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怎麼個計演算法
設備價值=10000+1700+300=12000
如不考慮殘值,2009年應提折舊=12000/10/12x11=1100
年限平均法即將固定資產原值減去估計的殘值後按預計的使用年限平均攤銷的一種方法。
㈡ 固定資產發生減值後應重新估計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
對的!!!你想你買了一台電腦5000(預計使用5年)每年折舊1000,迄今為止,第三年底,已折舊3000,還有2年折舊完,但是現在發現這台電腦最多隻能使用一年了,你就應該調整折舊年限,這樣算出來的折舊金額也會不同,才能吧這台電腦的價值全部攤銷完。
固定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後,企業應當重新復核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預計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並區別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如果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遵循原有的折舊方法,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則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2、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遵循原有的預計使用壽命,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發生變更,企業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並按照《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3、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沒有發生變更,企業仍應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發生變更,則企業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並按《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㈢ 某項固定資產原值為80000元,估計折舊年限5年,預計期末殘值2000元,
1雙倍余額遞減法,每年的折舊率都是一樣的=2/5×100%=40%
第一年折舊=80000×40%=32000
第二年折舊=(80000-32000)×40%=19200
第三年折舊=(80000-32000-19200)×40%=11520
第三年折舊=(80000-32000-19200-11520-2000)/2=7640
2年數總和法
第一年的折舊率=5/15×100%
第一年折舊=(80000-2000)×5/15=26000
第二年折舊率=4/15*100%
第二年折舊=(80000-2000)×4/15=20800
第三年折舊率=3/15*100%
第三年折舊=(80000-2000)×3/15=15600
第四年折舊率=2/15*100%
第四年折舊=(80000-2000)×2/15=10400
第五年折舊率=1/15*100%
第五年折舊=(80000-2000)×1/15=5200
㈣ 計算題:某項固定資產原值80000元,估計折舊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2000元,: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法暫時不需要考慮預計凈殘值。但是,在預計可使用年限最後兩年改用直線法計提折舊時,仍然需要考慮預計凈殘值。
年折舊率=2/5=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80000*40%=32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80000-32000)*40%=192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80000-32000-19200)*40%=11520元
第四、五年每年應提的折舊額=(80000-32000-19200-11520-2000)/2=7640元
㈤ 年限平均法應計提的折舊額
(1)2008年未計提減值准備前的賬面價值(主要就是折舊)=8800-8800/10*3=6160萬元
(2)確定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5760-20=5740萬元,未來現金流量現值=6000,可收回金額為6000萬元(即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孰高確定),可收回金額小於賬面價值,發生減值,應計提減值准備=6160-6000=160萬元,2008年計提減值准備後的賬面價值=6000萬元
(3)2009年廠房的折舊額=6000/7=857.14萬元
㈥ 有估計使用壽命,賬面原值,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替換的原值折舊值,減值求固定9資產價值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原值和減值已知,累計折舊是有好多種方法計算的,有平均年限法(這是最常見的),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㈦ 一項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已經使用年限為4年 該資產的新成率
總使用年限為12年,評估時已用6年,所以尚可使用年限為6年,
則,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加權年限+尚可使用年限)=6/(4+6)=60%
㈧ 2某固定資產原值為350萬元,折舊年限為50年,估計殘值0,則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第42年的折舊額是( )萬
第2題中第42年的折舊額應為115294.12元,第3題應選B,即1728元。
㈨ 最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專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屬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屬於國家法律一級的規范,其規定只要該法律部廢止,就一直按照這個執行,現在還沒有廢止,所以2011年繼續按這個執行。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在所考察的時期中,資本所消耗掉的價值的貨幣估計值。在國民收入賬戶中也稱為資本消耗補償。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㈩ 在用平均年限法算折舊額時,公式中的固定資產凈殘值如果理解比如一台是被原值12000元
不是根據折舊計算出來的,是企業根據某種技術或者經驗值估計出來的一個值。比如說你買來一台電腦,預計3年後的凈殘值是多少,這個和折舊沒有關系,只是一個估計值,你也可以估計凈殘值為零,那麼全部原值都是整個折舊期間的折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