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改房的使用年限是30年么商品房是70年
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私產土地地皮使用年限為70年,
商業為50年,住宅年限內不分房改房或商品房均為容70年。
此年限為地皮使用年限,地皮歸國土局管,房屋產權歸房管局管。
中途拆遷或到年限拆遷會補償相應拆遷款。
70年後如何處理國家無明文規定!
2. 請問房改房是永久性的產權嗎還是有年限的
沒的使用年限的,就是永久性。一般商品房才有年限,過去沒有商品房時所建房子都是沒有年限的。合法。
3. 房改房的年限怎麼算
房改房自轉為大產權時起計算,你要看你這個房產是那年從鐵路轉到地方上的。如果是去年轉的,就從去年起計算。
4. 房改房過戶後使用年限是怎樣的 我很想知道的
房屋的產權是來私產,永遠源是你的。
當然國家有規定在那個之後若干年後就公有了。當然如果繼承肯定可以傳承下去!
你說的年限是土地的使用年限,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理論是70年!
但是大部分人買的房子的土地使用年限都不是70年,包括新房!
一般在30-60年!
往少說,國家將土地使用權賣給開發商後開始計年限,開發商蓋兩年房子,你拿到手裡就是68年!
5. 購買房改房,70年產權從什麼時候開始算
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為年,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土地使用年限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
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房地產公司買地的時間開始算,購房合同上會寫明,比如該土地使用年限自1997年-2067年,一共70年。
如果購買房屋的時間是2006年,那麼土地使用權只有61年,但擁有永久房產權到2067年只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就能繼續居住下去,因為在我國土地是不允許私有化的,土地所有權始終歸國家所有,個人只獲得土地使用權。
(5)房改房的年限擴展閱讀:
實際上,商品房的土地實際使用年限很少有70年的,大部分在30-60年左右。因為使用年限是從國家出讓時開始計算,加上開發周期,最短也得1-2年,到手裡使用年限就不到70了,如果開發商再囤積一段時間或者幾經轉手就更短了。
商品住宅從開發到銷售的周期一般在1~3年,房產產權的「實際壽命」也就隨著開發商開發住宅時間的長短而縮短。如果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日期與開發商出售房產的日期有較長的時間間隔,尤其是一些爛尾樓改造的項目,購房者必然面臨明顯的「房產產權期限縮水」。
6. 我買的二手房是房改房,土地使用期限沒有呢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原則上是沒有使回用年限的。答
2.但如果所購買的這套住房在今後發生買賣關系的時候,就必須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由買房人(注意不是賣房人)繳納一定數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那時候這套房產就會在辦理出讓手續的那天開始,使用權變更為出讓,使用年限變更為住宅用地的70年。
3.因為土地使用年限不歸房產證登記范圍,是土地證上才登記的。
4.商品房肯定有土地證,所以,從土地證上可以看到使用年限,有些房改房和自建房沒有土地證,所以就看不到,只能到開發單位去看國土證。
5.上面沒有寫年限的是劃撥的,如果要辦國土證的話必須交土地出讓金,一般情況下與契稅的價格相當。
7. 房改房產權年限的計算
房屋的產權是私產,永遠是你的。
當然國家有規定在那個之後若干年後就公有了。當然如果繼承肯定可以傳承下去!
你說的年限是土地的使用年限,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理論是70年!
但是大部分人買的房子的土地使用年限都不是70年,包括新房!
一般在30-60年!
往少說,國家將土地使用權賣給開發商後開始計年限,開發商蓋兩年房子,你拿到手裡就是68年!
一般到期後,
現在通行的說法是,到期後續交土地出讓金,可以繼續使用該土地!
這個問題在目前討論的物權法中也有很大爭議,目前無定論!
一個原則:國不與民爭!
這個問題考慮的有點遠見:
不過房子能不能堅持70年,就中國目前這建築質量,真還不好說!
8. 房改房的使用年限是30年么商品房是70年
你第二套房子也辦成房改房就超標了,你第一套房子要變成商品房,你能以買賣的形式過戶,寫在別人的名字,第二套房子才能辦下房產證
9. 房改房是怎樣計算年限的
房改房一般是單位的分房,當初沒有經過土地出讓,所以沒有規定具體年限,現在基本默認為無限期,另外生活中房子的實際使用年限一般不超過40年,最後的命運是拆遷。
10. 房改房產權多少年,房改房產權是什麼
其實房改房的產權年限從它繳納土地出讓金取得使用權開始到之後的70年止。目前房改房產權年限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以前就有土地證的。說明該房改房在當初獲批土地的時候已經繳納了土地出讓金,它的土地使用證上已經標注了它的產權年限。也就是從當年獲得土地使用權那天起到之後70年止。這樣的房改房大部分處於房改後期,已經開始實行土地出讓了,這樣的土地產權性質為出讓所得,說白了就是給國家交過錢了也就是已經繳納土地出讓金。
第二種是沒有土地證的。房改房大部分土地性質屬於劃撥,當年計劃經濟下房子都是單位分的,建房的土地也是單位向國家申請,國家劃撥過來的。後來實行商品房之後,土地都是招拍掛,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獲得。這樣的土地性質屬於出讓所得。那麼劃撥取得的土地也就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在當年也就沒有土地年限一說。
從近幾年開始,國家實行房產證和土地證合一為不動產證。那麼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的那部分房改房,在過戶交易時需要繳納房價總額百分之一的土地出讓金後才能從房產證變成不動產證。起始日期也就從你繳納土地出讓金開始起到今後的70年止。
(10)房改房的年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三十九條、土地使用權因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屆滿、提前收回及土地滅失等原因而終止。
第四十條、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權及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由國家無償取得。土地使用者應當交還土地使用證,並依照規定辦理注銷登記。
第四十一條、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需要續期的,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重新簽訂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辦理登記。
第四十二條、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提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並根據土地使用者已使用的年限和開發、利用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