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黨員發展對象公示時間怎麼規定的
1、公示對象:被黨組織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一年以上、並經支部委員會討論的發展對象,予以公示。
2、公示內容:入黨發展對象的姓名(含曾用名)、性別、民族、學歷、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務或職業。公示單位黨組織及受理群眾舉報的電話號碼或通訊地址、郵政編碼。
3、對公示對象監督的內容:主要看其是否符合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
4、公示範圍:在公示對象所在黨支部或單位管轄范圍內公示。
5、公示的方法與形式:各黨支部可利用政務公開欄、企事務公開欄、公告欄等形式進行公示。公示單位黨組織要設置「發展黨員公示意見箱」。
6、公示的程序分為五個步驟:擬定公示內容;及時進行公示;收集群眾意見;調查核實情況;研究處理問題。
(1)公示期限規定擴展閱讀:
對調查和核實的結果, 要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不同情況提出相應的意見。
所反映的問題與事實不符或證據不足,不影響公示主體的發展。是一個普遍的缺點、不足、不影響發展, 按照預定的方案,並在宣傳結束後由黨委指定一個人與公眾交談,指出存在問題,明確的努力方向,指責其最後期限的糾正。
政治立場、思想素質、誠信、自律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不應發展如果反思問題比較嚴重, 暫時難以核實,但不能輕易否認,則應暫停發展,暫停發展的期限一般不應超過三個月。
如果在三個月內未經核實並以公示為主題負責的書面資料說明,應在奇文研究認為不影響該報告後提交分支機構會議討論和表決。此後,如果發現問題屬實,就有必要加以處理。確定在黨員發展過程中弄虛作假、詐騙的,明顯不符合黨員條件的,應當對黨組織和個人負責有關。
『貳』 公示時間怎麼算
1、如果公示時間是從1月10日開始,公示時間為7日,那麼結束時間為1月17日。應以24小時為一日。
2、公示期是指某一對象在被最終確認之前,由相關單位以各種方式向社會公眾或相關人員公布相關情況以聽取不同意見的時間段。在這期間,若有人對公示內容有異議,可以向公示單位提出。公示期過後單位將作出關於該對象的最終決定。
(2)公示期限規定擴展閱讀:
1、國家公示。
國家公示是指國家(政府)通過相關決議、項目和政策之前,把相關草案向社會大眾公示,徵求意見,以便聽取不同意見,對草案做最後修改。國家公示由於涉及大多數人利益且信息量大,因而公示時間較長,一般大於10天。
2、企事業單位公示。
企業事業單位公示是指企事業單位在對單位的相關事項做出調整後,向利益相關人員公示,對此不滿人員可以在公示期內向單位提出異議,單位再在不同意見基礎上做出最終決定。企事業單位的公示期一般在一周左右。
『叄』 幹部任免公示期為幾天
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的公示期一般為七至十五天。
法律依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專任用工作條例》
第四十二條屬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制度。
提拔擔任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的,除特殊崗位和在換屆考察時已進行過公示的人選外,在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後、下發任職通知前,應當在一定范圍內公示。
公示內容應當真實准確,便於監督,涉及破格提拔的還應當說明破格的具體情形和理由。公示期不少於五個工作日。公示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
(3)公示期限規定擴展閱讀
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堅持的原則:
法律依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第二條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必須堅持下列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賢;
(三)事業為上、人崗相適、人事相宜;
(四)公道正派、注重實績、群眾公認;
(五)民主集中制;
(六)依法依規辦事。
『肆』 幹部任免公示期限是多少天
幹部任免公示期為7—15天。幹部任免的做法是:
1、黨委(黨組)研究確定擬任人選後以一定方式發布公告。
2、由組織(人事)部門受理群眾意見。
3、調查核實群眾反映的問題,並向署名或當面反映問題的群眾反饋調查核實結果。四是根據調查核實情況提出處理意見,決定是否實施對幹部的任用,並予以公布。公示期一般為7—15天。
(4)公示期限規定擴展閱讀:
幹部上任的資格有:
1、提任縣處級領導職務的,應當具有五年以上工齡和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
2、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在下一級兩個以上職位任職的經歷。
3、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
4、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廳局級以上領導幹部一般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5、應當經過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或者組織(人事)部門認可的其他培訓機構的培訓,培訓時間應當達到幹部教育培訓的有關規定要求。確因特殊情況在提任前未達到培訓要求的,應當在提任後一年內完成培訓。
6、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7、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資格要求。提任黨的領導職務的,還應當符合《中國共產黨章程》等規定的黨齡要求。
『伍』 法律規定公告時間不得少於多少天
不少於60日。
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陸』 公示的標准時間是幾天
公示期一般的天數與實際情況有關系,主要有以下集中情況:
國家公示。 國家公示是指國家(政府)通過相關決議、項目和政策之前,把相關草案向社會大眾公示,徵求意見,以便聽取不同意見,對草案做最後修改。國家公示由於涉及大多數人利益且信息量大,因而公示時間較長,一般大於10天。
黨政領導幹部任職前的公示期一般為七至十五天。
企事業單位的公示期一般在一周7天左右。
招標人應當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3日內公示中標候選人,公示期不得少於3日。
公示期是指某一對象在被最終確認之前,由相關單位以各種方式向社會公眾或相關人員公布相關情況以聽取不同意見的時間段。在這期間,若有人對公示內容有異議,可以向公示單位提出。公示期過後單位將作出關於該對象的最終決定。
『柒』 公告的期限
向社會公告征詢抄異議屬於行政聽證行為,適用《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五條:「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節規定的期限內。行政機關應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 就是說,向社會公告征詢異議沒有硬性規定時間,但所需時間應在公告中書面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