應由醫院加蓋確認章,其他病歷可以是騎跨章,封存的病歷應當在信封的三條縫都貼上封條,封條最好選用較薄的紙。然後在封條上、手印並註明封存日期,封存的內容,頁數。並且將貼有封條的封存件的外封做一個復印件,由醫院蓋章確認。 如果病歷沒有封存,對病歷的真實性的審查就比較困難了,當然可以申請做墨跡遺留時間的鑒定,另一方面病歷是多相吻合的時間邏輯體系。通常查房時檢查病人的病情變化並書寫病程記錄,然後開醫囑和處方以及檢查申請單,然後由護士執行醫囑並製作護理記錄,護理記錄上執行醫囑的內容、執行人及執行的時間,並由執行人簽字,檢驗報告回來後要粘貼在病歷中。病人出院時,醫院還要給病人一份住院收費的明細單。所有這些內容組成了一個邏輯體系。
『貳』 什麼叫封存病歷
病歷是由醫院來保管的病歷資源料,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為了逃避責任,會對病歷進行塗改、偽造、隱匿。因此,發生醫療糾紛時,患者及家屬要及時復印和封存病歷資料,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病歷原貌被改變,使得病歷資料的真實、完整性不受破壞。
封存病歷時封存主觀病歷資料要求醫患雙方都在場,即可以封存病歷原件,也可以封存病歷復印件,封存的病歷資料由醫院保管。患者最好要求醫院出具病歷已封存的證明材料,以防止醫療機構單方面拆封可能。
『叄』 如何封存病歷
因此,發生醫療糾紛時,患者及家屬要及時復印和封存病歷資料,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病歷原貌被改變,使得病歷資料的真實、完整性不受破壞。 ,死亡患者近親屬或其代理人可以向醫療機構申請復制病歷資料,在進入訴訟程序前,患者有權復制客觀病歷資料。通常在向醫療機構提出復制病歷資料申請時,需要向醫療機構提供以下證明材料:(1)申請人為患者本人的,應提供有效身份證明;(2)申請人為患者代理人的,應提供患者及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與患者代理關系的證明;(3)申請人為死亡患者近親屬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及近親屬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是死亡患者近親屬的證明;(4)申請人為死亡患者近親屬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死亡患者近親屬及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與其近親屬關系的證明,申請人與死亡患者近親屬代理關系的證明。 筆者在上期 「病歷資料應包括哪些內容」文中已述及,病歷資料包括主觀和客觀病歷資料,在醫療糾紛進入訴訟之前,患者僅有權復制客觀病歷資料,主觀病歷資料醫院有權不給患者復印,主觀病歷資料通常採取封存的方式進行保存。封存主觀病歷資料要求醫患雙方都在場,即可以封存病歷原件,也可以封存病歷復印件,封存的病歷資料由醫院保管。患者最好要求醫院出具病歷已封存的證明材料,以防止醫療機構單方面拆封可能。
『肆』 如何封存病歷
1、製作規范的密封條:應選擇不易破損、只能單向開啟的密封袋,密封條要騎跨於版袋權口兩側,在密封條上要有參與病歷封存的醫患雙方、第三方人員的親筆簽名,並註明封存的時間、地點。而且,密封條上簽名的人員、時間、地點應與封存記錄上一致。
2、封存病歷的保管:一般情況下可以由當事醫療機構保管,這是法規所規定的。還可以採取委託第三方代為保管的方法。
(4)病歷封存的最長年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後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
『伍』 病歷資料封存後醫療糾紛已經解決,或者患者在病歷封存滿幾年後未再提出解決醫
3年,可以看國家第701號(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陸』 死亡時間就是封存病歷的第一時間嗎
是的沒錯
就是這樣的
『柒』 如何封存病歷
為保持病歷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防止人為修改、刪除、偽造病歷資料的問題,醫療糾紛發生以後,患方應當及時要求封存和復印病。這既是為今後正確處理醫療糾紛做證據准備,也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下稱條例)賦予患方的權利。
封存病歷的步驟
1、提出封存要求:到醫院醫務處(科)提出封存病歷的要求,如果遭拒,可向該院所在地區的衛生局醫政處(科)舉報,要求衛生行政機關督促醫院履行義務。如果是在下班以後要求封存病歷,可以要求值班醫生通知醫院總值班到場,共同經行病歷的封存。
2、點清病歷頁數:病歷調來後,由於醫院一般會依據條例拒絕患方閱讀的要求,而且病歷內容多,專業性強,患方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看明白,所以患方需要注意的是清點病歷頁數,並在封存的信封上註明。
3、封存及保管:病歷放入信封或文件袋後,用膠水粘牢所有開口並貼上封條,然後雙方在封條上蓋章簽字,並註明年月日。封存的病歷資料按照條例的規定,由醫療機構保管。
特別提示:
1、對於已經出院的病歷,可以要求封存病歷原件;對於患者仍然在住院治療期間的,為了不致影響醫院對病歷的使用及管理,可以封存病歷的復印件,復印件上應加蓋醫療機構公章。
2、在封存病歷資料前,應當先復印該病歷資料(復印件上應加蓋醫療機構公章)!否則,拆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復印的,要將該病歷資料再次封存,會對取證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根據條例的規定,患者只能復印客觀病歷,不能復印主觀病歷。客觀病歷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護理過程的客觀記錄。根據條例規定,它包括門診病歷、入院記錄、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主觀病歷是醫務人員根據患者的主訴、症狀、體征,並結合各項化驗、檢查,作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並根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病情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案。根據條例規定,它包括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等。
『捌』 出院七年多了,還可以封存病歷嗎
一般來說可以了,今天31號已經一周了。建議你最好去這個用葯檔案室咨詢。另外得注意身體的調養,祝你早日康復
『玖』 病歷的封存程序
病歷封存的程序,如果是病人本人應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醫院的醫政科或病案室直接要求封存病歷。如果是被授權的人,應當持病人的有效身份證件的復印件,並在復印件背後由病人親筆寫的授權委託書,委託書載明委託事項是復印和封存委託人的某某時段在某某醫院的住院病歷。如果是病人死亡,病人親屬應持病人的死亡醫學證明和身份證明,但更重要的戶籍證明,證明申請人與病人之間的親屬關系,醫院才會接待。如果是病人死亡,病人親屬委託他人復印和封存病歷,除上述證明外,還應當持病人親屬身份證復印件及其授權委託書。
復印的病歷應當編順序頁碼,並由醫院蓋章,重要的病歷內容應由醫院加蓋確認章,其他病歷可以是騎跨章,封存的病歷應當在信封的三條縫都貼上封條,封條最好選用較薄的紙。然後在封條上簽字、手印並註明封存日期,封存的內容,頁數。並且將貼有封條的封存件的外封做一個復印件,由醫院蓋章確認。
如果病歷沒有封存,對病歷的真實性的審查就比較困難了,當然可以申請做墨跡遺留時間的鑒定,另一方面病歷是多相吻合的時間邏輯體系。通常醫生查房時檢查病人的病情變化並書寫病程記錄,然後開醫囑和處方以及檢查申請單,然後由護士執行醫囑並製作護理記錄,護理記錄上執行醫囑的內容、執行人及執行的時間,並由執行人簽字,檢驗報告回來後要粘貼在病歷中。病人出院時,醫院還要給病人一份住院收費的明細單。所有這些內容組成了一個邏輯體系。如果醫院篡改病歷,很難做圓,有經驗的律師總會找出破綻 。
『拾』 醫療糾紛可不可以封存病歷有法律依據
醫療糾紛可以封存病歷有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十六專條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屬,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第十七條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後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