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所得稅扣除最長的期限
個人所得稅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一個納稅年度。具體規定如下:
居民個人取得工資版、薪金所得時,可權以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有關信息,由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同時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並由扣繳義務人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的,對同一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只能選擇從一處取得的所得中減除。
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當在匯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提供有關信息,減除專項附加扣除。
⑵ 個人所得稅上繳期限
能告訴我你工資多少錢嗎
你上網看看一個「個人所得稅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看一看就會算了
⑶ 個稅的申報期限具體是多少
一、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1.如果是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版度終了之後的3個月權內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2.個體工商戶和一些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所能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3.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4.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二、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1.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2.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3.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根據具體情況不同而也有所不同,我們在需要了解個人所得稅的具體申報期限的時候需要首先對自己所要申報的個稅的性質有所了解,以免發生誤差。
⑷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期限是多久
比如2月的
個人所得稅
得在3月15日之前申報納稅!如果遇到
法定節假日
,會順延!
⑸ 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納稅的期限是長時間
(1)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專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屬
(2)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3)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後的次月15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4)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5)除上述情況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自行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個稅的申報期什麼時候截止
根據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個稅法第十四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該在發放回工資的次月15日內辦理扣繳或答預扣繳申報。 在次月的15號之前辦理都是可以的,也就是單位必須在上個月15號前申報下個月員工的工資個稅。
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扣繳義務人每月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因此,扣繳義務人2019年1月份實際支付「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應當在2019年2月征期進行扣繳申報(即:填報《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也就是通常所稱的「明細申報」)並繳納稅款,此時該筆稅款的 稅款所屬月份應為2019年1月。
(6)個人所得稅期限擴展閱讀:
扣繳義務人自2019年1月1日起向員工發放工資並計算和預扣個人所得稅時,可以扣除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自2019年2月1日起扣繳客戶端才會支持新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的提交上傳功能。
因此,也要求扣繳義務人2019年1月份實際支付「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代扣的個人所得稅,應當在2019年2月征期進行扣繳申報並繳納稅款。
⑺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申報期限是多久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期限具體情況如下:
(1)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⑴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⑵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7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⑶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後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⑷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⑸ 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2)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⑴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⑵ 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⑷ 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⑻ 個人取得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第二十條規定版,具有下列權情形之一的,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應當依法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一)受讓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權轉讓價款的;(二)股權轉讓協議已簽訂生效的;(三)受讓方已經實際履行股東職責或者享受股東權益的;(四)國家有關部門判決、登記或公告生效的;(五)本辦法第三條第四至第七項行為已完成的;(六)稅務機關認定的其他有證據表明股權已發生轉移的情形。
因此,個人股權轉讓所得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⑼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期限和地點是怎樣規定的
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了個人所得稅的應稅所得一共有11個項目,納稅期限根據不同的納稅項目也有所不同,其中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的、利息、股息、財產租賃所的、財產轉讓所的、偶然所的以及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的,扣繳義務人或自行申報納稅人都應在個人取得應納稅收入後的次月七日內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的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三十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投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經營所的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採取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方式,納稅人須有在次月七日內到地方稅務機關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採取核定徵收率方式按月征稅的,年終不再進行匯算清繳。如遇納稅期限的最後一天是星期日或法定休假日,以休假日的次日為納稅期限的最後一日。2、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地點是怎樣規定的?個人所得稅,以取得應稅所得的個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和自行申報納稅義務人在納稅地點上有所不同,扣繳義務人,應向所在地的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自行申報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向取得所的的當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納稅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以及在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的所得須合並計算納稅的,可以由納稅義務人選擇一地的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