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工作年限計算

工作年限計算

發布時間:2020-12-18 11:55:25

1. 事業單位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時間,一律計算為工作年限。工作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參加民主革命政權機關工作的時間,應當計算為工作時間。

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按周年計算。在計算退職金、退休金時,按周年計算後剩餘的月數,超過六個月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和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年計算。工作人員在試用期間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工作年限。

工作人員受過開除處分或刑事處分的,應當從重新參加工作之日起計算工作年限;但情節較輕,並且經過任免機關批準的,其受處分以前工作的時間,也可以合並計算工作年限。

(1)工作年限計算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工人的退休年齡:

全民所有制企事業單位、機關群眾團體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由醫院證明,並經過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3、關於退休金的相關標准

按工齡, 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類推工齡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參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參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齡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不分高級工,中級工,還是普通工 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務員也要不分職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樣。

2017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7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作年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定退休年齡

2. 工作年限怎麼計算的

工作年限計算方法:

1、工作年限包括取得學歷前後的年限。例如本科報考一級建造師,只要有本科學歷並且工作滿4年即可,並不需要取得本科學歷後再工作4年。

2、如果連續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全日制本(專)科,那麼工作年限只能從全日制本(專)科畢業年開始算起。

3、如果連續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非全日制本(專)科,那麼工作年限可以從高中畢業年算起。因為可以解釋為:高中畢業即參加工作至今,而且在業余時間通過不懈努力取得非全日制本(專)科學歷。(以當地政策要求為依據)

4、如果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中斷N年>非日制本(專)科,那麼同上工作年限可以從高中畢業年算起。(以當地政策要求為依據)

5、如果取得學歷的情況為:初中>高中>中斷N年>全日制本(專)科,那麼工作年限為N+全日制本(專)科畢業年至今,當然你可能需要開個證明,證明你18歲高中畢業後參加了N年工作。(以當地政策要求為依據)

拓展資料:

特別注意:

非全日制學歷:是指學歷不是連續獲得的,即考生在獲得第一學歷後,又通過其他方式得到國家認可的學歷,也就是在「學信網」上查得到的學歷。這種學歷分為兩種:

①學歷是脫產的:取得這個學歷前、後的工作時間可以合並計算;但需要提供這個學歷的前學歷畢業證書(時間)。

②學歷是不脫產的:學習時間可以計算工作年限的,這個工作年限是從你年滿18周歲算起,有的地方也要求提供前學歷(一般要求高中)。

全日制學歷:學歷是連續獲得的,工作年限是從畢業證上的畢業時間算起,直至報考當年年底的工作時間。

3. 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工作單位的工作年限以正式進入本工作單位之日(含試用期)起至最後工作版日止所有的時間累積。但不權包括本次工作中的停薪留職、因某種原因較長時間未上崗等實際並未參加工作的時間。

拓展資料: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五條規定,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工作已滿12個月,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1953)第三十八條規定:

一般工齡系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而言。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如何理解「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和「本單位工作年限」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191號第一條規定:

「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時間」是指勞動者與同一用人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的時間。

4. 勞動合同法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用工之日起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工作年限也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計算,只要建立的勞動關系,不論是否簽訂的勞動合同,都受到同等的保護。

而雙方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時,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的工作年限也是從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計算。

在上述說明中,從建立勞動關系其第一個月內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第二個月起用人單位需要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這里值得一說的是,用人單位願意簽訂而勞動者拒絕的,則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而在12個月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第十三個月視為按前十二個月的約定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也就不需要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

(4)工作年限計算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5. 實際工作年限如何計算

實際工作年限指你參加工作以來在所有單位累計的工作年限。本單位工作年限是指從進現在的單位入職之日起到現在為止的工作年限。
實際參加工作年限是指從畢業以來工作的年限,各階段、不同單位累加,其中參軍計算工齡,並且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均是計算實際工作年限。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不言而喻就是在現在工作的工作時間,包括各個崗位的工作累加年限,僅只是實際工作年限中的一部分。

閱讀全文

與工作年限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